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大工程项目资料 > 经济领域重大工程项目 盘锦市盘山县现代化农业示范区改革与建设展示带简介
盘锦市盘山县现代化农业示范区改革与建设展示带简介
【2021-06-24 来源:中共盘山县委宣传部】

盘山县2012年成为第二批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2014年9月顺利通过国家农业部审核,正式成为全国24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改革与建设试点之一,全省仅此一家。按照“一年起色、两年出成效、三年有突破”的示范区农业改试点总要求,以及国家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设计。盘山县结合地域特色,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突出重点、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农改试点工作。

在试点项目设计上,盘山县主要建设以高升镇现代农业示范区为龙头,以省道210、102和国道305两侧地块为龙身的“龙型”现代农业展示带。整个展示带项目区覆盖高升、得胜、太平、胡家和甜水5个镇,计划投资2.2亿元,重点建设农业产业化项目展示区、现代光伏农业项目展示区、国营农场经营模式改革展示区、万亩水稻现代化种植展示区、农业全程机械化和土地集约利用展示区、农业发展跨界融合新业态展示区、现代农产品物流与高标准设施农业展示区、新兴特色产业培育展示区8类现代农业展示区,展示盘山在这些领域中的经验和特色。同时,以8个现代农业展示区为改革载体,深入推进农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涉农资金整合使用、农业金融服务、农业保险保障、农村土地流转、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产品安全、农产品营销等8个重点领域的改革。确保利用三年时间将“盘山模式”打造成为全省样板和全国示范,为全国现代农业发展积累经验,探索路径。

一、农业产业化项目展示

位于盘山县高升经济区,规划面积330平方公里,已建成区面积5平方公里,建设区达到:七通一平“标准。园内现有天津宝迪、江西正邦、田园现代农业等超亿元项目7个。未来两年,计划引进农业产业化项目20个以上,实现产值300亿元,带动农户2.2万户以上,形成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格局。同时,依托产业集聚新市镇建设,将高升经济区建设成为“宜工、宜农、宜商、宜居”的“四宜”新区。

二、现代化光伏农业项目展区

位于高升镇高升村S102南侧区域。主要建设占地1000亩高标准光伏农业温室小区,利用温室棚顶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推动光伏发电联姻现代农业,实现设施农业、光伏发电项目同步建设、同步收益的目标。同时,选取种植适合当地土壤及水资源的农作物品种,改变该地区旱田生产效益差飞现状,为全县17万亩旱田产业结构调整积累经验、探索路径。

三、国营农场经营模式改革展示区

位于得胜镇后胡村S102两侧区域。主要是改革国有农场现行的分散性经营模式,实现公司化运作,统一经营管理。由县国境资公司与大荒农场成立股份制公司,建设经营千亩苹果种植采摘园,引入旅游元素,开展观苹果花海、自助采摘、农家乐等项目,控制皮影戏、得胜碑林等本地人文历史资源,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游,探索实现国有农场改革新路子。

四、万亩水稻现代化种植展示区

位于太平镇新村S102两侧区域。主要是入引精准、智慧农业元素,建设现代化高标准农田,示范推广“大垄双行稻蟹混养”、“稻鱼(泥鳅鱼)混养”的“盘山模式”。在项目区域内,采用激光平整土地,实施“暗灌明排”节水工程,创建田间微环境检测信息系统;建设“稻田画”、田间景观路、自行车骑道,开展“钓蟹、抓蟹”等活动,推动现代农业和乡村休闲游融合发展。同时,以“美丽乡村”——新村为模板,实施超市、村卫生院、澡堂、燃气入村“四个一工程”和道路全部硬化、边沟全部联通、屋顶全部改造、厕所全部入户等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展示“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现代农业与宜居乡村融合发展景象。

五、农业全程机械化和土地集利用展示区

位于太平镇八间村S102两侧区域。依托全国农业示范社——凯地农机合作社,建设高标准水稻工厂化育苗基地,示范农业全程机械化作业,将农机应用贯穿春耕、夏耕、秋收、冬藏等各个生产环节。同时推广“一棚两用、一地四收”的土地高效利用模式,即利用育苗大棚,培育蔬菜种苗、种植蔬菜;推行田间稻蟹鱼共养,稻田埝埂种豆等“水稻立体种养(殖)”模式。通过示范推广,提升全县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利用率,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六、农业发展跨界融合新业态展示区

位于太平镇G305两侧。通过建设“河蟹”、“蒲笋”和“大米”等蒲笋地域特色农产品博物馆,打造全国首个农耕文化博物馆群。充分利用农耕文化博物馆群的平台优势,将农业种植(第一产业)、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文化、旅游及餐饮(第三产业)深度融合,并引入“互联网+”元素,创新农产品营销模式,提高地域特色农产品品牌附加值。

七、现代农产品物流与高标准设施农业展示区

位于胡家镇G305两侧。整合香港宏安集团宏进农产品物流中心。顺丰速运河特色农副产品出口基地功能,不断完善线下交易流通出口链条。加快培育淘宝镇(村)电商平台,建设电商孵化基地,开拓线上农产品流通新渠道,打造中国最大的河蟹交易中心和出口基地。同时,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同一地域品牌,升级万亩高标准碱地柿子示范基地,通过线下、线上流通体系,拓展特色农产品销售。

八、新兴特色产业培育展示区

位于甜水镇G305两侧区域。通过政府专项资金和专业技术人才政策支持,培育壮大“鑫顺达水产有限公司”龙头企业,引领全县新兴泥鳅鱼产业加速发展,成为盘山县继大米、河蟹、棚菜和畜制品加工后的第五大主导产业,成为全省重要的泥鳅鱼养殖加工出口基地。目前,企业已形成孵化、养殖、加工、出口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平均年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带动了全县大量农户从事泥鳅鱼规模化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