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课题报告 > 调研报告 沈阳市辽中区杨士岗镇关于积极担当作为 推动全面振兴调研报告
沈阳市辽中区杨士岗镇关于积极担当作为 推动全面振兴调研报告
【2020-06-16 来源:辽中区宣传部】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对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出了6个方面的要求。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落实“六项重点工作”、补齐“四个短板”,出台了“1+8”系列文件,明确了推动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区委也明确了工作重点并出台了相关文件,形成了完善的贯彻落实工作体系。要围绕辽中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立足本职、精准定位、主动谋划、激发活力,把精力集中到增强能力本领,凝心聚力干事上。按照上级要求,杨士岗镇班子成员积极成立调研小组,采取多种形式,分别对区管干部、镇政府党员干部、各村干部、党员,及群众进行了深入调研。从实际出发,全面分析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存在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并积极探索能够改善现状的对策,为辽中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一、目前不担当、不作为存在的主要原因

敢担当有作为,是党和人民对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和殷切期盼。一个人,有担当精神,有担当意识,之后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大有作为,才能把作为变成实实在在的担当。这种担当作为,不是顺风顺水时,做点顺水推舟的事情,而是日常工作要时刻不忘肩负岗位职责,能尽责、敢担责,勇挑重任;在矛盾和问题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面对重大原则问题立场坚定、旗帜鲜明;面对改革发展问题迎难而上、攻坚克难;面对急难险重任务豁得出来、顶得上去;面对各种歪风邪气要敢于较真、敢抓敢管。但从现状看,仍然有少数党员干部像“温水里的青蛙”,贪图安逸、舒舒服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说到底是有的单位管党治党失之于宽松软,党内监督乏力,作风建设流于形式;有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好人主义盛行、怕得罪人,不负责、不担当,不想抓、不敢管。原因主要如下:

(一)理想信念不强

对习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从政治意蕴、哲学内涵、实践要求上理解把握不深,还存在记其“形”、不悟其“神”的现象,导致对一些社会乱象、现实问题有时还看不清、悟不透,有的还有困惑。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视不够,没有真正意识到意识形态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是各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思想和行动上都对意识形态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二)担当精神弱化

主动担当精神不够,尤其对全局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挑战,缺乏主动担当意识。工作安于现状,遇事能推则推,能避则避,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有些时候还抱有应付了事的态度,满足于过得去,满足于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满足于面上不出问题。工作不做深入研究,安排部署粗枝大叶,甚至受“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没错”等惰性思想的干扰,不积极、不主动。有时怕负责任,怕挑担子,对一些难度大、牵扯面广、协调汇报层次多的工作,缺少攻坚克难的自觉性和行动力。

(三)实干精神减退

吃苦实干劲头不足,干事创业激情不够。对政策不加研究,过分依赖于科室同志,自己怕动脑子,怕出力气。在推进一些需要花费精力、难度较大的工作时,常常出现畏难情绪,攻坚克难的劲头不足,不愿意吃苦受累、出力动脑,遇到复杂问题,容易产生松劲情绪,不是主动作为,而是先想着看一看,搁一搁。抓工作落实不够有力,抓而不紧、抓而不实、抓而不细,粗枝大叶。缺乏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的工作魄力。由于缺乏干劲和忘我精神,使一些工作落实的不好,甚至于按部就班,死板教条,打不开局面,上不了台阶。

二、今后应努力的方向及对策

新时代是担当者、奋斗者的时代。敢担当有作为,是党和人民对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和殷切期盼。敢担当有作为,要涵养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精益求精的答卷精神、无私的奉献精神。党员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各项本领,才能敢于担当、积极作为,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一)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理论上清醒才能有政治上清醒,只有理论上坚定才能有政治上坚定。要坚持原原本本学、带着问题学、联系问题学,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着力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上下功夫,切实筑牢思想政治根基,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组织观念,服从组织决定,接受组织安排,自觉维护党的团结。要敬畏法纪、遵守规矩,切实加强廉洁自律,做到清正廉洁不褪色。

(二)敢于担当作为,树立为民宗旨不懈怠

无私才能无畏,无私才敢担当。担当就是责任,好干部必须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敢于旗帜鲜明,敢于较真碰硬,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当改革促进派、改革实干家。要把抓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坚定改革决心和信心,增强推进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怎么做到责任担当?树立正确政绩观,形成“头雁效应”,听实话、察实情、收实效。以身作则带领群众,把工作落到实处。归纳起来,就是敢干,认干、实干、苦干、肯干、会干、干得有成效。归根到底,担当作为是为人民服务。

(三)善于真抓实干,增强过硬本领不服输

党员干部的价值体现在干事上,而能力则是干事的基础、成事的保证。党员干部既要有敢于担当之志,也要有善于担当之能,否则只能感叹“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们必须时刻增强“本领恐慌”“能力恐慌”的忧患意识和强烈进取心,加强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适应高质量发展本领,才能为使命任务、发展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本领支撑。围绕基层工作,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在工作中始终勇于担当作为,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把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