首页 > 出版物 > 报告文学 天上掉下个“琳妹妹”
天上掉下个“琳妹妹”
【2021-06-15 来源:连山区委宣传部】

2020年1月10日,身材高挑的高琳琳,着一身戎装,登上“2019年度连山好人颁奖典礼”的舞台,并英姿飒爽地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此时,人们不禁感叹:这与红楼大观园中的“林妹妹”,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啊!然而,对于葫芦岛市连山区寺儿堡镇老边村来说,高琳琳就是天上掉下的“琳妹妹”……

 

1.从沈阳到葫芦岛,“琳妹妹”进驻寺儿堡老边村

 

2018年2月13日,任职于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副处级调研员的高琳琳,手捧着一份院党委转发的辽委办发【2018】4号文件——《大规模选派干部到乡镇和村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的通知》,心,不受控制地狂跳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培养教育干部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把干部派到一线艰苦环境中经受历练和考验,如何做好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完成的任务,全党同志务必共同努力。”

作为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高琳琳深知,这是习总书记向广大党员发出的动员令。

“我要报名,到脱贫攻坚一线去。”高琳琳从内心深处迸发出一个想法。

这个想法一经公布,几乎所有的亲朋好友异口同声地发出了质疑:“一个女同志,啥也不差,撇家舍业的,图个啥?”

年近八十的老爸老妈却没有说话,只是深深地凝视着女儿,高琳琳明白父母的担心,声音很轻但却坚定地说:“我啥也不图,只是作为一个还有一腔热血的老党员,不忘初心,真真切切地想要到基层为百姓做些实事儿。另外,往大了说,是为学院党委排忧解难,率先垂范,尽一名老党员应尽的义务!”

老爸点点头,说了一句:“那就收起你的高跟鞋和漂亮衣服吧!”

2018年2月22日,春节假期结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一大清早,高琳琳就来到学院政治部,郑重地报名。

领导和同志们望着高琳琳,说:“真没想到你会报名,农村工作很艰苦,三年的时间不短,一个女同志,能吃得了那个苦吗?”

高琳琳回答:“既然能第一时间来报名,就已经做好面临艰苦环境的充分思想准备,家中父母及家人也都全力支持我。况且,我并不孤独,因为,在我身后,还有学院党委及亲友团做坚强的后盾嘛!”

于是,2018年5月10日,带着学院党委的希望与嘱托,带着亲朋好友的记挂与不舍,带着简单而朴素的行礼,踏上了驻村第一书记的任职历程。

2018年5月14日,当看见老边村委会的二层小楼时,高琳琳从内心发声:“葫芦岛市连山区寺儿堡镇老边村,我来了。”

虽然此时的高琳琳还不知道未来三年她会面临什么,但她坚信:“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未来也就会收获多少硕果”。

 

2.从大城市到小乡村,“琳妹妹”快速完成身份转换

 

2018年5月15日,入村的第一天。早晨6点,高琳琳就睡不着了。父女连心,老爸也是彻夜难眠,于是,爷俩便在微信上聊起了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要点。

高琳琳介绍道:老边村,是葫芦岛市连山区寺儿堡镇的一个村,由南老边、北老边、张家沟和花园4个自然屯组成。村中有耕地2900亩,主要种植高粱、玉米、大豆、花生等经济作物。现有住户576户,人口1603人,其中,共产党员36人。国标贫困户62户,125人。截止到2017年底,是属于没有集体经济的“空壳村”。

面对老爸,高琳琳实话实说: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其实我倍感压力,心里也十分忐忑,我能不能适应岗位要求,能为村里做些什么?

老爸回复到:要多调查研究,少说话,多听多看。要向当地干部和群众学习,积累基层工作经验。

爷俩越唠思路越清晰,当春日的阳光洒满古老的山村时,高琳琳心中已经做好了工作定位,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归纳起来就是:她要尽力当好“四员”,即,当好学员、联络员、服务员、建档员。

说起来容易,其实做起来很难。

高琳琳从小生长在大城市,对农村生活没有任何体验。首先她需要克服的第一道难题就是如何适应农村的吃喝拉撒睡的问题。当地干部和老百姓见过很多下乡来调研的女干部,都很难适应农村的旱厕。对高琳琳这位堪称为“大个漂亮白”的城里人,根本就不相信她能在农村踏实住下来,最多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走走过场,装装样子就不错了。

然而,这次大家真的是看走眼了。

高琳琳不仅在老边村认认真真地当起了第一书记,而且把办公室设在了田间地头和老百姓的炕头上。时间长了,有村民就深有感触地说:“高书记一点儿也没有城里人的架子,拿俺们当亲人,咱小老百姓的事儿,她都记挂在心上,俺们离不开她这个第一书记了!”

有的人家包饺子了,就会打电话给高琳琳:“高书记啊,咱家包饺子了,来家吃几个吧!”高琳琳推让:“我在食堂吃过了,不去了。”电话那头继续说,“不行,不行,务必得来啊!今天吃过了,那就给你留着。”对这份实实在在的热情,高琳琳无法拒绝。

园子里的新鲜蔬菜成熟了,就会有人选择在周末的时候,送到高琳琳的办公室,说:“高书记,明天回沈阳,把这些菜带上,家产的,鲜嫩,纯绿色。”这份情义,高琳琳更无法拒绝。

不管工作到几点,高琳琳每天都坚持写工作日记。在她的驻村日记中,记满了她每日的工作流水账。同时,她经常翻看这本流水账,以便更深地把贫困户的情况熟记于心,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有一页工作日记,她这样记载着——

5月21日(周一):

(1)早5点从沈阳出发,8点到镇政府。8点30分到村,把展板上墙,整理办公室。

(2)上午有上级领导到村检查工作,与村干部交流工作情况。

(3)中午交村里半年伙食费300元。

(4)下午深入8户农户家中走访。

结合规范完善党建、国标贫困户、低保户及日常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建档立卡工作,高琳琳将自己变身成了建档员。在她几乎将足迹踏遍了老边村的每一个角落之后,老边村的档案工作,达到了“有据可依,有据可查,准确无误”的要求,并形成了动态管理机制。

这样,仅仅几个月时间,高琳琳就完成了城市女干部到乡土味十足的村第一书记的华丽转身。

作为第一书记,高琳琳始终把党建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

根据上级党委要求,规范党支部建设,结合实际落实“三会一课”,组织开展“学党章党规、学十九大报告、做合格党员”等活动,都被提上了日程。她还精心查阅和准备党课资料。仅仅2018年上半年,她就组织党员和积极分子听党课3次,民主生活会3次,并在“七一"重温了入党誓词。村里80岁的老党员岳素芳激动地说:“我们又找回了当年入党时的感觉了!党员一带头,这日子就有了奔头,我得培养儿子也入党!” 

作为省直机关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高琳琳在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与寺儿堡镇及老边村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她积极协调省直单位、学院及社会各界的力量,为乡村提供法律援助,处理解决各种纠纷,为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在深入农户的调研中,高琳琳甘当学员和服务员,她虚心向农友请教、倾听农友的呼声和需求,于是,一个个因地制宜、百姓们喜闻乐见的乡村振兴举措,也渐渐地清晰起来了。

 

3.从满绣到起源地,“琳妹妹”倾情绘制秀美蓝图

 

寺儿堡镇历史悠久,自古就是兵家必争的一片热土,而明长城与清柳条边更是老边村特有的历史符号,老边村便得名于此。

自从来到老边村任第一书记,高琳琳多了一句口头禅:我们村。无论何时何地与何人交流,三句话不离“我们村”。

2018年8月初,高琳琳随同大山果业公司到山东寿光县、沂源县的大山沟里考察了布朗秋红李子的科学种植项目。在抓土地流转工作中,她亲身感受到了农村土地经营模式改变的好处,也看到了未来的新农村发展方向。

高琳琳深知:要想贫困户脱贫不返贫,必须要有强大的造血功能。因此,为“我们村”寻求适合的扶贫项目,成了她的第一要务。偶然间了解到沈阳盛京满绣有限公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项目,她当时眼前一亮:这就是“我们村”想要的!因为,这个项目可以让“我们村”的留守妇女,也致富了。

2019年春节过后上班第一天,高琳琳就和村支部书记王忠生来到沈阳盛京满绣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考察。经多次沟通洽谈,2月底,达成了合作意向。3月初,3名巧妇被选派到沈阳满绣公司学习培训。4月初,成立老边村盛京满绣集体经济服务社。4月中旬,盛京满绣项目正式落地开工。免费培训,包教包会,包料包销等模式,使残女能工作,家妇能赚钱。仅仅一个月,就有26名巧妇,每人绣出了两幅精美作品,收入近千元。

2019年的盛夏,气温高达30多度。为了绣一批急活,绣娘们集中在村委会一楼会议室赶工。绣品需要保持绝对清洁,不能有丝毫污渍汗渍,会议室的风扇风力全开,才使得绣娘们神清气爽地干活。然而,下边,一楼会议室凉风习习,上边,二楼的情景,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只见高琳琳在办公室内,手里握着一把纸扇,不停地扇着,却仍然是挥汗如雨。那台专门为她配置的暂新的电风扇,却成了摆设,一动不动。外来办事的人问:这是什么情况?高琳琳轻描淡写地回答:用电高峰期,村里的电力不够,得先保证绣娘们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这样,截止到2019年底,盛京满绣扶贫车间多期培训妇女达百余人。老边村已有36名妇女(占留守妇女85%以上),其中,国标贫困户7人、贫困户子女10人,年收入达上万元。

有人笑言:自从盛京满绣落户老边村,让村里的麻将馆都黄了好几家。

满绣项目的引进,不仅解决了老边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脱贫,还与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签协议,年底分红。2019年已对寺儿堡镇22户未脱贫的建档立卡户每户分红200元,计4400元。与此同时,还帮助带动邻村,甚至是邻乡,建了满绣车间。

截止到2019年底,连山区在满绣一项上,从业人数就达100余人。

高琳琳高兴地看到,她驻村两年来,老边村有了可喜的变化:2017年,贫困户62户,151人;2018年,贫困户53户,114人;2019年,贫困户44户,101人。全部脱贫。

2018年底,老边村摘掉了空壳村的帽子。到2019年底,村集体经济实现零的突破,村集体收入达到10.02万元。

两年来,她共协调各方资金计278.9万元,用于壮大集体经济发展、引进布朗秋红李子种植项目、盛京满绣车间建设发展项目以及河坝治理、修村路、修建村标志性建筑牌楼、修建垃圾池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得老边村旧貌换新颜。

高琳琳常说:“要让咱村的百姓不只是物质脱贫,还要精神脱贫,咱不比城里人差”。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琳琳不忘初心,注重乡村振兴同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土与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农村文化创新成果结合,使文化自信深入到乡村、到农户、到村民。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20字方针。

葫芦岛市是全国唯一的一座以葫芦命名的城市,而连山区是葫芦岛市的发祥地,同时,连山区的寺儿堡镇,又堪称为葫芦岛市近郊的世外桃源。

以此为依托,2019年最后一个季度,高琳琳发起参与策划了“中国葫芦文化重要起源地、中国葫芦农创文化起源地”国家级项目。

经过一系列严格的申报、调研,2019年11月30日,在北京大学召开了课题论证会,七位专家全票通过。可以说,这是历史性的突破。此项目顶级设计,高端策划,扎根基层,未来会是老边村、寺儿堡镇、连山区乃至葫芦岛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老边村还成立葫芦印象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并对“葫芦印象”做了全方位的知识产权保护。这样,就形成了以葫芦文化重要起源做依托,融合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打造葫芦农创文化的多元性,发展二三产业融合,通过传统文化项目带动农创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带领百姓脱真贫,真脱贫,造福百姓,打造网红打卡地——秀美老边。

由第一书记发起,镇党委牵头拿下国家级课题,这在国内也属首列。新华网、搜狐、新浪、今日头条、百度等近20家网络平台推送此新闻,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驻村两年来的务实工作,高琳琳多次获得各级表彰:2019年,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授予“爱岗敬业标兵”,2019年3月,连山区授予“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2019年,被辽宁省扶贫协会授予“优秀扶贫志愿者标兵”称号;盛京满绣集体经济服务社授予“先进扶贫车间”。

她的事迹先后被省直机关《公仆》杂志、辽宁省纪检监察网、辽宁日报、葫芦岛日报、葫芦岛电视台、《辽宁青年》第11期、《葫芦岛第一书记》等新闻媒体刊载报道。

2020年,是高琳琳来到老边村的第三个年头,也是扶贫攻坚的最后一年。新年伊始,高琳琳就登上了“连山好人”的颁奖台。作为“敬业奉献最美人物”,连山区人民给予高琳琳的颁奖词是:把一次选择,当成执着追求,将责任心、使命感化作坚守的动力。敬业乐业、开拓创新、勇于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你用行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谱写了最美的劳动者之歌。

高琳琳手捧沉甸甸的奖杯,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她暗下决心,在接下来的驻村工作中,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尽善尽美地推进各项工作

那么,待她离开老边村时,就可以骄傲地说:“老边村今天的成绩里,也有我的一分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