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课题报告 > 课题报告 朝阳县羊山镇鲁王杖子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调研报告
朝阳县羊山镇鲁王杖子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调研报告
【2021-04-28 来源:省委宣传部政策法规处】

为了开展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活动,现将朝阳县羊山镇鲁王杖子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鲁王杖子村位于朝阳县羊山镇,是市级贫困村,也是全省最后脱贫摘帽的村之一,现完成脱贫销号任务,实现“一率四有三通”。全村社会占地面积26780亩,其中耕地面积4100亩,下辖13个村民组,11个自然屯,共589户,2382口人,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4户250人,现有党员85名。

二、工作成效

为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2018年以来,鲁王杖子村在省委宣传部的包扶下,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和核心举措,确定了党建统领、突出主导、发展特色、推动融合、创新模式的鲁王杖子村产业发展总体思路,研究确定了生态肉牛养殖作为该村脱贫攻坚和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主导产业。

(一)全力推动肉牛养殖产业发展

1.成立村两委领办的农村经营主体。按照“村支部带头、村两委领办、村民入社”的指导思想,2018年5月17日,该村成立了朝阳县鲁王杖子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确定了“村集体+专业合作社+社会资本+(贫困)农户”的总体运营模式,村集体以上级帮扶资金入股合作社分红,初步建立资源、资产、资金“三资”入股机制。

2.建设完成养牛场一期工程。2018年7月,养牛场破土动工,经过两年的努力,通过争取社会帮扶、扶贫资金入股、社会众筹和认养、村民入股等方式,筹集到资金562.05万元,建成占地近30亩, 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生态养牛场,实现肉牛存栏最多时达到225头。在帮扶单位和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养牛场安装了100KVA变压器一台,硬化路面700余米,架设光纤1500米,牛场的电通了、路平了、网络实现了全覆盖。截至目前,牛场已经出栏肉牛两批66头,实现销售额约130万元,为贫困户分红15万元,村集体分红3万元。预计2020年底,牛场可以为村集体分红超过10万元。此外,通过入股分红、长短期用工、代养扶贫牛等形式,可为全村约40户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人均约1000元/年。2019年6月6日,副省长王明玉莅临养牛场视察,对鲁王杖子村的肉牛养殖项目给予高度评价。

3.建立健全各项制度。2020年3月4日,牛场运营一年多来的第一份公示在全村11个自然屯张贴,公示了牛场的资金来源、运作模式、负债情况和发展前景。随后,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研究通过村集体股份授权代表人选并公示。召开合作社成员大会,研究新社员入社、修改完善章程、明确股东股权以及村集体、土地和个人入股合同等。截至目前,牛场已经完善了组织架构、股东股权、人员聘用、入股分红等各类制度十几项,为建立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二)创新销售模式,发展小凌河鸭蛋产业

长期以来,鲁王杖子村乃至全镇的鸭蛋都只是在本地进行售卖,销售模式落后,经常出现滞销的情况。省委宣传部作为包扶部门,为有效拓宽销售渠道,根治滞销问题,认真研究谋划,通过“让鸭蛋上网”的方式销售鸭蛋,进而来转变村民的传统观念。在村民的质疑声中,省委宣传部驻村书记积极联系电商平台、找媒体宣传预热、与快递公司讨价还价、自费采购鸭蛋包装,通过多种方式,借助自身资源,经过两个月的筹备,终于在2018年端午节前,首批鲁王杖子村“小凌河鸭蛋”成功“触电”,4000枚鸭蛋短短几天销售一空,并且远销到省内9个城市以及北京、上海、河南等外省市。

网上销售鸭蛋的成功,极大的改变了村民原有的销售思想和销售模式。在村两委的推动下,鲁王杖子村的蛋鸭养殖项目已经由最初的不足200只发展到现在的800余只,通过电商和微商销售到全国13个省,合作社还与沈阳、大连等多家单位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2年多时间,蛋鸭养殖合作社通过网络和帮扶单位售出鸭蛋6万多枚,为加入合作社的33户贫困户分红8万余元。此外,为了推动位于本村七道河子屯凌龙湾景区的乡村生态旅游项目,省委宣传部驻村第一书记邀请沈阳专业机构为七道河子民宿项目编制规划,多次与鲁迅美术学院、省美术家协会进行沟通,并就建设鲁美实习基地、打造辽西画家村达成合作意向。

(三)多方筹集资金,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

2018年,协调铁岭某企业为村小学无偿捐助2台风暖锅炉,彻底解决了60位师生冬季取暖的问题。2019年,积极协调社会资源进行帮扶解决,多方奔走筹集了12.8万元的帮扶款,为7个村民组打了7眼灌溉井,彻底解决了这7个村民组涉及1000多口老百姓长期以来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两年多来,在省委宣传部驻村第一书记直接协调的基础建设项目,如动力电改造、灌溉井、护路坝等,总价值约280万元,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显著完善。联系企事业单位为村里捐赠锅炉、图书、电脑、路灯、办公桌椅等,总价值约59万元。协调慈善基金会为患病村民捐赠善款1万元。

两年多来,鲁王杖子村在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村民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在缺少启动资金的情况下,“赊账建牛场”,硬是把一个杂草丛生的荒山沟变成了存栏肉牛200多头,占地30余亩的生态养牛场。小凌河鸭蛋由滞销变成炙手可热的网红产品。辽宁广播电视台《辽宁新闻》栏目对该村的事迹做了报道,2020年5月,新华社以《养扶贫牛“牛”了》和《贫困村有了养牛场》为题两次对该村的事迹进行了报道。

(四)抓好扶贫产业,推动盛京满绣进乡村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鲁王杖子村聚焦决胜脱贫攻坚专项行动,加大扶贫产业项目推进力度,积极配合镇里引进的各项扶贫产业项目,主动对接,主动服务,助力产业项目顺利开展,盛京满绣项目就是其中之一,为百姓铺就了一条新的致富路。2019年5月,在全县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大潮中,羊山镇在帮扶单位省委宣传部的引荐下,乡镇党委政府多次到沈阳盛京公司考察,考虑其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后,敲定发展这个项目,并于将订单签到2021年。鲁王杖子村两委高度重视此项目,组织学员积极参与培训,认真学习打籽绣的各个制作环节,选择事宜地点搭建厂房。经过培训老师的耐心指导和鼓励,快手学员不到4天,就可以绣活,每绣一块可以得到480元的收入,真正让广大贫困群众切切实实体会到了脱贫攻坚专项行动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

(五)振兴乡村文化,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乡村文化振兴,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该村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科技活动中心等文化建设主阵地作用,面向广大村民及中小学生,开展读书系列主题活动,在阅读和研讨中,积极推进村民的科技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切实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鲁王杖子村坚持生态为基,扎实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实施“蓝天行动”,加大秸秆禁烧的巡查和管控力度,实现秸秆不进村;拆除了一批畜禽养殖场场所。同时,加强村规民约建设,提升村民自治水平,全村实现了垃圾不乱扔、污水不乱排、衣物不乱晒、家禽不散养、违建不乱搭等转变。乡村振兴带来的不仅是农村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善,更是村民素养的提升、乡土文化的传承、现代文明的延伸。

三、下一步工作

1.进一步激发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整合党建资源,创新党建工作载体,集聚党员力量,党建推动先富带后富,通过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活动把群众组织起来,发动起来,组织带动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切实发挥出党与群众之间的“粘合剂”、社会矛盾的“减压阀”等作用,让广大党员群众思想和行动与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进一步发展村集体项目。整合现有的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资金、扶贫资金等各类扶持资金项目和政策扶持。主动对接驻村帮扶单位,努力做好牛场经营,扩大资金投入,提高投产效率,实现稳定增收。创新销售模式,拓宽销售渠道,通过互联网让村民真正打开新思路、新视野,将更多本地特色农产品通过互联网销售到全国各地。积极与外界沟通协调,全力以赴引进外界资本来村里投资建设,壮大村集体经济,提高村民收入。

3.进一步优化村民生活环境。提升广大村民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德孝主题宣传,办好主题文化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德孝之风,弘扬文明新风,潜移默化地改变村民的思想观念,引导教育村民扬德孝、赞廉俭、讲信义。加强全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整洁路面,确保道路畅通,强化环境卫生,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提高村民道德素质,做到人人讲卫生、人人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