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课题报告 > 调研报告 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全力做好沈阳市辽中区中心镇建设
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全力做好沈阳市辽中区中心镇建设
【2020-05-13 来源:辽中区宣传部】

按照中共沈阳市辽中区委宣传部《关于党委(党组)学习中心组开展专题学习的通知》文件要求,杨士岗镇党委理论中心组成员积极成立调研小组,采取召开座谈会和个别走访的形式,分别对机关干部、各村干部、党员及群众进行了深入调研。从实际出发,全面分析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存在对群众关心的利益问题漠然处之、空头承诺、推诿扯皮,以及办事不公、侵害群众利益等问题,并积极探索能够改善现状的对策,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推进杨士岗中心镇建设的全面振兴。形成报告如下:

一、“责任意识弱化、缺乏担当”存在的原因

当今时代,社会发展迅猛,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敢字当头、勇于进取,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面对深层次矛盾迎难而上、奋力攻坚;触及既有权力关系和利益格局时敢于亮剑、破除阻碍;面对歪风邪气敢于较真、狠抓严管。但从现状看,部分党员干部包括领导干部担当精神弱化,一事当前,不是首先想如何担责任、作贡献,而是计较个人得失,遇到矛盾绕道走,碰到问题不敢抓,面对风险不敢闯;“得罪人”的事不干,“讨人嫌”的话不说;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经过调研,我觉得党员干部责任意识弱化、缺乏担当原因如下:

(一)政治理论学习不深,理想信念有所弱化

个别党员干部放松学习、放松思想改造、放松党性锻炼,致使理想信念出现动摇;一是学习缺乏“宽”度。制定个人学习计划比较粗糙,往往上级强调什么学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学什么,当前任务需要什么学什么,想起来就学一点,忙起来就抛在脑后,存在“三分钟”热度,导致自身政治理论知识面窄,学习效果不理想。二是学习缺乏“高”度。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斗争认识不足,对一些敏感问题反映迟钝,鉴别能力不强,从思想和行动上都对意识形态有所忽视、重视不够。

(二)为民服务宗旨不强,责任观念有所减化

个别党员干部不能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没有把群众愿望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一是群众意识不强,为民服务宗旨不够。了解一般性情况多、了解具体情况少,与干部接触多、与群众交流少,没有真正把身子沉下去,不能全面了解民情民意。二是责任观念不牢,为民服务意识不强。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重视与关心不够,没有及时向群众回复与解释,特别是一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没有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与心沟通做得不够好,听不到群众真正的所思所想、所期所盼。

(三)素质能力差距较大,党性修养有所退化

在干部队伍中,好的愈好、差的愈差的现象比比皆是。比如,有的干部能力强、态度好,受到领导器重,什么苦活累活都交给他去办,忙得要命;有的干部能力偏弱、态度不够积极,在单位不受重用,没有承担太多任务,闲得发慌,于是有的单位里干的人在干、看的人在看。这种现象,应该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危害很大,不利于干部队伍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调动全体干部的积极性,还造成了干部资源的浪费。

(四)干事创业意识不高,担当精神有所淡化

个别党员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遇到矛盾绕着走,遇到群众诉求躲着行,推诿扯皮、敷衍塞责,致使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担心做不好事受领导责怪,出现失误得到批评处罚,影响前程,甚至丢官罢职。假深悟“真道”之名,行庸政懒政之实。而有些干部事业心、责任感强,工作干得多,发生失误的可能性也就相对多一些;一旦出现失误和差错,就不问青红皂白地加以指责,长此以往,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没有“安全感”,导致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想法滋生蔓延,明哲保身,但求无过者会越来越多。 比如,我们高花街道征地拆迁任务重、社会矛盾复杂,领导干部经常风里来、雨里去,不能按时吃饭、睡觉是常事,工作非常辛苦,但还是难免会出现失误,特别是面对一些群众的不理解、不支持,很容易引发信访问题,常常感到头悬利剑,压力山大。

二、今后应努力的方向和对策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对于党员干部来说,真抓实干,敢于担当不仅是现实的要求,更是一种历史责任。能不能真抓实干,敢于担当,是检验一个党员干部党性意识与宗旨意识强弱的试金石。

(一)坚定理想信念,学习党的理论不打折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牢树“四个意识”,强化政治理论学习,不断夯实理论基础,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信念的力量、谋划工作的思路,不断提高研判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深入持久学习党章党规,及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打牢思想基础,增强政治定力,把握基准要求,坚定不移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时刻用清醒头脑看待金钱和权力,认清价值所在,经常清除思想“灰尘”,勤补精神之“钙”,避免理想滑坡和信念动摇。在学好政治理论的同时,根据工作需要和自身实际,坚持学习相关业务知识,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为开展好各项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二)树立责任意识,坚持党的宗旨不动摇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颠簸不破的真理。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把身子沉下去,民情民意才能浮上来,问计于民,了解广大群众需要什么,期盼什么,把群众的诉求当作谋事的核心内容,把群众的所思所盼当作谋事的关键。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做到心里装着群众、感情贴近群众、行动走进群众。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要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做到敢抓敢管、会抓会管,坚决克服“好人主义”。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宗旨意识,树立亲民爱民的良好形象。

(三)提高党性修养,贯彻党的路线不偏离

党员干部要加强政治纪律规矩学习,时刻把党章党规党纪刻在脑里、印在心上,自觉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始终保持思想定力、战略定力、道德定力,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建立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树立起担当作为的正确用人导向,把那些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及时大胆地用起来,产生“用好一个人、激励一大片”的示范效应。特别是对那些默默无闻、甘于奉献、不跑不要的“老实人”,要给予更多的关注,让每一位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都有干劲、有奔头、有希望。

(四)强化使命担当,落实党的工作不走样

党员干部必须勇于担当,遇到困难必须迎难而进,遇到艰险必须挺身而出;对待自身的缺点和错误,必须坦然改正,不畏难、不护短,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担责能力。要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明确哪些可容、哪些不能容,让干部知道能试水的地方在哪儿、不能踩的红线在哪儿,为干事者、担当者绑上一条“安全带”。要旗帜鲜明地为勇于担当、勤于干事的干部撑腰鼓劲,让流汗者不流泪、担当者没有后顾之忧,形成“组织为干部担当、干部为事业担当”的良性局面。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需要新作为。敢于担当,已经成为当前党员干部最需重塑的政治品格,最需补齐的“精神短板”,最应养成的官德官风。杨士岗镇全体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一种“遇水架桥逢山开路”的干劲闯劲、一种“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英雄气概、一种“时不我待、只争朝タ”的精神状态,强化服务意识、规范服务程序、提升服务效能,凝心聚力,奋发进取,为杨士岗中心镇建设、  为新时代全面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