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名称
大连市普兰店区海湾中学
二、建设性质
新建
三、承办单位概况
单位名称:大连市普兰店区教育局
单位地址:大连市普兰店区南山路358号
四、项目提出背景
义务教育更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国家必须保障的公益性事业,是必须优先发展的基本公共事业,是脱贫攻坚的基础性事业。因此,优先发展教育,构建现代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我国应对诸多复杂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我国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义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国家必须保障的公益性事业,是必须优先发展的基本公共事业,是脱贫攻坚的基础性事业。
近年来,普兰店区新增鼎盛、琥珀城、如意人家、水晶湾、枫丹丽舍、金悦湾、甜橙派等小区。目前,已经建成的小区住宅户约2万户,周边无配套中学,最近的中学是第三十四中学第十一中学和第十五中学,上学距离较远并且上述校舍已经无法承载,急需配套学校解决小区适龄人口就近入学问题。
依据大连市政府教育督导对普兰店区《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考核目标》,结合普兰店区城区学校未来发展和布局实际情况,现计划在太平街道李店社区新建海湾中学。
本项目就是在以上背景条件下提出的。
一、项目地点
普兰店区太平街道李店社区
二、建设规模及内容
项目用地面积约33980㎡,设计为36个班型中学,建筑面积18000㎡,设有教学综合楼、风雨操场、400m环形塑胶运动场、篮排球场等。
三、资金来源及估算
项目总投资约为12360万元,资金来源全部为政府投资。
四、项目建设工期
本项目建设工期为22个月,即从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
一、项目的建设是促进地区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满足周边地区适龄人口就近入学的需要。
近年来,普兰店区新增鼎盛、琥珀城、如意人家、水晶湾、枫丹丽舍、金悦湾、甜橙派等小区。目前,已经建成的小区住宅户约2万户,周边无配套中学,最近的中学是第三十四中学第十一中学和第十五中学,上学距离较远并且上述校舍已经无法承载,急需配套学校解决住户子女就近入学问题。
因此,该项目的建设将解决普兰店区新建小区周边无中学问题,缓解区域内教育资源紧缺矛盾,提升区域教育规模和档次,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推进教育现代化水平,还有利于满足因城市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新增学龄人口就近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对优化区域教育布局,提升区域教育的辐射功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项目的建设是切实提升地区教育水平和办学能力,推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义务教育质量事关亿万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义务教育的需求不断提高,现有的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已不能适应和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要,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等方面亟待强化,地区教育水平和办学能力还需全面提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进入到全面提高育人质量阶段,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新的工作目标。
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近年来,普兰店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高质量发展,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大力推进公办中小学规划建设,不断改善全区中小学校办学环境条件,破解公办学校学位不足的难题,有力推动全区中小学校优质均衡发展。
随着新建小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带来的人口的快速流动,辖区内适龄人口人数不断增长,但由于辖区内现有学位不足,无法满足适龄人口就近入学的需要。因此,为了破解教育难题,扩增优质教育资源,提出了本次项目。项目建成后,将解决附近区域适龄人口入学难问题,有效缓解周边地区就学压力。同时,此举也将推动普兰店区现代化区建设事业向前发展,带动普兰店区教育事业整体蓬勃发展,全力推动区域教育更上新台阶。
三、项目的建设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事业方针和规划要求,促进大连市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教育是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和政府对于教育事业做了多项工作部署及安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习总书记在讲话中也强调“要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因此,将教育作为一国发展之根本,是人才强国的重要支撑点,不断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事业方针和规划要求,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大连市始终紧跟国家教育政策及规划,坚持教育优先决策、优先投入、优先发展,始终坚持把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惠及全市百姓的第一民生工程,始终坚持办好每一所学校,育好每一名学生。随着市委、市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对教育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不断扩增优质教育资源,同时,《教育现代化2035》等系列文件的出台,彰显着大连市各部门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地推动教育事业更上新台阶的决心。
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是促进地区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满足周边地区适龄人口就近入学的需要;是切实提升地区教育水平和办学能力,推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事业方针和规划要求,促进大连市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该项目社会意义深远,积极可行,项目的建设极其必要!
一、宏观政策条件分析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人口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我国《义务教育法》第六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随着国务院、辽宁省政府和大连市政府先后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辽宁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及《大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一系列关系教育事业发展的文件相继落实,关于“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质量”、“适应新城区发展需要,保证高起点、高质量地规划好、建设好配套学校,保障居住证持有人享有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消除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完善义务教育学生就近入学政策”等要求,对城市开发新区域的教育基础建设、教育资源分配及适龄人口就近入学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
与此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并对促进教育公平作出重要部署,要求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党和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进而导致地方教育部门及城市建设部门要满足“教育均衡发展”的需求,对新开发区域的教育配套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根据上述宏观政策条件,结合区域发展规划以及建设程度,为其配套完善的教育基础设施配套是符合要求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区域发展现状
周边目前在建小区包括鼎盛、琥珀城、如意人家、水晶湾、枫丹丽舍、金悦湾、甜橙派等多个小区。
三、区域教育资源配套现状
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幼儿园127所,其中教育部门办2所,集体办61所,民办63所。全区有小学校62所、其中中心小学26所、村级小学36所。有北京师范大学普兰店区分校1所,有初级中学29所,有高级中学6所。全区有教育部门办职业教育中心1所,有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班1所,乡镇职校14所,借助社会力量办学的民办学校106所。全区有特殊教育学校1所。
目前,新建小区周边仅有第三十四中学(距2000m以上)、占地面积1.50万㎡,建筑面积4660㎡,学生接收人数不满足附近新增小区适龄人口入学条件。
四、需求分析
经上述分析,区域经济的发展为项目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条件,同时,随着项目所在地居住区的不断建设以及周边环境的不断成熟,该区域没有教育配套资源,无法满足新建小区适龄人口就近入学的需要。因此,为满足周边适龄人口就近入学的实际需要,确保普兰店区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提高新建小区城市配套服务的整体水平,该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迫切的。
为保障项目建设规模的合理性、科学性,在满足地区教育资源发展需求的同时,有效保障财政资金实效效率,拟进行了以下建设规模分析:
一、班型设计规模
依据《关于大连市普兰店区海湾中学工程和资金的请示》等相关文件的批示,该项目建设地点为海湾片区2单元地块。
依据《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中关于“城镇初级中学的服务半径宜为1000m,或做到中学生上学时间控制在步行15min~20min左右”的要求,以项目建设地点为圆心1000m或中学生上学时间步行在15min~20min左右为服务半径的辐射范围并结合普兰店区实际情况,新建中学需要照顾周边包括了鼎盛、琥珀城、如意人家、水晶湾、枫丹丽舍、金悦湾、甜橙派等多个小区。
按照辽宁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适龄中学生约4%的占比,以辐射小区住户数量以及每户2.78人为计算基础,计算中学生数量,同时依据《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大连市普通中小学校办学设施标准(试行)》中学每班50人的标准,进而确定项目班型设定。经初步估算,该项目辐射范围内的住户数量约2万户,人口数量约5.56万人,计算学生数量约2400人,进而计算海湾中学拟定45个班型较为合适。
与此同时,结合普兰店区现有教育资源班型设定规模、后期补充规模的实际情况,项目的班型设定拟将在原45个设计班型的基础上,减少9个班型。
综上,该项目的班型设计规模,最终确定为36个班型。
二、总建设规模
(一)相关建设标准
1.校舍建设标准
依据《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和《大连市普通中小学校办学设施标准(试行)》将校舍建筑面积规定了“规划指标”和“基本指标”。《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附加说明第十一条说明:规划指标是根据学校规模和办学需要应配置校舍的面积指标,编制和批准学校建设总体可行性研究报告与总体规划不应低于本指标。基本指标是学校分期建设时,首期应建成校舍的面积指标。据此,该项目建设规模参考规划指标。具体标准与规模如下:
(1)学校规模
完全中学班型可分为:18班、24班、30班、36班;平均班额中学不宜超过50人。
(2)校舍建筑项目构成
完全中学校舍由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三部分组成。
①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
完全中学:设置普通教室;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地理教室、语言教室、计算机教室、劳动技术教室等专用教室及辅助用房;合班教室、图书馆、科技活动室、心理咨询室、体育活动室等公共教学用房及其辅助用房。
②办公用房
完全中学设置:教学办公室、行政办公室、广播社团办公室以及会议接待室、德育展览室、卫生保健室等管理用房。
③生活服务用房
完全中学设置:教工和学生食堂(含餐厅、厨房)、开水房、配电室、教工和学生厕所等。
(二)应建内容与规模
1.应建内容
(1)校舍构成
应由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三部分组成。
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应设置普通教室(多媒体);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地理教室、语言教室、计算机教室、劳动技术教室等专用教室及辅助用房;合班教室、图书馆、科技活动室、心理咨询室、体育活动室等公共教学用房及其辅助用房。
办公用房:应设置教学办公室、行政办公室、社团办公室、档案室及广播室,会议接待室、德育展览室、卫生保健室、传达值宿室等管理用房。
生活服务用房:应设置教工和学生食堂(含餐厅、厨房)、开水房、汽车库、配电室、教工和学生厕所等。
(2)设施设备构成
参照《大连市普通中小学校办学设施标准》等相关标准,各教室设施设备应配置构成如下:
普通教室:每间教室应配备学生专用的桌椅、投影仪、黑板、电视、电脑及照明设备、电铃、广播网络系统设备、消防设施设备、安全管理系统设备、空调等。
专用教室:所有房间应有专用的桌椅、投影仪、黑板、电视、电脑及照明设备、电铃、广播网络系统设备、消防设施设备、安全管理系统设备等。
公共教学用房:所有房间应有照明设备、广播网络系统设备、消防设施设备、安全管理系统设备等。同时配备学生桌椅,各公共教学用房应配备投影仪。
办公用房:应具备多媒体投影仪、办公桌椅柜、照明设备、电铃、广播网络系统设备、消防设施设备、安全管理系统设备等。
会议室应具备多媒体设备、灯光设备、音响设备等。
风雨操场:应配有体育运动器材器械、照明设备、广播网络系统设备、消防设施设备、安全管理系统设备等。
2.应建规模
(1)项目班型设计是36个班型,拟将采用《大连市普通中小学校办学设施标准》36个班型的生均指标标准进行计算,即8.76㎡/生,同时考虑寒冷地区5%的寒区补充面积,即项目校舍面积约为:
36×50×8.76×1.05=16556.4㎡。
(2)项目建成后,可接收1800名中学生,按照《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中教职工与学生的比例,辅助人员占教职工的比例,该校应按照教职工及辅助人员的数量设置停车位,经计算应设置128个停车泊位,同时考虑校车、未来发展等需求,参考大连市同类型项目对于停车泊位30%的增长预留空间,最终共将设置166个停车泊位,停车场面积约为2656㎡。
(3)参考其他同类型项目中,对于风雨操场、食堂、设备用房的建筑规模区间值,拟取中间值,即应配置1500㎡的风雨操场、900㎡的食堂、2400㎡的设备用房。
综上,该项目应建规模约为:
16556.4+2656+1500+900+2400=24012.4㎡。
(三)拟建内容与规模
1.拟建内容
为确保项目建设科学性、合理性,本次项目严格按照相关建设与设计规范,设计了项目的建设内容,具体如下:
(1)校舍构成
由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三部分组成。
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设置普通教室(多媒体);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地理教室、语言教室、计算机教室、劳动技术教室等专用教室及辅助用房;合班教室、图书馆、科技活动室、心理咨询室、体育活动室等公共教学用房及其辅助用房。
办公用房:设置教学办公室、行政办公室、社团办公室、档案室及广播室,会议接待室、德育展览室、卫生保健室、传达值宿室等管理用房。
生活服务用房:设置教工和学生食堂(含餐厅、厨房)、开水房、汽车库、配电室、教工和学生厕所等。
(2)设施设备构成
普通教室:每间教室配备学生专用的桌椅、投影仪、黑板、电视、电脑及照明设备、电铃、广播网络系统设备、消防设施设备、安全管理系统设备、空调等。
专用教室:所有房间有专用的桌椅、投影仪、黑板、电视、电脑及照明设备、电铃、广播网络系统设备、消防设施设备、安全管理系统设备等。
公共教学用房:所有房间有照明设备、广播网络系统设备、消防设施设备、安全管理系统设备等。同时配备学生桌椅,各公共教学用房配备投影仪。
办公用房:具备多媒体投影仪、办公桌椅柜、照明设备、电铃、广播网络系统设备、消防设施设备、安全管理系统设备等。
会议室:具备多媒体设备、灯光设备、音响设备等。
风雨操场:配有体育运动器材器械、照明设备、广播网络系统设备、消防设施设备、安全管理系统设备等。
2.拟建规模
依据《关于海湾中学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关于申请调整大连海湾中学建设项目建设规模>的复函》的相关内容,另经拟建规模分析,该项目建筑总规模为18000㎡较为合适。
综上分析,项目建设内容与设施设备配置符合《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和《大连市普通中小学校办学设施标准(试行)》的相关规定,服务范围半径也满足《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的相关设计要求。同时,经综合计算,生均指标也符合相关建设标准“不低于8.76㎡/生”的生均指标。
因此,项目的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科学、合理。
一、地理位置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普兰店区太平街道李店社区,项目所在地区周边交通便利,方便项目的实施。
二、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
该项目土地权属为普兰店区教育局,属于教育建设用地,取得形式为划拨,该项目用地面积为33980㎡。
三、场址与周边现状
场址现状对项目整体施工建设影响较小,待经场地平整后,方可进行项目建设。
一、地形、地貌条件
普兰店区位于辽东半岛中南部东侧。区境东临庄河市和黄海,西接瓦房店市,南与大连市金州新区毗连,北与盖州市接壤,东南与长海县隔海相望。是陆路出入大连的咽喉要塞,空港、陆路、水路交通四通八达。距大连市区50公里。长大铁路、大庄铁路穿境而过,沈大高速公路、黄海大道、永青路、海皮路与省、市、乡三级公路交汇贯通,形成纵横交错的公路交通网。皮口港与胶东半岛、长山列岛直接通航,并将逐步打开与朝鲜、韩国、日本等国家的海上通道。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地形大体分为三部分:北部低山区,东北及中部丘陵区,南部沿海丘陵平原区。海岸线总长187公里,环抱渤黄两海,拥有海洋资源134种,滩涂、砂石、花岗岩、地下水、温泉等自然资源得天独厚。
一、社会影响分析
本项目是一项公益性项目,本项目建设符合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项目能提升大连市普兰店区办学条件,增强学校发展的后劲。可以提高大连市普兰店区建设功能的完善和配套,使其更好的服务于大连市普兰店区学子,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
项目建设可提高目前在校生的学习质量,是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好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互适性分析
互适性主要是指项目建设能否为当地的社会环境、人文条件所接纳,以及当地政府、居民支持项目存在与发展的程度、项目与当地社会环境的互相适应关系。
1.不同利益群体对项目的态度及参与程度
项目建成运营后,可缓解大连市普兰店区义务教育需求和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受到大连市普兰店区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
2.各级组织对项目的态度及支持程度
本项目建设是社会公益事业投资,符合国家投资政策和投资方向,项目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为项目实施提供了最重要的基础保障。
3.地方文化状况对项目的适应程度
项目建设的目标,是为了加强学校的教学环境,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是百年大计以人为本的事业。同时,大连市普兰店区教学环境的完善,对增强地方文化氛围、提高地方文化水平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当地的社会环境、人文条件以及当地政府、居民支持项目存在与发展的程度是最高的。同时,项目的互适性是非常好的。
三、社会风险分析
本项目建设不产生有害物质,对周围居民及环境没有危害,本项目的建设风险较小。
四、社会评价结论
综上分析,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方针政策,体现党和政府对教育事业的关心,是深受当地人民群众欢迎的好项目,其社会效益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