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年,男,1962年出生,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于寺镇官营子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党的十八大以来,官营子村借助党的好政策,·在张庆年同志的带头带动下,形成了“东有养殖基地、西有杂粮生产基地、南有果蔬种植基地、北有设施农业生产基地、中有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全方位产业发展格局,全村261户、74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全村群众“家家有事干,人人有钱赚”。
一、不忘初心,模范带头。2010年,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张庆年被群众全票推选为村民委员会主任。他给村民做出了三个承诺,一是发展333公顷节水灌溉农田,彻底摆脱乡亲们“靠天吃饭”的现状,二是打水井开发水浇地,建造千亩蔬菜大棚,提高土地产出率,实现旱涝保收,三是实现全村每户年增加收入3万元以上。工作中,他处处起带头作用,群众有困难不回避,为实现工作目标不推卸责任。人们都说张庆年是个拼命三郎,工作起来不分轻重,他说村民委员会主任不是什么官职,没有什么重大事情,只要是大家需要的就应该做,不应该分大事小事,群众的事小事也是大事。张庆年说自己就是一个农民,是国家的富民政策让他富了起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能只想自己,要带领全村人都过上好日子才会舒心。为了兑现承诺,张庆年萌发了通过土地流转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的想法,通过承包、代耕两种方式从全村农民手中流转耕地1333公顷。
二、发展产业,助推脱贫。2013年,张庆年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庆年家庭农场”。几年来,官营子村“庆年家庭农场”这一“品牌”,已流转土地近2万亩,集中了全村近80%的耕地开展规模化经营,为全村各项产业和集体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让农民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模式中“解脱”出来,农民的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化,极大地提高了收入水平。一是壮大棚菜基地。2006年开始,张庆年就带领部分党员发展棚菜生产,官营子村大棚数量由最初的30栋增加到现在的千余栋,由最初的百余亩发展到现在的上千亩,实现了“人均一亩地,户均一个棚”的发展目标。每个标棚年收入可达3至4万元,官营子村的棚菜生产年收入达2400万元,人均增收1万元。二是巩固养殖基地。2017年,以村集体形式成立了肉驴养殖专业合作社,以打造“贫困户+合作社+村集体+农场兜底11户特困户”的新型经营模式,发展合作社社员192户,养殖肉驴384头,2020年村集体继续加大投资,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4个,助推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壮大,带动农民共同致富奔小康。三是拓展杂粮基地。杂粮生产基地发展2000亩,并实施杂粮深加工项目,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四是打造林果基地。官营子村在南山清理小开荒2000余亩,建成精品果园,根据本地气候特点及土壤条件,新植南果梨、榛子、寒富苹果等品种,建成标准化的百亩精品园。五是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2020年实施建设村民集中居住小区,并完善如电梯入户,小区文化广场,农机具库房,小区果园、菜园,集中供暖,小区幼儿园、托老所等相关配套设施,让村民享受“城里人生活”,改善居住条件,提升村民幸福指数,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2021年,官营子村将有近400户村民住上带电梯的楼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