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对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出了6个方面的要求。市委、区委及时出台相关文件,明确工作重点,形成了完善的贯彻落实工作体系。围绕辽中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辽中区委宣传部《关于党委(党组)学习中心组开展专题学习的通知》文件要求,杨士岗镇班子成员积极成立调研小组,立足本职、精准定位、主动谋划、激发活力,把精力集中到增强能力本领,凝心聚力干事上,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分别对区管干部、乡镇党员干部、各村干部、党员,及群众进行了深入调研。形成报告如下:
一、研判现状及成因
制约东北经济振兴的原因有很多,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五点:一是结局思想观念问题仍是当务之急,东北全方位振兴亟需一场彻底的思想大解放;二是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步履维艰,新旧动能转换迟缓乏力;三是开放合作已久是突出短板;四是志愿型地区转型发展难题亟需破解;五是人才流失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如果思想不解放,很难看清问题所在,很难拿出创造性举措。可见,政府官员思想僵化,观念保守,思考问题固步自封,实际工作墨守成规,虽然在经济形式上远离计划经济多年,但在干部思想上尚未摆脱计划经济束缚。正如调研报告所说,思想观念的短板是东北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的最大差距。我个人也认为,干部队伍思想的因循守旧,是东北经济衰退的根源解放;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才能彻底解决制约东北经济的顽疴痼疾,才能使东北经济重新焕发活力,才能真正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二、努力方向及对策
(一)理论是基础,是工作的保证
我通过此次研判调研,更深刻的认识到学习是工作之基、能力之本、水平之源。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通过对《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提升了自己的党性认识,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理想和前进方向,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实践形态,是我们党实现政治理想和前进方向的路径选择。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理论形态,是我们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行动指南。坚定了自己的一些行动都要围绕"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来进一步开展。学习不仅增强了自己的政治敏锐性,提高了政治鉴别力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进一步增强了我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提高了服务能力,使我个人的综合素质和实力得到很大水平的提升。
(二)责任心是动力,是工作的能源
通过分析反思,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在工作中开拓创新不是凭空而论的,而是建立在强烈的责任心上的。没有高度的责任心,在工作中开拓创新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面对本职工作时,要对工作有热心,时时处处做有心人,善于动脑筋,以新的眼光新的视角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只有具备高度在责任心,才能事事、时时、处处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才能时刻牢记党和人民的嘱托,勤于思考,乐于奉献,勇于拼搏,不断总结新的工作经验教训,增强工作创新能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三)廉洁是后盾,是行为的准则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权力从大的方面讲是政治上的强制力量,从小的方面讲是职责范围内的控制力和支配力。在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中,权力观是基础,是起决定作用的,有什么样的权力观,就有什么样的地位观、利益观。作为一名党的干部,必须清正廉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运用掌握的职权为人民办好事,真正做到在个人隐处、独处、无人监督、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坚持自己的政治道德信念,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要控制好个人的各种欲望,不贪婪,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正确对待自己手中的权力,不以权谋私,不假公济私,不损公肥私,既要管好自己,也要管好家属,自觉接受党组织、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在细微之处表现出应有的品德和风格,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严格要求自己,要求他人不说的自己坚决不说,要求他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求他人干的自己带头干。
只有过好"权力关",坚持为官清正,处事廉洁,才能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立足本职,以人为本,为人民群众做成事、做实事、做好事,不辜负党的培养和人民群众的信任,真正成长为一名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安心的优秀的领导干部,才能以实际行动为东北振兴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