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满族特色乡村文化建设研究
李 钢
少数民族特色乡村建设是保护和发展民俗文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少数民族群众幸福感的重要方式。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建设具有少数民族特色民俗文化乡村是符合时代要求和少数民族实际需求的重大民生工程。“十二五”期间,国家民委提出了全国100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并于2014年公布了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目前,我市及周边地区满族特色乡村民俗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新的问题。通过对我市及周边地区乡村民俗文化建设现状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进一步推动丹东满族特色乡村文化建设对策建议。
一、基本情况
丹东及周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满族聚集地区之一,满族自治县数量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满族人口90多万。本次调研主要选择丹东及周边地区6个满族特色乡村,分别为2014年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凤城市凤山区大梨树村;2017年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宽甸满族自治县青山沟镇青山沟村、东港市小甸子镇海青房村、本溪县东营坊乡湖里村、本溪市本溪县小市镇同江峪村、桓仁满族自治县华来镇木盂子管委会木盂子村。
调研主要内容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个方面的满族特色乡村文化建设情况,其中物质文化包括田园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行为文化包括农事活动、民俗表演活动、乡村娱乐活动等;制度文化包括伦理道德及礼仪规范,如宗教仪式、民族婚俗仪式等;精神文化表现为民族的性格和品德方面。基本情况如下:
凤城市凤山区大梨树村。大梨树村设有22个村民组,1642户,4854口人,其中满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6.6%。2014年九月被国家民委授予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和中国美丽乡村。大梨树村主要由休闲农业体验区、民族村落观光区、旅游综合服务区三大功能区组成。村内满族物质文化体现为满族村落观光区,同时建设有民俗文化体验馆和满族文化工作室,有剪纸、摄影艺术等民俗文化展示和体验。饮食文化方面设有满族特色餐厅,以满族特色油画、木制桌椅,老农具以及部分满族特色饮食。行为文化体现以小剧团演出、举行篝火晚会等形式。精神文化方面提倡坚持以人为本、生态兴村的发展理念,弘扬“干”字精神,培育乡村文化。
宽甸满族自治县青山沟镇青山沟村。青山沟村设有6个村民组,2214口人,其中满族人口居多。2002年,青山沟景区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2017年,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同年入选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村内设有中华满族风情园,园内部分建筑为满族传统民居形式,主要为旅游展示所用,其余建筑为现代建筑。园中设有满族民居展示馆,以展示传统满族民俗生活场景为主,并设有展示满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及满族发祥的历史的民俗表演,以及“萨满教”的宗教仪式和满族祭祖仪式。
东港市小甸子镇海青房村。海青房村共有9个村民组,674户,2298人,满族人口占全村95%以上,是典型的满族聚居区。2017年入选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村内建有沈氏宗祠和民俗博物馆两个满族特色建筑,建筑类型为满族民居海青房,并保存有满族传统建筑形式地窨子。至今保留有酸汤子、龙虎斗、铜火锅等特色满族饮食。
本溪市本溪县东营坊乡湖里村。湖里村满族人口占全村人口总数75%。2004年时被评为辽宁省级森林公园“十里画廊”。2009年被定为省级少数民族乡村保护与开发试点,2017年被列入国家少数民族特色乡村建设名单。村内建有以建筑面积525平方米的贝勒府为标志性景观的满族山寨,贝勒府内设有小型满族民俗展馆,通过传统物件展示,复原满族人生产生活场景,展示满族民俗。近年来,村内乡村民居改造工程已经投入150万元,居民更换青瓦近百户、整修街墙千余米、安装路灯数十盏,并改造满族特色广场。村内满族度假区占地面积403.23公顷,结合满族山居历史和沟谷场地,还原满族山林阶段的居住方式。打造满族农耕文化示范区,采用"老黄牛、弯弯犁"的传统农耕方式,吸引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往拍摄、体验。
本溪市本溪县小市镇同江峪村。同江峪村有915户村民,共3763人,其中满族人口占全村人口总数77%。2005年,获全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试点。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7年被列入国家少数民族特色乡村建设名单。编制《同江峪村满族特色乡村建设规划》,打造满族特色餐饮一条街,村内民居外立面及屋顶进行满族特色改造,定期举行同江峪社火活动,还原先民对土地与火的崇拜与祭祀,极具地域文化特色。
桓仁满族自治县华来镇木盂子村。木盂子村辖内6个居民组,763户,满族人口占总数的56.2%。2012年,被列为省满族特色新村建设项目, 2017年列为国家少数民族特色乡村建设名单。村内新建有“满族特色乡村”牌楼、民俗文化广场、满族文化长廊。近年来,推进满族特色民居改造工程,将传统民居统一改造成满族特色新居。着力打造满族特色农家乐,实行“满、汉”双文字牌匾,以满族八大碗、满族烤全羊等满族饮食为特色。开展满足民族民俗表演活动,组建满族秧歌队、民族舞表演等业余团队,学校开设满语教学课程,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满族语言文字、历史、民俗、礼仪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使全村满族语言、文字、历史、民俗等文化得到了进一步保护和传承。
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六个满族特色乡村在满族民俗文化建设方面各具特色,但精神文化层面存在不足。
二、问题分析
(一)满族特色乡村文化建设政策覆盖面不足
丹东及周边地区享受国家政策支持的民族特色乡村数量过少,不利于区域满族文化发展。本区域内满族传统历史悠久,保护完好的古建筑、古城堡和古遗址300余处,清前文化遗迹丰富,民俗风情浓郁厚重。保留有剪纸、满族刺绣等清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积淀十分深厚。其中凤城市被评为“满族民间故事基地”,岫岩满族自治县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保存和发扬这些文化需要大量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但是目前丹东及周边地区1192个乡村中,满族传统的乡村约占总数的60%,截至目前,获评民族特色乡村只有6个,为乡村总数的0.5%,我市仅有3个,难以满足需求。
(二)满族特色乡村文化建设缺少精神文化支撑
目前,乡村文化建设层次和质量不高,缺乏规划指引。在满族建筑符号上,具有满族代表性的万字炕、木格窗棂、索伦杆、栅栏围墙、青砖灰白瓦房等满族传统建筑元素都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文化活动以节目展示、表演为主,制度文化鲜有涉猎,精神文化建设处于空白。在这种情况下,村镇建设以简单的满族文化复制和罗列满族物件的方式吸引消费者,缺少满族文化的深层次体验和参与,导致游客以观光为主,难以深刻领悟满族文化内涵,二次参观意愿较低。同时,满族特色乡村中文化保护与传承并没有一脉相承,忽略了文化的传播特性,仅能做到静态保护。
(三)未能突出民族性和传统特点
在文化旅游的大背景下,特色乡村会依据旅游热点方向打造民俗文化品牌,造成满族特色乡村民俗文化建设趋向于参观者的定义偏好,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忽略本身的文化独特性,也难以保持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同时,满族建筑文化也呈现出同质化的趋势,村庄特色遭到破坏,传统的满族建筑形式濒临消亡。以“参观者的定义偏好打造”的满族文化前景令人担忧。
(四)急需规划引领和建立评价体系
由于民族特色的村庄项目周期性较长,增加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同时也难以用具体指标衡量项目建设成果,导致难以形成统一评价标准,造成各村建设成果各不相同。在此情况下,需要探索建立少数民族特色村建设评级机制,以达到以保护和发展民俗文化的预期效果。
三、推进满族特色乡村文化发展的建议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出台标志着乡村振兴这一重大战略全面进入落地实施期,在此背景下,对满族特色乡村发展进行统筹规划,探索满族特色乡村民俗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融合,促进民俗文化发展提质升级。
(一)开展满族文化资源普查,建立满族文化数据库。开展满族特色乡村文化资源专项调查是满族特色乡村保护和发展的前提。通过开展文化普查,将满族特色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梳理,建立丹东及周边地区满族文化数据库,促进满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挖掘民族优秀的文化资源,产生规模效应,推动满族文化发展。
(二)结合创意设计实现满族文化创新发展。在保持满族文化的独立性前提下,以创意设计促进满族特文化特色与城市现代文化的融合,使满族特色文化具有现代活力,通过对传统满族文化符号的结构运用、设计要素、材质风格、形式特征进行分析,利用现代创意设计手段对传统满族特色乡村文化进行转译、重组和再设计,使其与现代发展紧密相连,以此保护传统特色乡村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历史价值,进一步挖掘其蕴涵的文化和历史内涵。
(三)立足满族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民俗文化产业。民俗文化是满族特色乡村民俗文化的建设方向,把抽象的民俗文化转化为文化生产力,进而将满族特色乡村从传统的“文化容器”功能上升为“满族文化资本”再生的创新场域。在保护和恢复传统文化的同时,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打造满族风情、生态旅游、休闲满族特色的旅游基地,促进满族文化与乡村旅游有效融合,使特色文化得到继承和繁荣。与此同时,找寻满族特色乡村民俗文化建设多样性和商业化的平衡点,防止过度商业化,遵循文化发展的生态规律,确保文化多样性,减少人为因素对满族文化天然生态渐变规律的影响。
(四)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满族特色乡村文化建设积极性。满族特色乡村文化建设需要增强群众参与度,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充分整合农民的自筹资金、民族乡村建设资金、扶贫资金、生态旅游发展资金等资金,并由专业机构统一使用。同时,满族特色乡村民俗文化建设应回归村务内务,鼓励村民行使自治权,建立和完善满族特色乡村建设的管理和监督机制,激发村民参与满族特色乡村民俗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五)健全特色乡村文化建设评估体系。建立动态考评与激励约束相结合的动态评价系统和考核体系,确保特色乡村建设资金投入效果的可获得性和可视性。一是构建政策法规保障体系,有序推进特色乡村民俗文化建设。二是政府在特色乡村建设方面应加强引导,健全有效机制,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指导原则和建设方案。三是建构满族特色乡村民俗文化建设动态评价系统,设立相应的标准细则,在全面考察、综合分析的前提下,对满族特色乡村民俗文化建设进展情况和建设方向作出判断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