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0年重点指标完成情况
2020年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委决策部署,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和“四不摘”的工作要求,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号民生工程,突出党建引领,认真做好产业扶贫、道德扶贫、行业扶贫、金融扶贫、社会扶贫“五篇文章”,实现184户43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全面巩固了义县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与全省人民一道进入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圆满收官。
二、2020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会议部署。县委召开5次县委常委会、6次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县政府召开常务会和县长办公会议5次,传达和学习了党中央、省市委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部署和领导讲话精神,听取脱贫攻坚情况汇报,研究部署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解决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二)普查抽查。按照7月3日全省脱贫攻坚普查动员部署会议“八个坚持”的要求,历时一个半月,17个涉农乡镇,15个重点行业部门,抽调2100余名县乡机关干部、驻村干部和900余名参与普查村级党员干部,参与此次普查工作的党员干部达3093人。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对全县17个有建档立卡人口的乡镇,有建档立卡人口的行政村和全部建档立卡户进行了全面普查。一是对全县2016年以来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全面检验和总结,贫困人口按照“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脱贫标准,检验脱贫攻坚成果,确保脱真贫、真脱贫;二是对贫困村“一率四有三通”和贫困县“一率五落实”脱贫标准,检验脱贫成效,公共服务设施服务能力;三是对脱贫攻坚存在问题的再发现、再整改,查缺补漏,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高质量打赢全县脱贫攻坚战。普查和交叉抽查的202个问题已经全部整改。
(三)开展动态管理和信息采集。按照《省扶贫办关于开展2020年度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和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辽宁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2020年9月24日下发)工作要求,2020年10月起义县开始开展2020年度动态调整工作。此项工作按会议布置、组织培训、摸排核查、跟踪指导、调度分析、总结整理的工作思路和步骤正在有序推进中,经动态调整后,特别是原建档立卡户家庭发生了一定变化,县扶贫办将向乡镇进行了有关政策落实、系统维护、档案完善的相关指导并督促按时效完成,全县建档立卡数据将于11月中旬正式更新完成,下步工作中扶贫办将把建档立卡最新数据共享给各行业部门,以保障全县脱贫攻坚政策精准落实到位。
(四)全面落实行业扶贫政策
1.产业扶贫。2020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和壮大村级体经济等工作深度融合,以发展种养殖业为重点,大力提升产业扶贫的带贫减贫和防止返贫能力,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举措,探索并推广了30余种产业扶贫模式,投入扶贫资金15881.45万元,其中220年中央扶贫发展资金5608万元,省级扶贫资金7287.45万元,市配套扶贫资金1486万元万元,县本级扶贫资金1500万元。纳入扶贫项目库项目55个,实施产扶贫项目49个,现已经全部开工,竣工项目20个,未竣工项目29个,计划于11月底前项目将全部竣工。将产业扶贫项目和扶贫对象牢牢“捆绑”在一起,实现了村村都有主导产业、户户都有增收项目,走出了一条具有义县特色的依靠产业项目助推脱贫攻坚之路,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8517户次,户均年收益300-800元不等。通过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重大突破。义县成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国家肉牛生产重点县,全国早金酥梨生产示范县和辽宁省寒富苹果生产基地示范县。
2.教育扶贫。春季学期依据建档立卡学生数据库,精准资助,发放学前入园资助金建档立卡幼儿111人金额6.66万元;发放义务教育寄宿生(初中)补助116人7.25万元;发放义务教育非寄宿生(中小学)补助1317人49.3875万元;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免学费298人金额17.88万元;发放普通高中助学金建档立卡学生298人29.8万元;发放中职助学金43人4.3万元;中职建档立卡学生免学费63人6.3万元(中职阶段一直由市直接管理);2020年共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188人,贷款金额130.13万元,11月20日省开行将直接拨付到学生的支付宝账号,由高校直接收取。教育部门多方联络,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团体捐资助学,解决部分贫困学生在求学中面临的困难。2020年,农信社、九丰食品银企助学资助考入本科院校建档立卡学生47人每人5000元,计23.5万元;牧原助学考入专科院校建档立卡学生41人每人3000元,计12.3万元。
3.就业扶贫。开发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共638个,安置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638人。同时,对贫困劳动力及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实施动态跟踪服务,对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开展职业介绍、就业指导等就业帮扶工作。对就业转失业高校毕业生实施帮扶措施,确保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动态为零。
4.医疗扶贫。一是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全面筛查,精准掌握患病人群、病情病种和患病人数情况,筛查出大病、慢病和其他疾病共计13829人,对此建立健康档案,及时纳入健康管理动态系统,实行动态管理;二是进行分类精准救治。规范县、乡镇两级定点医疗机构的诊疗流程,设立就诊“绿色通道”和“优先窗口”,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落实“先诊疗、后付费”机制和“一站式”结算政策。截止目前各医疗机构共收治住院患者6074 人次;三是完成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17家乡镇卫生院建筑面积和设备全部达到标准化,已脱贫销号的151个贫困村卫生室按贫困验收标准全部达标,对缺少村医的村卫生室,通过招录和乡镇卫生院下派调配,确保了每个行政村都有1名合格的村医;四是认真做好大病救治和慢病签约工作。2020年5月8日下发《关于扩大大病专项救治病种的通知》,将25种大病增至30种,新增5种大病患者686人,全县30种大病患者累计4075人,截止目前县医院、中医院共救治大病患者1252人,白内障免费手术32 人。慢病签约。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共同组建81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签约医生378人,覆盖所有常住贫困人口,做到应签尽签、应服尽服。对无法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和购药的慢病重症1710人,依据病情配备往诊医生,每月至少到患者家中往诊一次,并落实带药政策812人次;五是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为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建设,今年已按计划派遣3名医生进行规培。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协议签订完成3人。完成贫困妇女“两癌”筛查2664人和新生儿疾病筛查479人。
全面落实了医保扶贫政策要求,实现了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并享受医保扶贫“五重保障”待遇。一是全面落实了贫困人口应保尽保。截止到2020年10月末,全县建档立卡扶贫部门提供54563人,全部参保和享受建档立卡贫困户医保政策。二是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医疗救助住院8897人次,救助金额9455368.63元(其中建档立卡人员6278人次,救助金额4221886.9元;低保及特困人员2619人次,救助金额5233481.73元)。医疗救助普通门诊13146人次,救助金额305701.09元(其中建档立卡人员7725人次,救助金额191334.76元;低保及特困人员5421人次,救助金额114366.33元)。三是贫困人口特别是未脱贫人口的服务保障情况。全县未脱贫430人,还有已脱贫但享受待遇的31921人,共计32351人,在参保时按照每人每年45元的标准进行资助,全部享受建档立卡贫困户医保政策。四是稳定脱贫人口纳入医疗保障范围情况。全县已经实现稳定脱贫的22212人,继续享受建档立卡贫困户医保政策。
5.危房改造。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负责、干部包户等方式,认真开展“四类人群”危房改造工作,通过“实地看、逐户访、认真核、反复比”的方式精准识别,按照危房改造动态管理方案,对建档立卡贫困实施动态管理,确保发现一户改造一户从根本上改善了贫困户的居住条件。
6.兜底保障。截止2020年10月农村低保户有建档立卡户8314户、12471人;农村特困分散供养对象建档立卡户1678人。184户430人中有低保户365 人;特困人员5人;未纳入保障60人。为确保低保户及时得到救助,1-10月份及时按标准及时发放城乡低保金,保证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累计救助119977人次,3951.4235万元。为特困供养建档立卡贫困户1675人发放供养金97.15万元,累计发放发放特困供养金930.724万元。通过普查,农村特困供养1-10月份共纳入保障83人,保障其生活不受疫情影响。
7.安全饮水。水利局积极争取上级资金890万元,解决我县6个乡镇14个村屯的0.88万口人饮水困难问题。工程已开工建设,现工程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自从6月以来,我县降雨量异常偏少,干旱逐渐发展并日益严重,有36个村屯不同程度上出现了人畜饮水困难。按照“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水利局争取上级资金近160万元,新打人畜饮水井36眼,解决了2274口人和737头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
(三)拓宽金融扶贫渠道,大力保障带贫企业和贫困户生产资金需求。把金融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准确把握国家金融扶贫方面的利好政策,积极探索并推广了企业反哺、基金放大、牧原5+、银企助贫、保险兜底五种金融扶贫模式,实施了“亿元贷款千人脱贫”等扶贫项目。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发放金融扶贫贷款5.33亿元,助推了万余名贫困户脱贫增收。
(四)多渠道整合社会资源,发挥社会力量助力义县脱贫攻坚。积极对接省市对口帮扶单位,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入到扶贫工作中来。盘锦市和辽河油田作为义县对口帮扶单位,今年各那出500万元对义县实行对口帮扶。锦州市军分区实行驻军联手、整体发力,协调驻锦部队对义县地藏寺乡进行集中帮扶,成为军地扶贫协作的成功典范。锦州银行出资3.61亿元发展温室大棚、养猪基地、光伏发电等15个扶贫项目全部产生效益,带动以西部四个贫困乡镇为主的全县万余名贫困户受益。郭明义爱心团队以及全县非公企业、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社会团体、民间组织也都积极加入到扶贫行列中来,为义县夺取脱贫攻坚战胜利提供了宝贵的后援力量。
三、突出亮点工作
全面开展脱贫攻坚普查。2020年义县扶贫办克服疫情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影响,抽调3093党员干部对全县有建档立卡人口的乡镇,行政村和全部建档立卡户进行了全面普查。对脱贫攻坚存在问题再发现、再整改,查缺补漏,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高质量打赢全县脱贫攻坚战。(二)开发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今年,因受疫情、旱情影响,为确保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开展,破解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因受疫情影响不能外出务工的难题,县人社部门出台举措,为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专门设定开发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参与乡村护林、护河、乡村保洁、治安协管、养老护理等工作,安置了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638人,每人每月增加收入400元。(三)实施了防贫保险这一举措。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创新精准防贫工作方式,构建防止致贫返贫长效工作机制,兜住致贫返贫底线,让因病、因意外伤害、因灾、因学、因人均纯收入低于保障线的贫困人口“脱贫不返贫”的长效保障惠及更多临贫、易贫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