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课题报告 > 课题报告 ​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搞好丹东市电子政务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搞好丹东市电子政务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2019-10-29 来源:丹东市委政研室】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辽宁振兴发展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在辽宁考察时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丹东市电子政务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最近我们对丹东市电子政务建设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并提出今后加快发展的措施和对策。

        一、丹东市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丹东市电子政务建设步伐加快,各项工作全面起步。

        一是政府门户网站建设进一步强化。根据省人大代表建议,协调近10家单位,在政府网站上增加便民服务栏目,强化服务功能。制定实施《丹东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审核发布制度》,在全市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网站信息上传和联系人制度,政务信息报送工作在全省实现了“保四争三”目标。完成了丹东市惠民扶贫资金网建设工作,现已采集录入26类、145个项目、173万条惠民扶贫资金信息,覆盖50.6万人,涉及金额8亿多元,自开通以来,查询量近50万人次,打通了扶贫资金网上监管“最后一公里”。

        二是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步伐加快。积极与省信息中心沟通联系,完成了省腾退设备申请、划拨工作,节约网络建设资金150余万元。协调各县(市)区认真搞好电子政务外网建设。今年以来先后完成了合作区浪头镇、江海办事处和高新区安民镇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实现了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全覆盖,为全市一体化政务平台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是数据中心安防工作得到加强。完成了政府网站中心机房配电系统改造,实现了双路供电。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工作。对电子政务外网核心交换设备、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惠民扶贫资金网平台、财政资产管理系统、政府督查系统等20多个应用系统进行统一运维,安全防护。在省公安厅组织的“辽宁护网2019”行动中,由于策略得当,应对有效,政府网站群系统未被篡改信息,未被上传木马程序,未发现被攻破设备和服务器,顺利完成了“护网行动”。

        四是初步建成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加大组织协调和工作力度,初步建成全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在全省率先实现了省、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对接。现已梳理发布共享交换目录2977条,全市有9家单位开展了资源挂载工作。市县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市社会保险管理系统、市不动产登记业务管理系统、市住房公积金管理系统之间的共享交换数据达460多万条,实现了互联互通,让数据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

        五是努力建设好“信用丹东”网站。 围绕“建设诚信丹东,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信用丹东”网站建设。1~8月份共发布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守法诚信各类信息4210条;发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双公示”信息13067条;及时发布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和人民银行“金融领域黑名单”1093人次,发布各类红名单418人次,让守信者一路畅通,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二、丹东市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丹东市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辽宁振兴发展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在辽宁考察时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还存在差距:

        一是电子政务建设刚刚起步,还缺乏深度和广度。自2018年7月,市信息中心组建以来,由于各级领导重视,组织到位,协调有方,措施得力,电子政务建设迅速起步,初见成效,但还有不到位的地方,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还难以满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二是部分政府网站未能有机整合,存在安全隐患。据调查统计,我市现有各级政府网站27家,目前已纳入政府网站群管理12家,还有15家尚未实现统一管理,安全运维不到位,应对网络攻击能力差,有的由于开发时间较长,多年没有安全运维,甚至连网站管理用户名称和密码都无处查找,成为我市网络安全的薄弱环节。

        三是共享交换平台建设缓慢,急需加快建设步伐。主要是推进全市应用系统数据互联互通不到位,目前仍停留在以需求推动应用方面,未能实现全市范围内的数据融通,导致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应用缓慢,虽然我市采取边建设边使用方式,加大推进力度,现已初步建成,但还需继续充实、完善和提高。

        四是大数据应用领域狭窄,还需扩大应用范围。目前,我市的大数据应用工作还刚刚起步,仅仅侧重于少数领域的数据管理和分析处理,还没有广泛应用到经济调控、公共卫生安全防范、自然灾害预警、社会舆论监督、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加快推进步伐。

        五是网络安全设备缺乏,急需更新改造和升级。按照最新等级保护2.0标准要求,我市的电子政务外网区和互联网区缺乏安全防护设备,特别是电子政务外网出口与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尤为突出,难以满足网络安全防护需要。在2019年全省“护网行动”中,因攻击量过高,我市政府网站群曾一度因阻塞造成网站服务间断。

        三、加快丹东市电子政务建设的对策

        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辽宁振兴发展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在辽宁考察时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丹东发展,丹东市电子政务建设要突出重点,抓住难点,打造亮点,大力推进,加快发展。

        (一)进一步扩大电子政务外网全覆盖范围

        根据省、市政府要求,全市电子政务外网建设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市上下“一张网”。重点抓好电子政务外网向672个村、192个社区延伸覆盖工作,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加快推进速度,早日实现市、县、乡、村四级电子政务外网全覆盖。按照省网信办要求,结合智慧城市建设,今年年底前要完成全市政府网站群系统 IPV6改造,特别是要抓好大数据中心机房改造升级工作,扩充电子政务外网带宽,满足市政法委“雪亮工程”视频网络需求。

        (二)加快推进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升级改造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升级改造我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扩充政务云规模,增加前置机数量,增强中心服务器计算能力,为实现系统对接、基础信息库落地、数据共享目录建设、系统融合等项工作奠定基础。继续搞好应用系统托管和数据迁移工作,将市自然资源局、营商局、生态环保局、卫健委等部门的应用系统迁移至政务共享交换平台,实现数据互联互通;进一步搞好信用信息归集和整合工作,纳入政务共享交换平台,积极提供信用信息查询服务。

        (三)大力推进各级政府网站整合入群工作

        认真抓好全市各县(市)区、各委办局政府网站整合工作。对目前已纳入政府网站群管理的12家政府网站,要强化管理,搞好运维,消除网络安全隐患,实现政务信息数据共享;对尚未纳入政府网站群管理的15家政府网站要加大整合力度,尽快入群进网,实现“五统一”,即统一网站管理、统一等保标准、统一安全运维、统一用户认证、统一数据库,强化安全管理,减少运维费用,降低防护风险,提高应对网络攻击能力。

        (四)进一步搞好“信用丹东”网站建设

        加大“信用丹东”网站升级改造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按照国家一体化有关要求及“信用中国3.0”标准规范,全面梳理“信用丹东”网站栏目设置,调整数据目录,搞好升级改造,尽快使新版网站上线使用,发布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双公示”信息和诚实守信“红黑名单”,配合市委宣传部搞好2019年度“丹东好人•最美人物—最美诚信人物”评选活动,大力宣传诚信典型,弘扬诚信精神,营造守信重诺的良好社会风尚。

        (五)切实加强政府网站群系统安防工作

        围绕落实政府网站群系统安防工作整改方案,组织各系统建设单位、运维企业、开发企业、供应商, 建立协同机制,将各系统逐一整合,简化网络及应用结构,强化网络安全防护工作;积极与建设使用单位沟通联系,建立运维手册,对脱离建设保护期的系统,由市信息中心采取购买服务方式,统一进行运维;对政府网站群系统进行等级保护测评,按照等级保护2.0标准,整改存在问题;优先搞好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安全防护建设,确保平台中的信息数据安全;分批次搞好电子政务外网、协同办公系统及政府网站群的安全防护设施建设,提高安全防护能力。

        (六)积极扩大大数据应用领域和范围

        按照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积极推进、加快发展的原则,切实搞好大数据应用工作,逐步向经济调控、公共卫生安全防范、自然灾害预警、社会舆论监督、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拓展,提高数据“加工能力”,实现数据增值。当前要积极做好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升级改造大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推进资源挂载工作,扩大数据交换范围,实现全市基础政务信息数据,尤其是电子证照的信息交换,推动我市大数据产学研用工作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