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武县丰田乡双龙村位于丰田乡北部,四季分明,人居和谐。全村辖8个自然屯,现有常住人口2010人,689户,全村现有党员45人,耕地面积9827亩,2019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0900元。2019年集体经济收入80万元,2020年预计100万元以上。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0户,176人,2019年已全部脱贫。
一、加强领导,党员干部带头作表率
2016年以来,村党支部特别注重自身发展,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能力。因为双龙村基层党组织团结和谐,干事创业精神头足,2016年,双龙村被确立为辽宁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村。自此,村两委班子借助上级扶持资金,把握机遇,解放思想,扎实工作,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夯实基层基础、加快集体经济发展的重头戏来抓,在实践与总结中,摸索出了一条壮大村集体经济建设的新路子,同时,也提升了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能力,培养出了一批有经验,勇创勇干,真干实干的创业致富带头人,为全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开了个好头,成为全县学习的先进村。双龙村党支部也得到了市县认可,2018年被评为市级五星级党组织。先后被评为彰武县先进党组织、信访维稳先进单位、宜居乡村先进村、优秀远程教育站点、互换并地先进村等荣誉。双龙村之所以能将集体经济做起来有以下原因。
二、干群期盼,发展集体经济愿望强烈
2016年的以前的双龙村,全村产业以种植业为主,并大力发展了设施农业生产,总面积达1000多亩,同时发展了小麦、花生、杂粮等高效经济作物种植。虽然村民收入有所增加,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成为制约全村发展的瓶颈,除了能够维持正常办公,其它公益事业无力实施,集体经济发展当时存在着“四愁四有”问题:“四愁”,一是愁项目,村班子一直在努力探索,还没有认准一个集体经济优势项目;二是愁资金,村班子有发展产业化经营的想法,但苦于没有启动资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三是愁技术,班子成员和农民群众不掌握农业以外的其它技术;四是愁管理,受计划经济时代传统“大锅饭”影响,如何抓好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管理是个老大难问题。“四有”,一是有堡垒,双龙村是县级文明村,正在争创市级文明村,村党支部县级五星级支部,班子整体战斗力较强;二是有带头人,党支部书记王玉江是阜新市劳动模范,在干部群众中具有一定威望;三是有资源,全村耕地、四荒资源丰富,总面积超过2万亩,水电路配套完善;四是有劳力,青壮年富余劳动力较多。村班子和全村干部群众在家门口创业就业的意愿强烈,外出创业有成人士回乡创业的热情也很高,迫切希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三、高点谋划,着眼全局发展集体经济
2016年以来,村两委班子把握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建设的有利契机,科学规划,全力实施,在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的发展的过程中,在乡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结合村自身发展实际,不断地研究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他们始终将习近平总书记的绿色发展理念贯穿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全力打造双龙村“恒龙丰”全麦粉的绿色品牌。
一是统一思想。村班子根据村级重大事项“六步工作法”,召开了村班子会、村民代表会议专题研究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坚持村民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广泛征求村民代表意见建议,充分发挥群众智慧,使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力得到充分发挥。
二是科学规划。村里结合实际,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提出要利用当地的有利条件和丰富资源,通过土地股份合作、农业生产经营股份合作、种加销一体化经营,兴办龙丰小麦种植合作社经济实体,建成特色高效作物种加销一体化经营项目,采取村集体反租倒包集中连片土地,组织村集体、公司、合作社、经营大户和农户入股,实行公司加合作社加农户以及农户连基地等形式操作,实现股份制、社员制管理,实现集体总收入增长和村民收入增加。
三是持续发展。2016年,是双龙村集体经济项目的重要转折点,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村集体经济项目发展有了历史性的飞跃,借助县乡扶持,完成了村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建设手续与基础设施完善的系统工程,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障。借助帮扶资金,建设标准化厂房600多平方米,建成了面粉加工、油品加工、原料储藏、设备停放、成品储藏等多个车间,完成了厂区硬覆盖,从山东引进大型面粉加工设备和油料加工等设备,购置了大型联合收割机、播种机、运输车等机械,项目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
四是科学运作。项目采取“党支部+合作社”的运作模式,合作社从本村农户手中流转土地500多亩,种植上茬小麦下茬荞麦384亩、大豆150亩,同时带动本村农户种植小麦、大豆2000多亩,实行农作物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加工了全麦粉、荞麦粉、豆油、花生油产品,并利用机械在附近区域作业创收。
四、科学管理,发展集体经济成效初显
一是强化领导。乡党委乡政府成立了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任组长,明确分管农业副镇长包村,双龙村、农科农机、经管、财政、林果单位和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主任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由双龙村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沈阳农业大学作为项目依托单位。
二是管理规范。双龙村龙丰小麦专业种植合作社,下设理事会、监事会,由村党支部书记王玉江兼任合作社理事长,选举产生理事会、监事会,合作社设立专门办公室,聘请财会人员,建立完善了《合作社章程》、《会员章程》、议事规则制度、社员管理、安全生产销售管理、资产财务管理、盈余分配和档案管理等制度。对加工厂人员统一体检办证,严格安全、卫生管理。
三是打造品牌。将面粉和油分别报第三方食品检测机构检验,注册了“恒龙丰”面粉、彰裕等商标,研究建立代销机构和电商销售渠道。
四是注重效益。目前,实现机械收获2600多亩,合作社自产麦子26万斤,荞麦4万余斤,预计加工全麦粉、荞麦粉共计20多万斤,同时加工了豆油和花生油,产品销售阜新、大连、沈阳等地区,年盈利20余万元,有力弥补了集体经济收入欠缺,2019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900元。
五、科学支撑,发展集体经济空间广阔
科学支撑,是合作社创收的一大法宝。用村党支部书记的话说,“盲目蛮干,村集体经济走得不会远。”。每年,合作社借助冬闲有利时机,开展合作社社员培训,培训高效作物种植等实用技术,为生产提供技术准备。动员农户以户为单位土地入股,每户最低10亩,具备水电条件,灌溉管理方便,合作社收260元成本费,负责免耕、免收、种子化肥和农药,小麦每市斤1.4元订单保底价回购,建成特色高效作物种加销一体化经营项目,通过实行合作社加农户以及农户连基地等形式操作,实现股份制、社员制管理。通过基地化经营、公司化运作、品牌化生产,实现亩收益增加,通过农产品精深加工,实现农产品加工升值。合作社明确分配机制,每年净收入30%支持集体经济发展,30%净收入作为入股成员分红,40%净收入作为再投入资金,细化成本及费用。通过科学运作、稳扎稳打,逐步提高收益水平,实现亩产量增加,亩收益增长,加工企业包装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实现农产品增值翻番。同时,双龙村党支部借助互换并地之机,将农户土地集中起来,组织连片入股、规模化经营,翻译土地红利,提高农户和集体收入。村集体经济项目的实施,不但形成了集体经济创收增收的发展新路子,而且提高了村班子的带头致富、产业经营和机制创新能力,促进了两委班子能力建设,增强了村干部带领广大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
六、持续发力,拓展村集体经济项目发展新渠道
2020年以来,双龙村通过党建引领,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挥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组织作用,充分利用三资发展产业项目,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在深入推进双龙村小麦种植合作社生产加工业的基础上,一是适度规模经营土地,创建彰武县双龙村龙丰农机合作社,托管本村土地5000亩,2019年实现收入54万元。二是以村委会为发起人成立村办建筑工程队,承揽建筑项目,增加村集体收入。三是利用村集体土地,建设扶贫车间,生产无公害塑料食品包装盒项目,目前,一次性食品包装盒已投产,安排6户建档立卡户就业。现在成品已投入市场,接到订单15万个,预计年生产量900万个,实现年盈利10万元以上。四是通过土地流转和土地托管,使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外住务工。截止到目前,全村共流转土地5000余亩(辉山乳业),每年托管土地1.1万亩。外出务工人员达到了300多人。猪、牛、羊存栏量分别为3000头、1500头、15000只。 五是提升民生保障能力。几年来,我村民生事业也稳定发展,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双龙村修建“四小”工程一处,实施美丽乡村建设项目1处,修建水泥路70公里,土地整理项目2个,栽植绿化树木8000株,危房改造50户,修建文化广场4座,总面积6700㎡,集中修建污水处理厂一处,每年都举办篮球邀请赛和秧歌文艺汇演,其中双龙村高跷被评为彰武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红利共享,让全民实现小康生活的目标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