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们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文化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占经济增长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与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相互促进的融合发展趋势正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为了促进我区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区委宣传部对望花区的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文化产业发展慨况
总的来看,望花区的文化产业起步较晚,体系不够完善,发展相对滞后,整个行业的产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较低。目前,我区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已有歌舞娱乐、音像、影视、演出、印刷、报刊图书、网络文化、煤精琥珀艺术品等多个种类。截止2019年5月全区在文化部门登记的文化经营业户124家,其中网吧19家,歌厅39家,电子游戏厅2家,台球会馆4家,图书报刊业25家,艺术品零售35家。此外,区内还有电影放映单位2家,博物馆3家(分别为雷锋纪念馆、抚顺煤矿博物馆、望花区煤精琥珀博物馆)。区煤精琥珀博物馆被评为国家、省、市级科普教育基地;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市级煤精琥珀生产加工基地;市级旅游定点单位。
二、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
1、地区公益性文化产业发展成效显著。望花区在公益性文化产业发展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除了雷锋纪念馆和抚顺煤炭博物馆之外,望花区依托煤精琥珀的资源优势,投资建设了全市唯一的集工艺品制作、展示、经销和工艺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煤精琥珀博物馆。目前煤精琥珀雕刻艺术已申请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逐渐形成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基地。开馆以来坚持对社会免费开放,几年来,共接待省内外旅客10万人次,得到了省、市领导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博物馆被确定为市旅游定点单位,并成为当地3所中小学教育基地,先后被授予辽宁省科学技术普及基地、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基地等称号。
2、服务职能转变促进文化娱乐产业升级。区文体局认真贯彻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工作的相关精神,严格落实文化市场行政审批业务的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加强监管等相关工作,取消复印打字审批业务,按照“先照后证”的要求规范审批程序,在配合市执法部门对辖区文化市场进行严格监管的前提下,努力提升审批服务水平,为地区文化产业转型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文化市场监管方式的转型促进了文化娱乐产业的升级发展,音乐串吧、唱吧的出现,歌舞厅和台球及餐饮业的融合发展,这些都是文化娱乐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典型模式,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娱乐行业的冲击和挑战,更是对地区文化娱乐产业转型发展的示范引领,将会不断促进地区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3、琥珀煤精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优势明显。创业园区是抚顺煤精琥珀的原产地,是煤精琥珀的原材料集散地,辖区居民家中煤精琥珀原石、艺术品收藏储藏量众多,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望花区创业园区收藏、加工煤精琥珀的历史悠久,技术传承得到有效保障,发展煤精琥珀产业具有一定的人才优势。此外,望花区煤精琥珀博物馆和抚顺市煤炭博物馆都坐落在该地区,为扩大煤精琥珀特色文化产业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依托以上有利于煤精琥珀行业发展的诸多优势,在该地区自发形成的煤精琥珀门市网点达到310家,从业人员达720人,年产值达5300万元,行业的商业氛围特别浓厚。
4、“文化+电商”新兴文化产业模式崭露头角。望花区委、区政府为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助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利用原和平学校闲置资产建立了抚顺众创电子商务产业基地。作为一个新型创新创业产业基地,基地采用政府主导、市场化运营、企业项目支撑、大众创新创业的模式,有效聚集了一批优秀文化企业入驻,主要开展文化创意、网络传媒、产品设计、企业宣传策划、工艺美术作品加工营销等业务,并通过完善定制化菜单式技术支持体系,不断推广“文化+电商”模式,扩大新兴文化产业规模,打造电商文化企业品牌。通过电商平台扩大文化企业及文化产品的影响力,为望花区新兴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文化产业发展理念相对滞后。目前,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理念和思路仍然滞后,重视程度依然不够,特色文化产业仍没有实现品牌化。需要进一步更新观念和拓展思路,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2、缺少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机制。文化产业政策体系不够完善;缺乏扶持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投入;没有建立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奖励机制;不能有效激励更多的文化企业进行创新发展。
3、文化产业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文化资源未能有效地挖掘和利用;缺乏有影响力的特色文化企业和有竞争力的优秀文化品牌;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素质还较低,文化设计创意人才匮乏,文化产业经营和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4、文化产业宣传推介力度不够。虽然我区不断采取措施加大文化产业的宣传推介力度,但是影响力和认知度还需加强。区内3家博物馆、纪念馆,只有雷锋纪念馆认知度较高,其余两家虽已成为抚顺特色文化品牌,但是大多外省市消费、收藏者对其认知度不高。
四、关于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1、加强文化产业领导。把文化产业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由区委统一领导、区政府组织实施、各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落实、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文化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导、协调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建立健全文化产业发展的协调推进机制。
2、培育特色文化产业。利用望花区的独特文化和地理资源优势,包装文化产业项目,通过对外宣传和招商引资,使更多具有竞争力和带动力的文化企业落户望花。以加速推进区煤精琥珀博物馆后续改造工程为契机,积极打造煤精琥珀行业发展孵化基地。多方汇集琥珀煤精行业的专家、学者,组织成立望花区工艺美术品行业协会,完善行业发展规划,引领和扶持行业规范发展。
3、打造文化产业集群。积极推进古城煤精琥珀文化街项目,通过项目建设带动文化产业的特色化发展,形成集研发、销售、加工、鉴定为一体的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策划推广特色文化旅游线路,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使琥珀煤精产业成为望花区独具特色的城市名片和文化品牌。培育扶持创意文化产业,借助驻区电商基地的文化资源优势,联合策划成立创意文化产业园,支持创意文化企业为电商业户提供商品展厅规划、企业影视宣传、电商网页设计等文化创意服务。
4、完善文化产业政策。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加大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的营商环境。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和政策、法律、法规,积极协调区内相关部门出台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完善我区文化产业的政策法规,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5、加大文化产业宣传。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集中对文化企业和产品进行形式多样的专项宣传,通过广泛宣传和推介,提高望花区文化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展示优秀文化企业和名优文化产品的风采,积极营造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氛围。
6、广泛吸引专业人才。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资源的支撑,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大量的创意文化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术开发人才、市场营销人才,尤其是既懂文化又懂经营的复合型高级人才从事文化产业,为繁荣和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7、加速雷锋文化产业发展。与省市有关部门联合,依托望花区政产学研联盟,推进雷锋文化产业及雷锋文化产品的研发。选择和扶持有意做公益事业、弘扬雷锋文化的相关企业,研发包含雷锋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在内的纪念品、旅游商品、日常生活用品、办公用品和中小学生学习系列用品。将雷锋元素融入到企业产品中,丰富企业文化,增强地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