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课题报告 > 课题报告 闲房“变身”民宿 小镇又见“乡情”
闲房“变身”民宿 小镇又见“乡情”
【2021-04-28 来源:省委宣传部政策法规处】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农民纷纷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到城市生活和发展,空心村、闲置房成片出现……如何将闲置的房屋变成可用的资源,如何让乡愁不再成为记忆,沈北新区单家村紧紧依托相邻的农业旅游项目“稻梦空间”发展民宿经济,让曾经的空心村又活跃起来,让曾经满载着乡情的小村回归现实。

闲房“变身”民宿  小镇又见“乡情”

——沈北新区兴隆台街道单家村发展民宿的调查报告

中共沈阳市沈北新区区委宣传部调研组

单家村全称单家窝棚,是兴隆台街道大孤柳社区的一个自然村。全村现有居民89户,人口276人,其中常住52户,人口132人。村庄总面积148公顷,基本农田面积34.13公顷,一般耕地面积101.62公顷,村庄建设区水域面积1.45公顷,国有建设用地面积1.08公顷,是一个典型的“袖珍村”。全村以种植水稻为主,盛产绿色稻米。2019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7万元。单家村紧邻101国道,交通十分便利;位于田园综合体、农事企业——稻梦空间核心区域,旅游资源丰富。

单家村的现状与困境——

具有全国性普遍意义的“空心村”现象

单家村是全国性普遍存在“空间村”现象的一个缩影。早在2000年前后,随着城市化发展的步伐加快,城市用工需求量的增加,农民在土地上的收益日渐无法满足更好的生活需求,大量青年农民离开乡村、离开长期赖以生存的土地,涌入城市,加入了城市建设的大军。单家村的村民也和大多农民一样,起初一两名、一两户农民外出打工,有了不错的岗位和收入,接着就带动更多的村民进城务工。

——人走,房闲。如今,全村89户村民中,只有52户还留守在村。37户举家都迁到城里居住,房子都空闲了下来。而在留守的村民中,无一年轻人,有老两口在家的15户,其余的都是一名老人在家,80岁以上的老人占十多户。

——人走,田空。起初,由于种地需要上缴农业税,很多进城打工的农民就主动放弃种田,委托村集体代种代缴农业税。有些地处偏远的农田常常被怠慢甚至是撂荒。农业税废除后,农民将自留地租给种粮大户,自己收取租金。尽管目前种粮收益看涨,他们依然留在城里打工。有人称,未来这些80后农民不会种田了。

——人走,村荒。村里缺少人的活动轨迹,大自然必然会在这里野蛮生长。垃圾、杂草、牲畜的粪肥侵蚀着村容村貌,有的村路两边杂草长得人想进都进不去了。看到日益破败的景象,年轻的农民更不愿意回乡生活了。空心化的单家村,如果没有好的项目吸引年轻人返乡,增添活力,它的命运将和更多的小村庄一样,最终归宿就是消亡。

守着“金饭碗”的“破局之旅”——

民宿,田园综合体的业态需求

稻梦空间(沈阳锡伯龙地创意农业产业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用旅游带动农业品牌化,用绿色种植促进品牌确立、品质提升,以年加工精米10万吨的智能生产线、3万亩半托管式绿色水稻基地及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的稻田画景区,实现了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每年创造就业人数达300人,定单种植促进农民增收500万元。有创意的稻田画为其赢得了“中国稻田画之乡”、“中国最美田园”称号。

——好项目极具辐射力。给游客提供丰富多彩游乐、休闲项目的稻梦空间,除了让游客品尝农家院式的餐饮美食、优质的大米以及用大米加工的特色小吃外,如何让“一日游”的游客留下来,深入感受到乡村自然淳朴的田园风光,感受到远离城市喧嚣的清新宜人,为实现“全季旅游”,发展民宿经济似乎成为稻梦空间完善业态发展的不二选择。

——空心村位置得天独厚。单家村因为村屯规模小,常驻人口少,村集体没有收入来源,村集体经济就是个空架子。守着人声鼎沸、游客爆满的稻梦空间,单家村人自嘲“守着金饭碗,还过着穷日子”。如何借着稻梦空间的“东风”,让单家村的日子更好过,成了单家村人的热切期盼。稻梦空间扩大经营规模,利用附近村民闲置房舍发展民宿的大胆设想和策略,成为发展民宿的首选之地。

——组织穿针引线解难题。今年春节前,在街道、社区的召集下,村里每户派一名代表,由稻梦空间带队到外地学习民宿经济的先进经验做法。村民对发展民宿有了初步的认识,一致认为发展民宿大有可为。随后,街道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登门入户了解、电话征求意见、召开村民和企业代表参加的座谈会等方式,多方面、多层次征求意见和建议。召开的相关会议多达30余次。与此同时,街道还组织力量绘制单家村每家每户的宅基地地形分布图,掌握基本框架、基础设施和土地规划现状,多次与稻梦空间协商,初步制定在宅基地上建设稻梦小镇民宿的方案。

政府引导 市场主导——

走出村民增收、企业发展的共赢模式

受传统观念影响,一些村民对利用宅基地搞民宿建设,发展民宿经济存在这样那样的想法和顾虑。对此,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区委书记深入一线走访,成立工作专班,街道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以创新的工作思路与方法,将“稻梦小镇”民宿当作单家村留住“乡情”的榜样整体推进。

——成立经济合作社。如果让村民直接面对企业谈合作,怀揣各种想法的村民很难与企业达成共识,也会让一个好项目在实施上步履维艰。为实现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保护农民利益,单家村成立了经济合作社,农民以房屋及宅基地、园田地及附属设施入股,村集体以合作社的名义与企业签署协议。

——签订共同开发协议。经过逐一的登门拜访、见面对话、商谈合作,对首批8户村民的10座房舍的翻建与改造成为稻梦小镇的一期项目。协议之下,村民每年不仅能拿到房屋固定的出租资金、企业民宿项目利润分红的股金,还有土地流转拿到本地最高的流转金。此外,如果想在项目里打工,可拿到每月的薪金,村民成为令人羡慕的“四金”村民。村集体经济也在项目合作中。获得利益分成,企业、村民和村集体经济三方利益均得到保障,实现三方的合作共赢。

——制定发展规划。为让民项目更快、更规范、有序建设,新区突出规划先行、编制先行策略,协调市区有关部门快速启动单家村村庄规划编制,针对村屯特点,着眼长远发展,注重实际需要,广泛征求意见,特别注意把村庄规划、土地规划、产业规划和民宿设计的风格特点统一起来考虑,捆在一起研究。目前,单家村的规划和项目设计已经完成。

服务先导  政策支持——

出台促进乡村民宿发展指导意见

——出台政策注入“强心剂”。沈北新区审时度势,瞄准乡村民宿在建设美丽乡村、带动乡村全域、全季旅游发展的最佳契机,出台扶持政策,投入人力资金进行全程服务,为乡村民宿“添柴助力”,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乡村民宿发展格局。

——试点先行看到未来前景。目前,稻梦小镇民宿建设快速推进,企业已投入500多万元开工建设4处餐饮旅游民宿和一处书画馆,主体框架已经完成,共约2500平方米,政府为其配套建设的500平方米的锡伯族民俗馆也已经完成主体工程,即将进入内部装修装饰。同时,也启动了稻梦空间园区连通单家村道路以及村内道路、电网、管线和牌楼等基础设施建设。

——留住“乡情”成为建设共识。政府在设计、建设中也充分尊重村民和企业的意愿,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曾经的那条老路、那垛围墙、那一排“青年点”,还有村头那几棵老柳树,全都要保留,让所有的配套与民宿风格相映成趣,协调完美。

前景无限 未来可期——

稻梦小镇建设赢得村民认可与赞誉

在8户签约出租房舍建民宿的村民中,潘中和可谓是开明者和赢家。他与女儿几年前就搬到城里居住了,村里的老房子年久失修,已经不成样子。当村里提出把他房子出租,翻建盖民宿时,老潘很高兴地答应了。他算了一笔帐,过去老房子没人住,自己老得来看上几眼,因为总是不放心。如今,他和女儿把两处房舍都出租给了企业,一年还额外获得6000元的租金收入,潘中和成了村里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曾经持观望态度的村民,一看到二层小楼别墅式的民宿拔地而起时就动心了,也纷纷期盼自家的房舍早日也建成民宿。

被政府确定为8个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小镇之一,稻梦小镇以稻梦空间为核心,集“旅游休闲、农业产业、文化传承”为一体的农村田园综合体,一期重点是单家民宿项目,远景将包括大孤柳、大营子、盘古台的综合开发。可以想见,蕴含浓浓“乡情”的沈北新区,乡村民宿前景可观,乡村振兴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