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脱贫攻坚工作
(一)主要工作目标。巩固拓展4.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1个贫困村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脱贫攻坚成果,加强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建立完善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机制。发挥脱贫攻坚体制机制作用,接续推进巩固拓展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
(二)重点工作和举措。一是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保持九个不变”工作要求,保持县乡和行业部门扶贫队伍人员相对稳定。2021年,坚持五级书记抓扶贫和双组长负责制,按照议事协调机构调整程序办理后,将义县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调整为义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义县扶贫办,参照省市扶贫办制定《义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和《义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细则》,认真履行统筹协调、推动落实、督促检查、考核评估等工作职责,召开领导小组会议、领导小组专题会议。全县各级领导小组相应调整,落实统筹协调、督导落实责任。各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落实部门和系统责任,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强化倾斜支持扶贫工作;调整县科级领导干部包片包村帮户和义县驻村工作队,确保帮扶工作力度不减;三年内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对已脱贫的贫困村、贫困户继续执行相关扶持政策,确保政策“不断档”,贫困人口、贫困村和贫困县脱贫稳定,避免贫困退出后“返贫”和“回退”的产生。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二是加大产业项目扶持力度,建立三年产业扶贫项目库。加强“十三五”产业扶贫项目运营管理,确权扶贫资产到村,完善扶贫资金风险防控和扶贫资产监管。建立三年产业扶贫项目库,为2021年发展和壮大扶贫产业奠定基础。加大金融扶贫力度,利用金融扶贫政策,加大产业扶持力度,确保扶贫产业效益最大化。三是完善健康扶贫工作机制,确保贫困人口就诊就医有保障。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全覆盖,其中对特困人员参保缴费给予全额补贴、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给予定额补贴,逐步将资助参保资金统一通过医疗救助渠道解决。在巡诊、往诊和定点医疗救治的基础上,健全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办法,实行数据共享,减轻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和医疗报销负担。四是加强控辍保学工作,确保贫困家庭各阶段适龄学生完成学业。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完善教育设施设备投入使用与管理,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建立建档立卡学生数据库,全面贯彻教育免费、资助政策,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教育助学。五是继续实施道德扶贫,增强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发挥道德扶贫载体作用,树立一批脱贫后自主生产实现致富的典型人物和事迹,用身边榜样影响和带动一批贫困人口,利用扶贫政策通过自我劳动实现脱贫不返贫,共同走向富裕。六是加大扶贫培训工作力度,确保有培训意愿的贫困劳动力掌握一项生产生活技能。利用市县定点培训机构平台,积极开展扶贫技术和技能培训。发挥致富带头人作用,开展一帮一或一帮多工作,即一名致富带头人,帮扶一户或二户以上贫困家庭提升生产技能。七是强化社会保障扶贫,确保贫困人口收入和养老有保障。实现农村居民养老基本保障全覆盖。对适合纳入低保和五保的贫困人口实行应保尽保。八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有保障。完善道路、文化设施、生产生活用电、广播电视和宽带基础设施维护和建设,缓解和缩小教育、卫生、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城乡差距。九加快推进扶贫工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建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等措施,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举措,加快推进扶贫工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