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课题报告 > 课题报告 用群众获得感彰显小康社会的底色与成色
用群众获得感彰显小康社会的底色与成色
【2021-04-28 来源:省委宣传部政策法规处】

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冲刺阶段。中国人民长期以来的美好憧憬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即将全面变成现实。随着小康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群众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其关注点总体上从对个人物质生活保障的追求转变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群众的获得感成为了检验全面小康社会、检验中国改革成果底色和成色的重要参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征途中,以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如何让发展成果更过的惠及群众,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成为了新时代必须重视和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在全面小康路上,宏伟区提升群众获得感的实践经验

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宏伟区一直以来沉着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深入开展“重强抓”专项行动,深入群众、主动作为、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使小康社会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致力于群众过日子有底气

一是以经济发展辐射群众实惠。2020年年初以来,宏伟区克服疫情影响,快速恢复经济活动, 41户规上工业企业3月中旬全部复工复产,完成工业总产值256亿元,这些数字可以看到宏伟区人发展经济的决心。2019年,宏伟区生产总值完成251亿元,增长0.7%,招商引资等几项工作综合排名都位于全市第一。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居民的创业就业和收入的增长,2019年,宏伟城乡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实现38617元、19174元,分别增长6.5%和7%,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二是以财政投入促进民生实绩。有政府的政策和制度的支持,群众就有信心。2019年全年各项民生累计投入5.79亿元,同比增长14.6%,占财政支出的68.3%。基本民生保障标准稳步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均提高8%,城市、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6%和8%。发放各类救助补助资金1900余万元。区领导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区委书记段艳玲多次主持精准扶贫调度会,脱贫攻坚工作精准发力、狠抓落实,以村为单位,一户一策、因户制宜,严格落实“两不愁三保障”标准,662户1242人实现精准脱贫。

三是以重视群众诉求推动工作实效。例如,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三供一业”改造问题,宏伟区秉持“为民办实事”理念,合理规划改造施工,解决供水、供电、供暖、物业管理、绿化硬化等问题200余个,目前施工破损道路已恢复98%,供暖改造基本完成,实现全域供暖。对于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危房改造问题,宏伟区对843栋住宅楼地面工程的17项维修内容实施维修改造,现已完成全部工程量的65%,并改造农村危房31户。

(二)致力于群众家门口有变化

一是加强乡村治理。结合“创城”及“千村美丽、万村整洁”专项行动,因地制宜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广泛动员、全民参战,以环卫城乡一体化为牵动,强力推进“三清一改”“三堆进院”,持续开展农村“八乱”治理,高标准实施村屯“四化”,绿植花草树木60余万株,荒山造林1600余亩。45家规模养殖场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新建、维修改造农村公路10公里,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二是加强城市治理。注重建管并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中央和省、市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的7项整改任务全部完成,32件群众举报问题基本办结。持续开展露天烧烤、渣土扬尘等管控治理。高标准整治南环街、文四路等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提升辽庄线、健康路等主要路段、重要节点“四化”水平。实施了西环路、平安路、新喻路改扩建工程。建设沈阳工大辽阳分校西门休闲公园,龙翔小区周边环境进一步提升。组建城建440服务平台,解决群众诉求1600余件。

三是加强自然资源治理。严格落实“河长制”,出重拳整治新开河、石场峪河、南地河宏伟段、太子河宏伟段等河道环境,清理垃圾3.4万立,建成腰乐桥一体化污水处理站,截留处理新开河源头污水。投资3.3亿元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全面启动,新开河水质持续改善。下力气治理大气、水、土壤污染,持续开展、渣土扬尘、秸秆焚烧等管控治理,加强企业排污在线监管,实施芳烃基地VOCs治理。依法取缔3家非煤矿山。

(三)致力于群众身边事更舒心

一是服务保障。宏伟区要求各窗口服务单位100%建立志愿者服务站,提高服务质量,做到服务程序、服务标准、服务承诺和服务言行标准化,通过擦亮服务“窗口”,赢得群众口碑。转变干部作风,树立服务负面典型,调整不担当干部7人,督促干部提高为民服务意识。

二是教育保障。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投资923万元实施校园维修改造,办学环境持续改善。2所乡镇公办幼儿园开园招生,学前教育普惠率达76%。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提升宏伟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关爱工作水平,完善宏伟区困境儿童服务保障体系建设。

三是医疗保障。两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基本完成,曙光镇卫生院由辽化医院托管运行,医联体、云医院项目深入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服务实现全覆盖。在疫情期间,宏伟区开展 “蓝盾5号”专项行动监督检查工作,重点检查超市、客运中心总体卫生状况、室内消毒消杀、集中空调清洗消毒情况、公厕、控烟、室内食品经营场所、病媒生物、健康教育等,依法履行医疗门卫生监督职责,为辖区居民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放心的生活环境。

四是安全保障。全方位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涉黑涉恶团伙6个,破获刑事案件28起,推进“雪亮”工程建设,有力震慑了犯罪,群众安全感普遍增强。依法分类解决信访问题,提前完成“减存控增”三年攻坚目标。在新冠病毒疫情得到有效防控的基础上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用品的供应,各部门把疫情防控工作与民生保障、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保障全区群众的健康安全。

(四)致力于党群关系更密切

一是基层党组织主动发力。宏伟区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把更多资源投向基层,在曙光镇旭嘉村建成了全市首家农村党群服务中心,将涉及农民切身利益问题统筹纳入中心公开规范管理,开展全程代办服务,打通服务农民“最后一公里”,真正把农村党组织的政治、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其他基层组织也各有经验,如东方路社区有“432”工作模式、长征路社区有“1234”工作法、天井园社区有“135”工作模式,这些各具特色的党建品牌,让宏伟区形成了加强党群联系的新格局。此外,“太极拳”展演、知识竞赛、攀登龙鼎山等活动也拉近了干部群众心与心的距离。

二是爱心队伍加强联系。近年来,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和组织下,宏伟区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专业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志愿服务精神已融入城区的文明血脉,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目前实名注册志愿者2.72万人,成立志愿者分会16支,志愿者服务队35支,郭明义爱心团队24支,公益性爱心团队8支,发起志愿服务项目538项。

三是解决问题绝不含糊。宏伟区积极推进高频事项“最多跑一次”工作实施方案 ,认真落实“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部署,排查出农村饮水安全方面问题1个、食品安全方面问题6个。镇(街)纪(工)委通过开展“走千家进万户”活动,深入排查涉农和民生问题,截至目前,发现涉农资金、涉农项目问题370个,已解决360个,解决率97.3%。涌现出了“曙光派出所民警上门办理二代身份证”、“宏伟区长征街道天井园社区开展《居民公约》意见、建议征集会”等先进事迹和经验。

二、在全面小康路上,群众获得感的调查与分析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数字达标”,衡量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与否,既要看量化指标,也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状态和现实获得感。本文将群众获得感分解为经济获得感、社会服务获得感、政治获得感、安全获得感和自我实现获得感五重维度,进行问卷调查。课题组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共计发放问卷400份,回收 378份,回收率为 94.6%;其中有效问卷为 366份,有效率为 85%。调研对象中男性占总数的 52.2%,女性占47.8%;从年龄看,18岁以下占12.58%,  18-30岁占39.18%, 30-40岁占34.11%, 40-50岁占11.54%, 50岁以上占2. 59%。

(一)经济获得感

所谓经济获得感指的是个体基于其实际经济收入的主观满意程度,主要包括

横向同他人收入情况的比照形成的经济获得感、纵向同自己收入情况的比照形成的经济获得感和预期收益获得感三方面。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表1:经济获得感及比较


总体百分率

与同年龄段人相比,您认为自己的社经济地位是

较低

33.50

差不多

61.57

较高

4.93

与2年前相比,经济地位是

下降了

11.27

差不多

54.21

上升了

34.52

您认为您当前的收入同自己的能力是否匹配

非常不合理

3.18

不合理

29.76

合理

67.16

表1展示了经济获得感的统计分析结果。就数据来看,宏伟区群众经济获得感水平较高。进一步观察经济获得感不同测量指标发现,同自身比较出来的经济获得感显著高于其他经济获得感,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近年来来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收获。但另一方面,宏伟区城乡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但经济获得感占比仍低于预期,大体上形成了一种错位、倒置的获得感特征。这说明收入高导致了高期待和高要求,“不满足感”被激发,但不能以此否定群众经济的获得感。

(二)社会服务获得感

针对此方面,本文将主要围绕公共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社会管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应急救助、公共文化与体育以及城乡基础设施九个方面而展开公共服务获得感的实证分析。如下表所示:                

表2:社会服务获得感及比较


总体百分率

公共教育服务满意度

72.07

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

66.75

住房保障服务满意度

69.57

社会管理服务满意度

69.31

劳动就业服务满意度

66.36

社会保障服务满意度

69.06

灾害救助满意度

80.72

公共文化与体育设施满意度

72.09

基础建设满意度

73.28

在调查问卷中,社会服务获得感测量指标以百分制来计算,各指标的均值作为最后获得感的得分。如表2所示,群众社会服务获得感各项指标均处于较高水平,表明近年来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其中灾害救助满意度分值最高,这充分说明党和政府带领人民战胜疫情给群众带来巨大的信任感。然而,从数值上看,疫情之后,劳动就业和医疗卫生方面还存在一些函待解决的“薄弱点”,需要相关部门及时关注。

(三)政治获得感

所谓政治获得感指的是群众对政治生态的感受、评价与行为倾向的心理状况。政治获得感从行政秩序获得感、党政公职人员廉政获得感和基层政治参与获得感三个方面来考量。结果如表3所示:

                    表3:政治获得感及比较


总体百分率

公务人员廉政获得感

普遍腐败

3.10

多数腐败

13.59

一半腐败

27.23

多数廉洁

45.67

普遍廉洁

6.91

政府部门廉政获得感

非常不满意

3.73

不满意

18.09

一般

16.07

满意

62.25

非常满意

17.06

基层政治参与获得感

37.37

62.63

由表3可知,群众总体上的对党政公职人员和党政部门廉政方面满意和赞同的占绝大多数,但是不满意和认为有腐败行为的也占20%—30%之间。这一结果反映出当前我国腐败治理领域出现了目标成果与民众感受的偏差:一方面,党的反腐败力度空前、成效显著,但群众廉政感知度并不高。对于这一现象,原因可能在于习惯性报道被打的“老虎”离群众距离比较远,拍住的“苍蝇”宣传方面有待加强,使民众对于腐败现象还处于对过去的认识之中。可能日常公共管理服务中所体验到的党政公职人员作风还有待加强。此外,居民对参与政治热情很高,较多的参与机会使自己的参与感增加。

(四)安全获得感

这里的安全既包括由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构筑的社会环境安全。

                     表4:安全获得感及比较



国家安全获得感

非常不满意

0.42

不满意

4.12

一般

11.84

满意

68.07

非常满意

15.55

社会安全获得感

非常不满意

1.02

不满意

8.14

一般

18.54

满意

63.17

非常满意

8.96

由表4可知,目前我国民众国家安全获得感和社会安全获得感较强,尤其是面对这次新冠疫情,凸显人民对国家制度的高度认同,对社会稳定的赞许,同时也折射出作为中国人的强烈的国家自豪感。

(五)自我实现获得感

历史实践表明,当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人们自然向往和追求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工作和生活。调查问卷将从生活充满活力、工作感受有趣和未来发展信心三个方面展开对自我实现获得感的分析。如表5所示:

从自我实现获得感的测量指标来看,未来生活信心指数最高,达到85. 7%,由此表明绝大多数的民众认为随着经济振兴发展,生活水平会越来越高,自我价值的实现会越来越容易。但其他两项指标得分却较低,说明群众工作生活压力比较大,精神层面的获得感相对滞后,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表5:自我实现获得感及比较


总体百分率

生活充满活力

从不

2.23

很少

19.83

有时

34.14

经常

35.10

总是

8.70

感到工作有兴趣

非常不同意

10.19

比较不同意

26.72

无所谓

27.70

比较同意

29.53

非常同意

5.96

未来的生活会比现在

差很多

0.36

差一些

2.74

大致一样

11.22

好一些

53.33

好很多

32.35

三、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做新起点,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最后一公里”,但是在发展振兴的道路上永不能停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让中国现代化站上了新起点而不是“终点”,我们不能有“歇歇脚”“喘口气”的想法,还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打基础做衔接。要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

(一)坚持党的引领,让群众眼光聚起来

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党的领导下,才会保证社会在正确的方向沿正确的轨道前进,才会保证最大限度地维护居民的利益,最大限度地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首先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宏伟区的基层党建工作在全市是走在前列的,有不少先进经验可以推广借鉴,如曙光镇旭嘉村的“党群服务中心”、长征路社区的“1234”工作法等。建立“党建+微网格”模式,实现治理方式由被动分散向主动精准,引领方式由简单粗放向智慧高效等现代化观念转变。扩大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领导基层治理创新、团结广大人民、推动党群关系越来越密切。

其次,要充分发挥基层优秀党员的作用。让基层党员在社区治理中主动亮身份,成为社区社会治理中的主要引导者、志愿者。宣传在疫情控制中和实际工作中的先进事迹,宣传群众中的先进典型,号召全体党员学习先进经验,加强与群众的互动,引导社区治理向着和谐良性方向发展,促进社区治理难题的解决,提高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再次,要加强作风建设。各部门以及党员干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弘扬对群众的亲劲儿、抓工作的韧劲儿、干事业的拼劲儿。深化各项民生专项行动,强化“干”的导向,带头干、精准干、压茬干。坚持“严细实”的工作作风,提高服务企业效率、服务群众水平,努力以政府的勤奋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二)持续经济发力,让群众腰包鼓起来

群众的获得感最直接的是来自于物质层面,地区经济发展必然会带动各类产业发展,带动就业、收入的增长,最终让群众获得实惠,增强获得感。 

首先,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促进增收。加速乡村振兴,推进现代农业、美丽乡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依托景区优势,加快发展果品采摘、特色民宿、农家乐等田园产业。注重培育一批竞争实力强、市场效益高的特色农业项目,提升农业品牌知名度。调整农业结构,引导农民瞄准市场紧俏农产品、优质特色农产品、种养加销全产业链农产品,创新产业和模式,拓展群众增收空间。

其次,推进服务业提档升级促进消费结构。供给端加强转型升级,需求端提升消费水平,协同发力。围绕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推进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高端教育、广播影视、健康养老等新的朝阳产业,如需要可以发放消费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高品质转变。促进科技研发、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把服务产业做大做强不但能提高群众消费水平,还能带动当地就业。

再次,培育壮大新兴战略产业促进就业创业。想方设法为企业降成本、增效益,鼓励支持广大企业家心无旁骛创新创业。加大研发投入、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着力开发碳纳米、碳纤维等新产品,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加强5G、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发展军民融合、云创直播等新业态。合理调整税收政策,在创新领域激发群众创业热情,带动当地就业,进而提高群众的收入。

(三)精准服务民生,让群众心里暖起来

当前经济发展处于下行期,财政收支增速明显下降。越是在困难情况下,我们越要高度重视民生、全力保障民生,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和关怀。

首先,社会事业继续推进。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制度改革。优化学校布局,撤并农村小学,继续改造等校园环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区域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持续推进中医馆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完善街区基础设施,推进生活环境的优化。在群众最关心的重点领域持续发力。

其次,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完善。促进城镇新增就业和困难家庭大学生就业,继续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养老服务业,逐步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健康养老需求,全力推进城中村改造,做好保障性住房的租赁和管理,继续改造农村危房。深入推进精准扶贫,防止已脱贫群众返贫,实现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同步迈入小康社会。统筹实施工会、慈善、红十字等精准救助,让弱势群体难有所帮,困有所助。

再次,基层社会治理继续优化。以智慧城市创建为抓手,推进社会治理能力全面提升。进一步推动职能、人员、经费下沉基层,引导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共建共治共享美丽家园。加快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网格化、信息化,构建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街道一张网,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持续推进扫黑除恶向纵深开展,织密织牢社会治安防控网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让群众的安全感和获得感更强烈。

(四)渲染文明氛围,让群众手掌拉起来

文化是一个城市和地区的精神脊梁,良好的文化氛围有助于培养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促进和谐,增强获得感。

首先,在文明宣传上下功夫。要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融合,通过媒体宣传、社区宣讲、公益广告、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引导城乡居民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日常的行为做起,做文明市民,树文明形象,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先进事迹,传播正能量。

其次,在整治环境上下功夫。城市环境也是城市文明的体现和展示,应该持续抓好环境问题的整改落实,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集中整治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乱停乱放问题,组织大扫除、大清洗,清运垃圾、清理杂物等活动来保持城区面貌,重点抓好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建筑工地周边、农贸市场、景区广场、公共卫生间的环境卫生,擦拭交通设施、文明标语,保持优美整洁的城市面貌,让群众生活环境更干净舒心。

再次,在文明服务上下功夫。采用传、帮、带、乐四种形式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实现区、镇和街道、村和、学校和银行、景区、广场、政务大厅等公共场所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全覆盖。打造理论宣讲、爱心帮扶、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科普服务、健身体育服务等文明活动平台。健全文化文艺、体育健身、扶贫帮困、医疗救护、法律援助、帮教助学、环境保护、应急救援等八类志愿服务队伍。各级联动、综合发力,为群众创造文明的生活环境,提高其认同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