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邓村党支部、村委会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三农”的决策部署,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团结奋进,努力构建出一个和谐稳定的新农村。
一、后邓村基本情况
千金乡后邓村位于新抚区抚清线南7公里处,距离市中心南12.5公里,总面积7000亩,耕地面积1746亩,林地面积3500亩。2017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7000元,至2019年,全村农村人均收入增至8000余元。现有共同交通工具31路公交车及抚顺县小客。
(一)基础设施状况
经多年发展,该村内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巷路基本修复完毕,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大有改观。全村所有的自然村均实现了家家通电,家用电能够满足需求。
党建夯实,组织有力。后邓村党支部深入学习省、市委党建工作总体思路,以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八项制度和全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星级管理办法为章程,查摆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在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和提升组织力上下功夫。打赢专项斗争,锤炼党员队伍。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先后四次组织全村党员召开了关于扫黑除恶专项会议,传达了市、区、乡“扫黑除恶”会议精神,发动党员作为扫黑除恶的先锋力量,发动党员积极举报黑恶霸痞违法犯罪行为,提供违法犯罪线索,每位党员也在会上都积极发表自身想法,主动表态将宣传单、公示公告带回家里为家人邻居进行讲解宣传,形成了党员带头的示范作用。提升党性,牢记使命。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村党支部广泛征求意见,深入检视问题,精准查找差距,逐项整改。党员积极自学,在每月党日上,相互交流心得,扎实完成“六个一”要求。同时,用集体实践活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村内党员自带工具,利用一天的实践,对村内平时不注意的地方进行了清理打扫,在热火朝天的活动中凝聚了力量,进一步夯实了组织力。
(二)产业发展情况
村两委着力培养和选拔致富“领头雁”,把那些既有较好整治素质,乐于奉献集体事业,又有经营管理才能的优质人才纳入培养范围,融合下派年轻干部解决班子成员的局限性问题,并且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或到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地方参观考察,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和科技素质,充分调动村内“三向培养对象”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
后邓村租用了地理位置优势较好的8亩村民土地,多次往返开原、铁岭购置日光温室建材,寻找专业大棚搭建队伍,建立了两座85米长,16米高,13米宽的日光温室,并配备了基本用电和水井,达到了直接种植使用的条件。后邓村将大棚出租出去,获得了集体经济收益。从大棚质量以及产生效益上看,想租赁的村民较多,未来十年内将有稳定收入。
目前后邓村以种植、养殖业第一产业为主,其中花卉、果蔬种植为优势产业,主要情况:花卉大棚有近70余栋,占地面积近150亩,生产的鲜花品种百余种,每年销往东北三省及内蒙古、河北等地,尤其菊类鲜花在东北市场占有较大份额,每栋大棚年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最早以优秀党员张文全为引领,发挥了比较突出的示范作用,越来越多的村民和党员加入进来;果蔬大棚有26栋,占地面积140亩,主要以多品种草莓为主,也有一部分的樱桃、油桃和梨,每年主要在12月-4月为产果期,经济效益比较好。总体来看,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养殖以及就近做工,村民劳动力普遍偏低,目前,全村经济发展状况处于中下等水平。
近几年,穷家难当一直是制约农村发展和脱贫攻坚的“瓶颈”,发展村集体经济更是第一书记的重要职责和任务。村里有较好的草莓种植基础,但是草莓的产量、品质总是不达标,只能在低端市场竞争,经济效益低。村党支部想办法去邀请沈阳农业大学的草莓专家来基地进行指导工作,并成功引进了沈阳农业大学自主研究的“艳丽”草莓,校方还免除了5万元的技术费用。又经一番努力,沈阳农业大学党委统战部和新抚区委统战部双方领导在村内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了沈阳农业大学“同心兴农抚顺基地”。有了技术的支撑,又争取壮大集体经济资金和上级政策,两委班子总计争取了32.5万政策资金,修建了两座日光暖棚,租赁给村民,这样村里既有稳定收入,村民又大幅度减少了资金投入,村内的草莓产业经济产能日益提升。
(三)村容村貌建设情况
2019年2月,村党支部专门组织村内党员和村民代表一行前往新宾县古楼村学习垃圾分类减量工作,让他们主动去带动身边村民,让村民发自内心的去接受垃圾分类这项工作。之后,在全村大会上树立环境卫生村规民约,建立制度,并且多次协调村民,对路边的柴火堆、垃圾堆、粪堆进行清理工作,特别是对村中心街道一历史形成的垃圾堆进行改造,进行了村党建活动改造。经努力,后邓村被列为2019年美丽乡村示范村试点,美丽乡村建设于9月份开始动工实施,11月竣工,全村的整体环境得以改善,村落围墙重新修砌,家家户户都有路灯,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幅度的提升,建设家乡的意愿日益强烈。
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生态环境优美宜居是显著的标志。后邓村要坚持生态环境优先,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让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鸟更多,花更美,空气更清新,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民幸福生活家园、市民休闲旅游乐园。经过向上争取党建经费,修建党建广场1座,喷绘墙体17面,种植花卉2000米沿线。
(四)宣传文明建设
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进一步深化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后邓村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工作,村级综合文化服务站基本设施已具备,文体广场已经全部硬化完毕,体育器材、文化书屋、活动场所等一应俱全,且成立了文艺队、宣讲队等。
为增加村民业余文化休闲活动,活跃村内运动健身、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积极筹措资金,村委会筹集资金,带领秧歌队去市内商场购买舞蹈服装、乐器等装备器材,并已与抚顺县东北亚基地达成演出合作,促进了县域之间的沟通联系,切实提升本村村民的集体荣誉感。积极组织开展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贴近实际的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积极培育基层文化工作带头人和“热心人”,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广场文化活动积极性;积极加强休闲文化广场管理,由专人负责管理维护,确保活动环境优美、文艺活动有序开展。通过加强对休闲文化广场的建设管理,为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提供坚实的基础设施保障,让更多农村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切实增加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二、矛盾问题
一是经过壮大村集体经济建设和自筹资金建设,村集体经济每年收入可达3万余元,部分固定资产尚未盘活。
二是经多年累积,村民增收项目主要是以种植、养植为主,要增加规模化种植、养植工作。
三、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计划和目标
一是进一步改善村内村级路改善扩建及硬化,开挖排洪渠道,免受洪涝灾害;加强人畜饮水工程及自来水管网工程,确保生产生活用水。
二是帮助农民增收的主要计划目标:通过资金扶持、信贷政策支持等方式培养养殖户、种植户,带动全村发展各种种养项目。
三是改善农村村容村貌的计划目标:进一步改善村内的巷道硬化,动员村民改建卫生厕所,进行整顿绿化美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