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课题报告 > 调研报告 关于葫芦岛市南票区高效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葫芦岛市南票区高效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1-06-22 来源:中共南票区委政研和信息中心】

    一、我区高效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高度重视,科学谋划。区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高度重视高效农业工作,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积极探索符合区情的现代高效农业发展之路,结合我区脱贫攻坚、产业优势、文化底蕴、地域特色和知名品牌,建立产业发展项目库,在高效农业发展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了全区农村经济发展。
    (二)整合优势,创新方式。一是连片集中,规模发展。坚持资源一体整合、智力一体引进、产业一体发展的思路,多领域整合资源,使农业产业发展提速增效。如大兴乡石灰窑子村食用菌项目,今年又在石灰窑村流转土地59.81亩,投入土地流转金20万元,拟建高科技新型暖棚8座,用于扩大香菇的生产、加工及销售。截至2020年6月30日,销售香菇总收入107.3万余元,实现净利润50万元。黄土坎乡乌金塘村与兴城种植大户合作进行花生种植,流转土地800亩,按每亩500元计算,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民可增收40万元左右,大大增加了农户的收入。二是整合项目,创新经营。各乡镇整合优势项目,集全镇产业扶贫、乡村振兴、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转变经营方式,采取出租厂房、农业基础设施收取租金、入股分红等方式,既解决了经营技术难题,又稳定了效益分红,保障了资金安全。如九龙街道煦航养殖合作社肉牛养殖项目采取成员出资、9个村扶贫资金注入、大西沟村“飞地经济”等形式,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促进了农民增收,提供了就业岗位,带动了贫困户脱贫,实现了农业增效,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奠定基础。
    (三)大户引领,示范带动。一是依托本地优势,壮大农业品牌。以全面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核心,巩固、培育、做大、做强、做优一批特色农产品。如“文君甘薯”“绿丰蒜苗”“珍和园鹿产品”和“虹豆香干豆腐”获得第十一届辽宁国际农业博览会暨第十三届沈阳国际农业博览会“产品金奖”。二是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增加了就业岗位,延长了产业链、拓宽了产业发展空间,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农业作业方式,使农民走上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的高效种植轨道上来,促进和带动了周边地区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如大兴乡土台子村菊花蔬菜基地,今年又新建6栋高标准温室大棚,公司长年签售菊花订单不少于900万支,涵盖国内外。菊花蔬菜基地季种植菊花550万支,可实现销售收入150万元,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高效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资金投入不足。由于我区财力有限,用于支持农业发展的资金不足,影响项目建设进度。
    二是农业政策宣传不够。群众对各项惠农政策的了解不全面,农民群众知晓率不高,群众主动投入到发展高效农业积极性不高,制约了高效农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是科技支撑力不足。一是农业科技人才缺乏,农业技术培训不够。二是与科研院校联合不多,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不够,新科技推广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四是农业产业项目辐射能力、带动能力不强。我区农业龙头企业数量不多,而且规模偏小,产业结构单一,多以初加工或半成品加工为主,质量不高,利润偏低,抗风险能力不强。
    三、针对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多措并举,健全我区高效农业投入机制。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设施配套用地、融资、政策扶持等方面,要突破一些政策约束,使投资者有信心、干部有信心,农民有信心。一是增加区政府财政投入。加大对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二是要抓住国家加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机遇,千方百计多渠道争取资金。要探索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方式,统筹安排使用支农资金,围绕发展主导产业进行整合。三是拓宽农业投入来源渠道。进一步优化农村投资环境,吸引民间资本更多地投向农业。
    (二)加大宣传,促进惠农政策落地生根。落实惠农政策,提高群众的认知度和满意度,要把各项惠农政策及时传达到基层。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 通过抖音、直播平台、微信、电视、广播、报纸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各项惠农政策的项目名称、具体内容和实施标准等,让广大群众对惠农政策享有充分的知情权、享有权和监督权,使惠农政策家喻户晓,人人明白,从而提升广大群众发展高效农业的积极性,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
    (三)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夯实我区高效农业技术基础。继续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农业专家的联系与合作。围绕我区优势农产品主导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引进部分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来我区工作,加大对高端农业人才招聘力度。加强名、特、优、新品种和成熟技术的引进、推广,重点推广一批对增产增效增收作用显著的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特别是优质高效特色农产品生产技术、设施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等,真正实现农业集约经营、跨越发展。同时要善于发掘本地乡土人才,充分利用本地人才,发挥其最大作用。进一步加强对种植大户、养殖大户的科技培训,提高科技种养水平。
    (四)培强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推进我区农业产业提质增效。要重视和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增强辐射面,以点带面,全面发展。一是从现有企业中筛选发展潜力大、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农业龙头企业,实行重点扶持,制定优惠政策,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反哺农业、带动农户的作用。二是围绕我区蔬菜、桑葚、菊花、食用菌、花生、葡萄等产业,进行品牌资源整合,打造核心品牌,实现共创共享的品牌效应。三是加大品牌宣传力度,结合电视、广播、微博、微信等多种方式,宣传推介品牌,提高品牌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四是提高农副产品加工能力,特别是精深加工能力,在加工中延伸产业链,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五是加强网络销售平台建设,不断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扩大农产品外销,推动我区农产品大流通局面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