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点指标完成情况
我县依托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经过2016、2017两年的共同努力,全县已实现3.8万贫困人口脱贫,85个贫困村销号,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82%、贫困村的56%,脱贫人口数量、工作完成总量均位居全省前列,得到了省市委和政府的充分肯定。
2018年预计脱贫人口5500人,贫困村销号48个,为确保2019年义县整体脱贫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主要工作举措
(一)以脱贫质量“回头看”为契机,实现“四个精准”
按省、市“回头看”工作精神及要求,义县于5月3日起在全县开展了脱贫质量回头看完善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工作,并于6月24日起至6月30日进行县级7天公告。通过入户核查和履行“两公示一比对一公告”程序,全县返贫343户870人、整户新识别293户594人、原有建档立卡户遗漏人口增加517人(涉及398户)。
(二)以产业扶贫为统领,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
我县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积极推广十大产业扶贫模式,将产业项目和扶贫对象牢牢“捆绑”,做到村村都有主导产业,户户都有增收项目。
进一步修订完善了新的农业“111工程”鼓励扶持政策,重点向“村社合一”规模化经营倾斜。已初步确定新建养殖小区8个,共61栋,其中在建53栋。8个小区中,有2个属于富民牧业的,共13栋,在建5栋;其余48栋是与九丰食品公司合作的,均已开工建设。
江西正邦集团在头台镇荒地村投建存栏4000头的种猪场,一期已完工并投入生产,从5月份起,广东温氏集团在稍户营子镇花尔楼村已开工建设一个占地500亩,存栏1万头的种猪场,预计年底前可投产;河南牧原集团在九道岭镇孙柏屯村建成一个存栏5000头的母猪场、在九道岭高屯村开工建设一个年出栏10万头的商品猪场,目前均已开工建设。
扎实推进光伏扶贫项目,建设分布式电站142个,总装机规模6兆瓦;建设头台富农、前杨珈煜等3个集中电站,总装机规模95兆瓦。强力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支持家庭农场、企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创特色、出精品,发展一批赏花摘果、攀岩攀冰、民俗体验、休闲观光等特色村庄和精品线路。
2018年经调整后入库产业项目为74个,计划投入6255万元,带动12926户,户均收益40-1200元不等,项目库储备充足,做到项目等资金,省级资金到位后就可以在项目库里面挑选项目,尽快的发挥扶贫资金的效益。截至到目前已经开工的项目为69个,扶贫资金已经全部拨付到乡镇,各乡镇按照项目实施进度已经拨付到项目资金3745万元。
(三)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改善贫困户居住环境
各乡镇在脱贫质量“回头看”专项行动中,又筛查出586户危房,其中C级201户,D级385户。目前全县危房改造总计2183户。结合“百日攻坚”行动,制定了2018年农村建档立卡户危房改造“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并组建成立了4个工作组,将全县分成4个片区,负责督促各乡镇完善档案管理建设管理、验收管理。截止到目前为止,各乡镇贫困户危房改造工作已经全部开工,确保在贫困户退出前全部入住。
(四)实施健康义县工程,实现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
在贫困人口全部参加新农合的基础上,加强对贫困人口分类救助,对患大病贫困人口住院报销比例提高10%,到定点医院住院实行先治疗后付费,对40项临床检查项目减免20%。利用LED大屏幕、集市、义诊、宣传单、展板等工具,加大精准扶贫医疗保障政策宣传力度。6月22日与县委宣传部共同举办大型“精准扶贫,健康先行”文艺晚会,免费发放宣传手册级宣传单。印制“精准医疗扶贫十问十答”宣传单22000份,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每户发放一张。
我县建档立卡患病人员15123人,通过村医入户到人,开展摸底排查,初筛申报需住院人员5457。乡镇卫生院对村医上报的需住院人员,通过门诊检查进行初审,确定需住院人员1234人,经市专家联合认定小组审批合格498人次。由政府出资,给予未脱贫人口医疗保险定额人均补助45元,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行免费体检筛查1192人。
五月中旬对13个乡镇的48个村级卫生室达标建设情况进行指导,有19个村级卫生室房屋建设达标,有29个脱贫销号村级卫生室存在问题。9月上旬上旬再次对村级卫生室达标建设情况进行指导,有27个村级卫生室房屋建设达标,还有21个村级卫生室存在问题,要求各乡镇政府抓紧时间整改,按照上级时间节点将存在问题的村级卫生室整改到位,确保在贫困村退出村级卫生室达标。
(五)深入开展教育扶贫,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对2018年春季学期入学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减免学费、发放助学金和生活补助费。发放学前国家助学金221人13.26万元,义务教育住宿生生活补助费707人44.1875万元,普通高中免学费502人30.12万元,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769人76.9万元。由禾丰集团与省农信社建立助学基金,对升入大学的贫困生予以每人5000元资助,牧原集团对升入专科的贫困生每生资助3000元。今年我县考上本专科的建档立卡贫困生近110人,资助额度43.6万元。两所高中及职教中心高三学生中开展了助学贷款预申请工作,已有332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了2018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截至10月10日,共成功办理助学贷款1086笔,金额708.45万元,其中高考新生建档立卡首贷53人,金额35.7万元。全面落实“控辍保学”措施,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建档立卡学生辍学率均为0,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100%。职业教育2018年受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学生137人,每人每学期受资助金额1000元。2018年投资4000万元,重点推进8个学校的项目建设;同时投入2758万,建设“三通两平台”。全县添置液晶一体机307台,电子白板468个,教师用机2666台,有效改善了全县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
(六)实施培训就业扶贫专项行动,助力脱贫攻坚
利用“辽宁省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帮扶活动义县专场招聘会”“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小型洽谈会”等公共就业服务专场活动,发放就业信息、宣传资料46000份。建立了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台账,其中:已就业8751人,省内就业7001人,省外就业1750人。就业率达到48.3%以上,完成市局下发的2018年就业脱贫目标的121%;推行生态管护员制度,每个自然屯设置一名管护员,聘用建档立卡贫困户,目前已设立管护员岗位939个,人均年可增加收入3600元;为大榆树堡镇小籽粒西村的老家寒舍“创业扶贫车间”“就业扶贫车间”挂牌,拓宽了就业渠道。
(七)创新举措,大力推进金融扶贫工作
依托省联社禾丰集团金融贷款,实施“亿元贷款千人脱贫”精准扶贫项目。扶贫贷款主要投放在种植、养殖、农事产品加工项目和投放在具有良好信用帮扶带动能力强的企业;组建了政府参股30%的明华担保公司,目前已与县邮储银行、锦银村镇行进行了评级授信;县财政已在金融机构注入1300万元风险补偿金;对全县未脱贫人口实行扶贫保险。由保险公司聘请第三方评估公司,按照比当年退出标准高10个百分点的标准进行鉴定,最低贫困线收入高10个点的差额部分由保险公司赔付,目前,相关理赔工作正在与保险公司协商。
召开了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推进会,下发了《义县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实施方案》,对金融机构和各乡镇进行双重考核。充分利用“牧原5+”扶贫模式,对全县80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产业叠加、稳定扶贫,目前县政府、牧原集团与县农信社已达成5000万元合作协议,对1000名贫困户进行扶持。截止9月末发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脱贫贷款5430万元,帮扶贫困户1086户,本年增量4190万元,增速338%,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无一笔不良和逾期发生。直接为13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182.3万元。
(八)完善社会兜底保障,织密贫困救助网络
1、扩大低保覆盖面。上半年对未脱贫的建档立卡户新纳入低保359户472人;纳入特困供养23人。五到六月份对未纳入低保但符合条件的重病、重残建档立卡户171户、218人,通过集中审批全部纳入。
2、加大特殊群体救助力度。针对7621户未纳入城乡低保、特困人员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享受300元的取暖救助资金,共发放228.7万元。全额资助已纳入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孤儿保障的建档立卡户11156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计投入资金234.3万元。
3、扩大医疗救助范围。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已纳入农村低保、特困人员、孤儿的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救助,上半年救助建档立卡贫困户208人,救助资金69万元。
(九)加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议,确保达到脱贫销号标准
1、开展水利扶贫。狠抓水源地保护、污染源整治等工作,保证水质达标、农村饮水安全达标。争取资金1044万元,解决全县5个乡镇33个村屯的安全饮水问题。对销号村全面进行农村饮用水水质检测,目前水质检测已完成,全部合格。
2、开展交通扶贫。2018年全县农村公路助推脱贫攻坚项目45个,计划总里程96.9公里,计划总投资2324.2万元,涉及15个乡镇、40个行政村,目前已经全部完成。
3、开展文化扶贫。目前全县151个村屯的有线电视信号实现100%全覆盖,高频广播信号覆盖达97%以上,无线电视信号覆盖90%以上。投入资金130万元,为26个村建文化广场,目前已全部建成,全县239个行政村实现100%的行政村拥有1000米²以上的文化广场,并配备相应体育设施。
(十)开展社会扶贫专项行动,凝聚社会各界帮扶合力
确立由101家非公企业、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帮扶贫困户1027人,24名爱心人士帮扶贫困户117人;33家非公企业、社会团体、民间组织与学校、村等47家单位结成帮扶对子,12名爱心人士与14家贫困单位结成帮扶对子。帮扶贫困户、单位资金、物折合总计306.3万元。86家非公企业与66个贫困村结成了帮扶对子。智联会、新联会、中国狮子联会辽宁代表机构、锦州爱博服务队和义工协会等爱心机构和爱心人士也纷纷加入扶贫行列,通过慈爱助学、关爱老人、送科技送医疗下乡、“互联网+农业”等活动助力脱贫攻坚。
(十一)开展扶贫领域作风治理专项行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作风保障
深入开展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年活动,先后出台了《落实“八个责任”开展精准脱贫“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和《义县脱贫攻坚工作精准监督常态化实施办法》,县纪委监察委牵头组成4个监督检查组通过实地查看、查阅资料、走访座谈、随机抽查等方式,对全县17个涉农乡镇和14个行业扶贫部门围绕脱贫攻坚工作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产业扶贫、行业扶贫、“三上墙”等相关内容开展了一次全方位监督检查。另外审计部门的审计调查组深入到17个乡镇,对全县脱贫攻坚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及2018年扶贫项目、扶贫资金管理拨付使用效果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