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课题报告 > 调研报告 抚顺市东洲区兰山乡兰山村加快新农村建设弘扬时代新风
抚顺市东洲区兰山乡兰山村加快新农村建设弘扬时代新风
【2021-06-10 来源:中共抚顺市委宣传部】

兰山村位于兰山乡东南部,村庄占地450亩,耕地面积2100亩。2007年起,兰山乡在建设化工园区的同时,依托兰山村实施“平改楼”,大力兴建“兰山新城”。2008年兰山村获得了辽宁省文明村称号,2011年晋升为省级文明标兵村。2015年被评为第四届全国文明村,2017年文明村复检成功成为第五届全国文明村。


一、建设新村镇,百姓乐融融


(一)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小山村发生大变化


兰山村的文明村创建成果主要体现在新农村建设。2007年,兰山乡提出了“工业兴乡”战略和以“平改楼”为推进形式的新市镇建设(当时叫做新农村建设)。两委班子成员经过50多个夜以继日的思想工作,兰山新城一期于2008年破土动工,拆迁的农户共有285户。经过6年的建设,兰山新城分三期建设了46栋,建筑面积16万平米的楼房,全乡1300户的居民入住,容纳人口6100人。完善的商业、交通、医疗、就学体系,以及系统的物业管理,节能环保的配套设施,提升了新城的整体水平。楼道内和楼宇间的文明行为规范、环境公约提示语,展示的是这里的文明。老年义务监督队、道德监督岗、志愿者服务队、广场健身队推动兰山村的和谐发展。


(二)引领新风尚 文明处处生


兰山村两委班子以建设“文明家园(美丽乡村)”为目标,围绕“五个建设(五个测评)”为标准,通过组织开展环境保护、行为规范、就业培训、道德建设和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使兰山村的新市镇建设生气勃勃,四个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同步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幸福生活蒸蒸日上。


一是制定一套环境公约,用规章制度约束人。制定《环境卫生公约》和《村规民约》,引导村民养成文明、卫生、健康的生活习惯。在小区内开展绿地认养活动,这也是创建和谐楼道和开展邻居节活动的一个载体活动,每栋楼前都有一块绿地,由于物业人员短缺,监管和清理不及时,绿地成了垃圾乱倒的场所,我们从孩子德育教育着眼,让每栋楼的孩子认养这些绿地,发现垃圾及时清除,一方面起到了互相监督的作用,一方面也培养了孩子们的主人翁意识。


二是改掉一些陈规陋习,用文明新风引导人。一直以来,村里普遍存在上楼满月等大事小情请客、吃饭现象。村里成立红白理事会,挨家挨户做村民的思想工作,讲明利弊关系,引导村民有事相互换工、帮忙、不再大吃大喝。这种做法得到村民大力支持,多年的陈规陋习等到解决。


三是新建一处文化墙,用直观画面启迪人。选择人群比较集中的文化中心广场,把“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秩序,热心公益事业”、“勤俭节约入人心,富裕和谐惠民生”、“敬老从心开始,助老从我做起”、“邻里好相处,情深是手足”等项内容做成宣传板,用直观和村民喜欢的方式,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真正做到入眼、入脑、入心。


四是建立一所道德讲堂,用道德文明塑造人。开设道德讲堂,引导村民崇德向善;积极传递正能量。组织道德文明监督员培训班,村里接受市作家协会《弟子规》等道德书籍100多册,文明礼仪、国学讲座等光盘50多盘,让村民感受道德的力量。农民书屋每天都向村民开放使用,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致富本领和文明程度。


五是挖掘一段村史轶事,用人文历史教育人。成立村史整理小组,通过走访村里老人和查阅相关资料等渠道,收集重点信息。挖掘兰山村村名的由来。提高村民的热爱家乡情怀。


六是开展一项特色文化活动,用文艺氛围感染人。兰山村秧歌舞狮队全市闻名,多次代表县区参加市里的比赛,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每逢冬季农闲季节队伍活跃异常,不仅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同时也传承了舞狮技艺,繁荣了兰山文化。有人义务作为辅导员,在广场上教大家跳健身操、现代舞,目前有五支四五十人的健身舞蹈和秧歌队伍常年活跃在广场上。每年一次的趣味运动会、广场演出兰山村都是主力大军。参加活动的人多起来,前来观看的人多起来,打麻将、看小牌的人自然也就少了,兰山村的文明程度正在一天比一天提高。


七是建立一支志愿者队伍,用雷锋精神引领人。刘春霞是我村村民,她在今年查出患有恶性肿瘤,家里还有上大学的儿子,无力承担治病费用,我村志愿者们得知情况后,组织村民捐款14000多元,大力传播了奉献理念。


八是设立一个道德文明监督岗,用道德魅力示范人。完善道德监督岗制度,组建十人的监督员队伍,充分发挥监督员作用。履行监督职责,从事志愿服务,纠正和劝导村民改掉陈规陋习,调解邻里、婆媳关系等。帮助弱势群体解决春种、秋收、家庭生活等困难。组织开展“十星级文明标兵户”等评选活动。


九是修建一条示范村路,用良好环境改变人。村内累计投入资金十余万元,完成主街示范路的修补铺设工作,广场,篮球架,配备健身器材。齐全的设施、整洁的卫生、良好的环境,极大地提升了村民的精气神。


十是推出一批先进人物,用典型事迹激励人。开展评选百姓雷锋、最美媳妇、和谐楼道、四有少年活动。不仅大力宣传,还广泛发动村民举荐,平时注意挖掘这方面的典型,要在全村形成人人争做先进,树立人人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


二、文明促振兴,逐浪立潮头


2018年,为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动部分低收入人群增收和脱贫,兰山村党总支部、村委会抢抓机遇,经村两委班子研究、提交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决定与禾丰牧业合作在兰山村发展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及鸡类有机肥生产建设项目,项目总体投资1600万元。由村两委班子成员及党小组组长参与,成立兰山友腾牧业养殖公司,和通顺养殖专业合作,社参与入股的有党小组组长、党员致富能手、荣退军人、低保户、边缘户、残疾人户及其他弱势群体和普通农户,入股近100户。6月份开始平场动工,在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帮助下,经过不懈努力,8栋鸡舍11800平,办公室450平、库房200平等以建成。2019年2月正式投产,年出栏鸡150万只,年产值4200万,利润约300万元。项目达产达效后,增加集体收入60多万元 ,有效解决集体经济空壳问题,至少可解决30多人就业,保证弱势群体、荣退军人及农民有事做、有业创、有收入,促进全村和谐发展。


三、活动聚人心,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兰山村将精神文明建设体现在日常的各项实践活动中,以活动凝聚人心,以活动带动队伍,以活动提升文明。兰山村党组织在活动中着力构建了五大教育服务平台,实现党的建设、传统文化、文体活动、带动经济、矛盾调解各项功能的有机统一。


(一)五大平台筑牢精神文明高地


红色沙龙宣讲平台将党建资源充分融合;家风家训引导平台主要通过硬件建设营造良好氛围,软件建设提升村民自律性;文化体育服务平台是养成村民健康生活方式、培养良好心性、提升幸福指数的重要媒介;致富创业培训平台,村党组织将村里的致富能手、“三向培养”对象整合起来成立致富引领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种植业、养殖业等技术培训;社会法治调解平台,定期开展法治宣传,调解家长里短、合理反映村民诉求,力争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二)志愿队伍构建村民自治体系


兰山村立足村情,本着人岗相适、积极自愿的原则组建了8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志愿者人数达到了百余人以上。一是评理说事志愿服务队,服务内容:帮助村民阐释惠民政策、调解矛盾节分、倡导文明乡风、未成年教育等;二是环境卫生志愿服务队,服务内容:清洁辖区内卫生、宣传生态文明公益性活动等;三是红色教育志愿服务队,服务内容:政策宣传、联系党员、扶贫济困、学雷锋活动等;四是致富引领志愿服务队,服务内容:政策宣传、联系青年、青年素质发展、创业就业培训等;五是设施维护志愿者服务队,服务内容:定期到文化广场及周边活动器材进行检查维护;六是应急救灾志愿服务队,服务内容:应急抢险、救援紧急任务、防灾减灾培训等;七是健康生活志愿者服务队,服务内容:文艺演出、文化宣传、公益演出、文化艺术培训等;八是助残扶困志愿服务队,服务内容:对残疾村民以节日慰问、临时救济、日常帮扶、就业等内容进行帮扶。


(三)志愿服务与实践活动相融合,织密为民服务奉献网


兰山村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相关要求,科学制定了符合本村实际,群众需求、群众参与、有内涵有温度的志愿服务项目库和文明实践活动。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力争让全体村民参与,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让村民感受到幸福和快乐,逐步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润物无声地培养村民奉献精神和服务能力,推动村风民风的改善,让村民时刻感受到党的声音就在身边、党的温暖就在身边、美好生活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