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这一举世无双的宏伟建筑,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它犹如一条神奇的巨龙,盘旋在我国北方的崇山峻岭、溪谷河流、高原沙漠和平川沃野之上。
明代修筑的长城规模最大,时间跨度最长。辽宁境内的明长城,西始于绥中锥子山,一路东去,经辽西群山、辽河平原、辽东山地,直到鸭绿江边,全长约1075公里,是明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溪满族自治县(简称本溪县)境内明长城总长46104米,可分为33段。始筑于明成化四年(1468),初步建成于明成化十五年(1479),用于防御女真袭掠。成化四年后,先后在本溪县境内修建了清河堡、碱场堡、草河堡、孤山堡、一堵墙堡、孤山新堡等军事城堡,以及众多的山城、烽火台墩。直到1618年7月清河城大战结束后,大明王朝精心布局的辽东防御体系才逐步走向崩溃。
在明亡清兴的历史演化进程之中,本溪县境内的明长城、军事城堡、烽火台墩见证了400多年前那一场又一场的血雨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