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湖村位于兴城市曹庄镇西南部,辖区面积4.1平方公里,人口1285人,耕地3133亩。近年来,后湖村党支部以实施“百村美丽、千村整洁”行动为抓手,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为目标,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示范村。
一、推进垃圾分类,改变百姓生活
为了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后湖村按照“因地制宜、科学布局,以点带面、分步推进,源头分类、循环利用”的原则,有计划地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工作,逐步建立起“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长效机制。
在垃圾分类处理方式上,后湖村采用“村民定点存放、保洁员收集、村统一处理”模式。村里为每户配备绿色和灰色两种不同颜色垃圾桶各一个。绿色垃圾桶存放可回收垃圾,灰色垃圾桶存放不可回收垃圾,引导农民和保洁员对垃圾进行分类存放;村里购置专用垃圾收集车1辆,配备专业清扫工具10套,建垃圾暂存房1座,组建一支保洁队伍,对垃圾按照分类进行处理,其中,可堆肥类垃圾由各户进行院内沤肥处理;可回收物垃圾由保洁人员收集放置暂存房,定期统一处理;不可回收物垃圾由灰色塑料垃圾桶存放,保洁人员定期收集、转运,进行焚烧、压缩、填埋处理;有害垃圾由保洁人员进行收集、转运,由村委会统一妥善处理;其它垃圾由村环卫队利用垃圾清运车运至填埋坑,进行填埋处理。
为了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有序进行,后湖村制定了多项规章制度。一是垃圾保洁员评优制度。后湖村每月开展保洁员工作效绩评比,评出若干名先进,给予一定奖励。评比内容主要包括:垃圾是否实施分类运输、二次分拣是否彻底、垃圾车的运行维护是否符合规定等。二是可回收垃圾处理制度。后湖村与再生资源回收站或回收人员签订可回收垃圾处理回收协议,定期上门收购,确保可回收垃圾再次回收利用。三是“五星”家庭评比制度。村委会定期对垃圾分类工作进行检查,以分数量化评比,为分数高的家庭挂“五星”家庭牌,并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四是将新农合缴费、农业保险、实物奖励等与垃圾分类评比工作有机结合,逐步培养农户垃圾分类意识。五是网格化管理制度。建立“村、片、组、户”联查为内容的网格化管理体系,设置独立的网格单元,由村书记、村主任担任总负责人,划分成若干区块,每个区块下设若干网格小组,每个网格小组由10家农户组成。所有党员、村民代表按照就近、方便、区域化管理的原则,分管各网格小组,每名党员、村民代表联系3至5个农户,负责垃圾分类处理的政策宣传、工作指导、巡查监督和考核评比等工作。
通过实施垃圾分类和环境治理,后湖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垃圾山不见了,门外柴草垛进院了,污浊河道变清了,道路两侧变绿了,村屯环境变美了。村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二、建设公共设施,方便百姓生活
后湖村以创建美丽乡村为契机,对公共基础设施进行整体升级改造。仅去年以来,就建设十项工程,总投资600多万元。一是推进美化绿化工程。主干道两侧修建花墙、树墙3.9千米,总投资100万元。二是发展“河道经济”。加大辖区内安相河两侧美化亮化工程,治理河道1.2公里,修护坡2500延长米。在岸边种植果树1.6万余株、风景树2000株、薰衣草等花卉1.1万株,不仅美化了河道,也增加了村民和村集体收入,总投资100万元。三是完善垂钓园建设工程。四周修建了1.5千米木质步道,增设木质凉亭、灯带、射灯等配套设施,总投资50万元。四是建设景观式方塘两处,种植荷花5000株,总投资约80万元。五是铺设沿河步道方砖,统一风格粉刷全村院墙,总投资约50万元。六是持续推进亮化工程。增设200盏太阳能路灯,总投资50万元。七是完善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设垃圾分拣房一处,投资20万元。八是购置秸秆回收打包机,解决本村及周边村秸秆回收处理问题,并与养殖场签订秸秆购买合同,为牲畜提供养殖饲料,总投资20万元。九是安相河下游滨河水系打造工程项目,总投资约50万元。十是建设后湖村村史馆,总投资约80万元。
目前,后湖村所有道路实现硬化覆盖,今后,道路建设将以扩宽主要干道为主;已投入使用的广场2个,占地约2500平方米,并配备了相应健身器材;村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生活污水处理方式为集中统一处理。在环保部门的支持下,2019年新修建地下污水管网3000延长米,并配套了污水集中处理设备;现有文化墙550延长米,约1100平方米;改建生态化厕所255座。
三、创新工作机制,造福百姓生活
后湖村“两委班子”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将人民至上作为基本原则,深入研究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现实效果和长效机制,探索出“1555”工作模式。
(一)坚持“一个核心”。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后湖村始终以“群众利益”为核心,把造福群众、服务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得到群众的热情支持。本村群众全力配合环境整治工作,无偿伐树、拆院墙、清理垃圾,并积极建言献策。后湖村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思路更清晰、步调更一致、热情更高涨,全村上下形成同频共振、齐心合力抓村屯环境治理的生动局面。
(二)做到“五个一”。即垃圾分类治理的五个基本工做法。一是建一支保洁队伍,按每400人配备 1名保洁员标准,组建村级保洁队;二是配一台垃圾清运车。后湖村总人口不到1300人,一台清运车基本满足生活垃圾收集转运需要;三是每户配垃圾桶,用于投放有机垃圾以外的生活干垃圾。四是每户建一处沤粪池,将湿垃圾、有机垃圾沤肥还田;五是制定一套工作方案。编写垃圾分类指南,探索符合村情实际、易规范、可操作的垃圾分类收集转运模式。
(三)实行“五个有”。即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五项基本要求。一是有制度。明确村委会、保洁员、村民职责,形成制度化约束。二是有队伍。建设“五户联保”网格化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作用,实行“包人到户”;三是有宣传。召开村级培训会、动员会,乡村干部走村入户,面对面宣传、手把手示范,引领农村环境治理新风尚;四是有激励。年底全村统一评分,做得好的家庭给予“五星”家庭评星鼓励;五是有细则,将人居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等纳入村规民约。
(四)坚持“五结合”。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基层五项重点工作相结合。一是与壮大村集体经济相结合。后湖村通过清淤造田,整理土地208亩,用于实施绿化、栽种果树、引进项目,预计年增加村集体收入3万元以上;二是与脱贫攻坚结合。环境治理建设工程用工和发展庭院经济优先向贫困户倾斜,让贫困户增收;三是与发展全域旅游相结合。利用整理出来的土地,恢复河道和莲花湖水面,打造旅游新亮点;四是与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通过环境治理,强化干群互动,提升基层组织的政治引领力和核心领导力;五是与提升村民环保意识相结合。通过人居环境治理,村民的环保意识显著提升。出门泼脏水、随处扔垃圾等现象越来越少,保护家园、爱护环境成为村民共识。
今后几年,后湖村将以《曹庄镇后湖村特色村庄规划》为蓝图,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和垃圾分类,继续打造滨水休闲带和花卉观赏区,大力实施民俗村改造工程,把后湖村打造成民族特色浓郁、生态环境优美的满族特色村庄,发展旅游、康养产业,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四、总结成功经验,推进持续发展
后湖村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仅用几年时间,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一个后进村变成先进村,其中的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选好支部书记。基层党组织书记是支部班子的“主心骨”,是党员队伍的“排头兵”,是农民群众的“当家人”。后湖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王贵成,是全村百姓敬佩的村书记,也是百姓致富的领头雁。他带领全村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想对策,谋发展,扎扎实实的为群众办了很多实事、好事。2016年,通过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和扶贫羊项目,使4户9名建档立卡贫困户顺利脱贫;招商引进益民果蔬种植合作社项目,建设820亩高标准设施农业大棚,种植天然无公害的绿色农副产品,为周边村民提供数百个就业岗位,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绿色金库”;2017年,以“党建+公司”的新模式,成立众帮制衣有限公司,安置劳动力100余人,工人月平均工资达到3000元。公司优先使用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年底还给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向村集体上缴利润,不仅让农民增收,也让村集体经济实现了“零”的突破。2019年,众帮制衣有限公司为村集体带来12万元的收入;2017年,利用村里方塘建设垂钓园,形成了集垂钓、餐饮、住宿为一体的农家乐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增加10万元收入;在市扶贫办和曹庄镇政府大力协助下,筹建占地60余亩的菊花冷棚种植项目,总投资359万元。各项措施的实施,不仅使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也解决了本村和周边村庄闲置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村民们由衷的感慨:“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
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美化村屯环境,提高了百姓的生活质量,也提升了后湖村的社会知名度。后湖村先后被辽宁省委评为“辽宁省先进党组织”、辽宁省“文明家园示范村”、“文明村镇”;被兴城市委评为“先进党支部”“过程典型”选树活动红旗单位。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王贵成被评为兴城市劳动模范。
(二)注重综合效益。一是社会效益。后湖村发挥美丽示范村带头作用,积极推进满族文化民俗村建设,深挖河道经济、庭院经济以及全域旅游资源,优化提高了村庄的环境和档次,提高了村庄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二是生态效益。通过对美丽示范村的打造,使村庄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升级,坑塘、河道、旱厕、违规建筑等得到集中整治,生活垃圾实现集中收集和处理,村庄整洁实现由村内向户内扩展延伸。为村民提供了一个环境优美、秩序井然的居住和生活环境,村里的土地和住房大幅升值。三是经济效益。经过人居环境整治,后湖村的旅游景观建设已初具规模,必将成为兴城旅游“第二岛链”的重要一环。后湖村利用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打造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厚的乡村旅游产业,为村民和村集体提供了一个稳定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点。
(三)建立管护机制。项目建设是一次性的,项目管护是持续性的。要坚持“建管并重、持久有效”的原则,建立项目管护制度,明确管护主体,界定管护责任,落实管护经费,形成美丽示范村建设项目长效管护机制,确保项目长期发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