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东港人都为又红又甜的“东港草莓”十分骄傲自豪,近几年许多外地人也凭借“东港草莓”知道了辽宁东港,东港作为全国草莓第一县,地处北纬四十度的黄金生长带,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超长的光照和清洁的空气,特别适合草莓生长,东港成为我国最大的草莓生产和出口基地,两次承办过“中国草莓文化节”,东港也是全国最大的草莓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十几年来,在东港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调控下,在市乡两级农业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在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扶持下,草莓生产已成为广大农民发家致富的产业,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上世纪90年代,辽宁东港市草莓产业开始起步于小规模、家庭式的生产经营,全市草莓栽培面积仅2万多亩,总产量5万多吨,总产值3亿元左右,草莓的销售基本依靠一家一户的地摊式销售。为了形式统一地域品牌和原产地效应,在东港市委、市政府及草莓研究所、草莓协会的共同努力下,在东港市工商局的支持帮助下,申请“东港草莓”于2004年被国家工商总局核准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正式对外打响“东港草莓”商标战略。“东港草莓”连续5年被评估为全国最具有影响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现品牌价值75.5亿元。草莓产业领跑全国,已成为东港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2019年,东港草莓产业总产值已达46亿元,产品远销国内外。
草莓种植深加工渐成东港优势产业
据辽宁草莓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姜兆彤的介绍:近几年东港市先后引进试验并大面积推广了20余个国内外草莓新优品种及推广30余项目先进生产技术。年繁育十几亿株脱毒草莓良种苗木,除满足本地草莓生产需求外,还远销到全国各地。目前,全市有草莓种植户9万余户农民,260家合作社、50家家庭农场、2000多名经纪人以及40余家企业从事草莓生产、加工和商贸,全产业链从业人数近20万人,农民人均年收入达6000元。东港草莓产品除鲜果销售外,还努力推动草莓产品向精深加工发展。东港市重点扶持了广天食品、永明食品、东大食品等一批草莓深加工企业,草莓产品已形成罐头、果脯、果酱、果酒、果汁、果粉等10余个系列30多个品种。
近年来,东港草莓产业发展迅猛,上有政府给予的政策、资金扶持,下有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户抱团谋发展,加上科研技术的鼎力相助,以及监管执法、质量检测的保驾护航,使这一产业初步构建起“企业+农户有+基地”的生产模式,形成了种苗繁育、草莓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模式。东港市草莓产业发展迅速,在品种、种源、食品安全等方面不断提高科技含量,陆续培育出“艳丽”、“丹莓1号”、“丹莓2号”国内自育新品种,截至2019年底,全市草莓生产总面积发展到14.8万亩,产量达到23万吨,产值达到46亿元,东港市有草莓深加工企业近百家,东港草莓在面积、产量、产值等指标上全线领跑全国,草莓产业已成为东港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目前,“互联网+特色农业”正在为传统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产品不仅销往东北各城市以及北京、上海、天津、唐山等全国各地,还出口到新加坡、日本、韩国、俄罗斯、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草莓制品近4万吨,出口创汇达3500多万美元。
东港草莓无公害采摘购买人气旺
提起东港草莓,吃过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东港草莓以外形美观、色泽亮丽、芳香浓郁、酸甜适口著称,深受消费者喜爱。不但本地人吃不够“东港草莓”,而且外地人也慕名而来采摘草莓,东港草莓无公害,采摘草莓人气旺。一到草莓上市季节,合隆满族乡犸木林村迟林国家的草莓大棚里,前来采摘草莓的游客便络绎不绝,看到新鲜的草莓摘下来就直接进了嘴,不少外地游客质疑:不洗就吃,这草莓安全吗?迟林国拍着胸脯保证:“我家的草莓都是无公害的,绝对安全。”的确,东港草莓有近百年的培育历史和30多年的技术推广经验,发展至今,早已形成了科学的种植模式。严苛的质量安全标准必不可少。东港市成立了东港市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开展定期不定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及业务指导培训。在辽宁省率先推出农药登记备案制,将监督检查农业投入品的关口前移,并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行草莓标准化生产,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现了县乡村组四级联动格局,形成了“源头无隐患、投入品无违禁、管理无盲区、出口无障碍”的农产品质量监管网,被国家质检总局命名为“国家级出口草莓质量安全示范区”。很多合作社还专门委托专业权威机构不定期进行农药检测,并建立“认证农户”制度,以保证草莓质量。
正是对“东港草莓”的放心,本地人通过电商圈、微商圈,用快递、客运等方式,将从合作社、基地里采摘的新鲜草莓运到外地的亲朋好友,近的沈阳,远的厦门,当远在他乡的学子、游子吃到家里人寄来的“东港草莓”时,嘴角流溢着不仅仅香甜,更是家人的牵挂和想念!这又红又大的草莓不仅让本地人享了口福,很多外地人也好上了这一口,争相购买。
东港草莓线下销售一直不错,有一些种植户愿意将自己批发不完的草莓拿到市场上销售,也有一些发展休闲采摘业。今年疫情期间,由于大年初二到初八这段时间快递业停业,草莓滞销,种植户利用自家大棚、市场和店铺及微信多种方式开展草莓销售,每天能卖100斤,现在一天能卖200斤。快递业恢复营业后,线上销售也是一路飘红。在东港,一些规模的电商平台通过互联网发展草莓业,一些草莓种植户也利用微信等网络平台销售,还有的种植户紧跟潮流利用业余时间直播销售。有190多户成员的马家岗草莓公社理事长于和春介绍说,他们主要是整车配发草莓,同时也接线上订单,整车配发的主要是长春和哈尔滨。4月份以来草莓销售火爆,不仅让草莓商和果农尝到了甜头,东港市各家物流运输企业也在销售草莓中获利良多。东港顺丰快递较去年同期快件寄递重量翻了一番还多,每天经由顺丰寄出的东港草莓都在2000斤左右。东港EMS快递每天的草莓寄递量也在3000斤左右。全市20多家快递物流企业,每天都穿梭在东港城乡,将东港草莓源源不断地送往全国各地。市场上发现,除了名声在外的马家岗草莓,很多草莓合作社都推出了自己的品牌,包装盒、胶带都有自己的特色。并在包装箱上贴上温馨提示,建议客户收到草莓后尽快开盖冷藏。
线上草莓卖得如此好,得力于东港市电子商务的大力推广。自中央提出“互联网+”以来,市政府把电子商务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专门成立了电商办,大力推进“3-5-18-162”电子商务工程(即三大电子商务产业园,电子商务五大基础平台,18个镇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162个行政村村级服务站),全市电商空前发展。东港市已经被国家确定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红色甜香诱人的“东港草莓”在电子商务这个新引擎的推动下正阔步走向世界。
“草莓之乡”的名角马家岗九九草莓
提起东港草莓,很多人会首先想起椅圈镇马家岗草莓,的确,这一老字号草莓深受消费者认可。东港市椅圈镇被授予辽宁省特产“草莓之乡”称号,这标志着该镇草莓生产进入产业化时代。椅圈镇是该市草莓栽培历史最久、面积最大的乡镇,尤其是设施草莓生产技术和果品质量全国领先,该镇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大面积种植草莓,90年代开始草莓设施生产,多年来,依靠自身积累和资源优势,深入挖掘,不断推进特色草莓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全程无公害种植,通过安全质检,绿色、健康、无化学污染,辖区马家岗“九九”草莓更是以高产优质、口味独特享誉全国。马家岗99草莓,是1999年从日本引进的一个早熟的草莓品种叫红颜,所以又称九九草莓、久久草莓。马家岗99草莓红颜草莓引进时只有三株苗,最初就种植在丹东东港马家岗,由于99草莓的香甜口感而被市场推崇,迅速声名鹊起美名远播。99草莓苗也被大量繁殖,周边市镇,甚至江浙一带也在种植我们的红颜99草莓。正宗99草莓个头较大,是一般品种的两倍,自然的圆锥形,每颗草莓表面都是鲜红色,草莓籽是自然的金黄色,富有光泽,闻起来有浓郁的草莓香味,香气四溢,将草莓切开来,内部的果肉细密、紧实、饱满,没有空心,外表比较亮,像有一层蜡涂在上面,颜色多为橙红色,果实圆润、果籽分布均匀,没有毛刺,花蒂窄且上翘、尾部略微凸起,口感偏软,口感甜,咬完后满口盈香,汁水充沛。
目前,全镇设施草莓栽培面积2.2万亩,年产量8.6万吨,年产值9亿元,拥有草莓生产从业人员9000人、50亩以上现代化草莓设施小区70多个、草莓合作社和家庭农场30多家、草莓经纪人180多位;通过实行草莓安全生产监管和抽样检测,实现生产记录可追溯,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十几个大中型城市,还出口到日本、俄罗斯、朝鲜、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以草莓专业生产合作社为龙头的产、销一条龙服务体系。椅圈镇草莓各时期平均价格都高于上年,而且价格平稳持续时间长,多数种植户收益丰厚。2020年春节前后草莓价格保持在18-22元每市斤,正月十五前后保持在15元每市斤,截至目前,草莓价格普遍在6-10元每市斤,草莓销售好主要原因有:从事草莓的商贩越来越多,他们将草莓运往全国各大城市,从中低档市场进入高端商场、超市,扩大消费群体,草莓成为家庭的大众水果。电商销售模式开启了草莓销售的新渠道,顾客群体以青年人为主,由于工作及生活习惯,他们不逛菜市场,也没空去商场,通过网络只需三五分钟的操作联系,足不出户便可以吃上优质草莓。所以许多种植户开始做电商卖草莓,运到上海、广东等地。种植户从苗木定植到果实采收,全程按照有机食品要求,不用限制类农药,不用激素,不用膨大剂,科学防治病虫害,使用菌肥有机肥,使果实自然成熟,保证果实颜色鲜艳,口感香甜,增强耐储运性。商贩收购价格高于周边市场零售价,就在果实品质上。
草莓生产科技含量提升,草莓文化节上获殊荣
章姬、红颜、甜查理、幸香、枥乙女等草莓新优品种的推广应用率达到100%;电灯补光、蜜蜂授粉、CO2气肥、滴灌、温湿度调控、硫磺熏蒸防治白粉、垄鑫土壤消毒、有机草莓栽培、秸秆生物反应堆、虫害综合防治等新技术的推广普及达到95%以上;无公害草莓、有机草莓生产应运而生,草莓销售由散装逐步走向精致化和小型化,销售价格亦小幅攀升,春节前后达到高峰,销售到北京大型超市的精品草莓价格甚至高达140-160元/公斤。今年,东港正式启用草莓质量安全追溯贴,消费者可通过手机扫码,第一时间查询草莓的种植地点、选种、施肥、采收、包装、检测检验等详细信息,实现草莓“全程可溯、责任可究”。
在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中国草莓文化节上,圣野浆果合作社社长马廷东作为基层代表在大会上分享了草莓高效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面的实践经验。东港草莓以亮丽的外观形状、上佳的果品品质再一次赢得了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在选送的30余个参赛样品中,共获得金奖9个、银奖8个、优秀奖11个,其中辽宁草莓科学技术研究院选送的红颜、艳丽、京藏香3个品种获得金奖。在第十二届中国草莓文化节上,东港草莓赢得了国内外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共获得金奖46 个、银奖59个,获奖数量创历史新高。在抗击疫情期间,东港市草莓协会发动会员企业,积极行动,向武汉雷神山医院医护人员赠送“东港草莓”10000盒,并赠送东港市疫情防控卡点9000盒,“东港草莓”为抗击疫情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冬日里火红的草莓就像传递幸福的使者,品尝着美味,带来温暖和甜蜜;春天里火红的草莓就像营养的使者,给人们的餐桌上增添鲜灵的大地气息;夏日里火红的草莓就像的忠实的使者,诚实地向人们展示红颜初心,荣誉面前更加保证品质!据不完全统计,东港的草莓种植户已有9万多户,草莓经纪人达2000多人,东港草莓的产量达到23万吨,草莓的品牌价值达到了75.5亿元,这是所有东港草莓人汇聚在一起创造出的巨大能量,让东港地区的草莓闻名全国,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草莓第一县”正阔步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