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课题报告 > 课题报告 丹东打造创新型城市的思考与建议
丹东打造创新型城市的思考与建议
【2021-10-13 来源:丹东市委政研室】

丹东打造创新型城市的思考与建议

创新型城市是一种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将创新资源高度积聚于城市空间的全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和模式。“十四五”时期,丹东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打造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创新型城市,这是新形势下丹东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途径。近年来,丹东的区位优势愈加突出、创新体逐步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初具规模、创新环境日益优化、数字经济基础不断得到夯实,但还存在产业链不完善、创新型骨干企业少、创新人才短缺和创新机制不健全等制约因素。通过研究分析国内外创新城市建设经验,结合丹东实际,从壮大创新主体群体规模、打造城市“智库”、整合园区创新资源、提升创新层次与格局、优化创新生态等几方面提出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建议。

一、创新型城市的内涵及特征

(一)创新型城市的基本内涵

创新型城市是一种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城市发展模式,其具有完善的城市创新系统,能够高效率地集聚和配置各类创新资源,不断形成自我平衡调整和发展功能,推动城市集约型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其内涵一般体现在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创新、机制体制创新、对外开放创新、企业管理创新和城市管理创新等方面。创新型城市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对其它区域具有高端辐射与引领作用。

2008年深圳成为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至今全国已设立78个创新型城市试点,我省的沈阳、大连也名列其中。据2020年最新统计数据显示,78个创新型城市占全国10%的国土面积、33%的人口,汇聚了全国77.2%的研发经费投入和70.4%的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培育和产出了全国80%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前5名的城市,分别为深圳、广州、杭州、南京、武汉。

(二)创新型城市的主要类型

创新型城市可以分成文化创新型城市和科技创新型城市。前者是指城市以文化要素为主要创新资源,以文化创意产业等为龙头带动社会发展。后者是指城市以科技要素为主要创新资源,通过加强对科技这一生产力要素的创新投入,带动产业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发展,是科技产业推动城市发展。

(三)创新型城市的主要特征

创新型城市具有突出的特征,主要包括较完善的城市科技创新制度设计,高水平的城市科技创新投入和基础条件,大规模的城市创新型企业,拥有创新文化氛围、良好的创新体制机制和高水平创新型人才队伍,是拥有相对完善的城市创新体系,创新投入、知识产出、创新产出和创新能力较高的城市。

通过建设指标体系对创新型城市进行评价,可以分析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各个指标的现实位次,以便更科学合理地提出创新型城市的建设规划与发展模式。2013年科技部发布的《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建设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综合实力和产业竞争力、创新要素集聚能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创新创业环境建设四大方面构成。目前,创新型城市研究与发展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以上,拥有核心发明专利产品等一批技术创新成果,自主创新能力较强,对引进技术的依存度较低,均在30%以下。  

二、关于丹东创新型城市建设发展的思考

(一) 丹东市打造创新型城市的基础及优势

创新性城市建设具有多种模式,不同城市应遵循城市发展规律,结合每个城市的地理区位、自然资源、人文环境、功能定位等不同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把推进城市创新与发扬城市特色相结合,合理配置各类创新资源,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培育开发新的增长点和爆破点。

丹东打造创新型城市所具备的优势及基础条件。

1.区位优势突出,开放合作持续推进。丹东地处东北亚经济圈与环渤海、环黄海经济圈交汇处,是东北东部绿色经济带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拥有完善的海、陆、空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已逐步成为连接朝鲜半岛、日本,辐射东北亚国际大通道的桥头堡。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辽宁“一体两翼”全面开放格局,积极参与中国——中东欧“17+1”经贸合作,国门湾中朝边民互市贸易区投入运营,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申建工作加快推进,极大扩展发展空间。

2.创新活力增强,创新体系逐渐完善。一大批科技企业实现了转型升级,创新体系逐渐形成。到“十三五”末期,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5户,比“十二五”末期增加138户,年均增长34%,我市拥有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居中全省第5位;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264户、有168户企业纳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124.5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5.52%。依托在丹高校、科研机构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服务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依托骨干企业建设国家企业技术中心4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4个,省级专业技术创新中心34个,有效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育成中心等稳步发展,成为集聚高端创新人才重要载体。到“十三五”末期,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03件,比“十二五”末期增长62%,每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3.8件,居全省第4位。“十三五”期间共获省、市科技奖励63项,其中省级奖励22项。

3.产业基础完备,高新技术产业初具规模。全市共建有9个产业园区,实现对县(市)区全覆盖,成为促进地区产业发展重要载体,为丹东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已经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风电装备、仪器仪表、节能环保和精密机械等产业聚集区,分类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经济总量稳步增长,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特色农业、县域经济进入全省前列;工业化和信息化加快融合,数字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稳步发展,产业体系持续优化。

4.科技资源集聚,创新环境日益优化。先后出台了《丹东市创新驱动战略实施意见》、《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专项行动落实方案》、《丹东市促进科技创新发展若干政策》、《丹东市众创空间(孵化器)备案实施细则》、《丹东市专业技术创新中心认定与管理办法》、《丹东市人才配偶安置实施细则(试行)》、丹东市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岗位聘用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加快创新创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走向深入,众创空间建设成效明显。新建省级以上孵化器2个、省级从创空间9个、市级从创空间5个;备案国家级星创天地4个、省级星创天地3个;辽东学院、辽宁机电学院、辽宁地质工程学院3所高校均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不断显现。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创新治理水平大幅提升,科技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初步建立起了政策体系完善、创新要素与市场需要相适应、创新意识和创新氛围日趋浓厚的良好创新生态。

5.数字支撑能力增强,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全市光缆线路长度7.78万公里,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144.12万个,宽带接入用户74.8万户,光纤接入用户占宽带用户99%,建成开通4G基站9893座,建成开通5G基站1394座,初步实现了城市重点区域、交通枢纽5G网络全覆盖,物联网基站数量770座,终端用户151.5万户。数字产业起步发展,全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企业90户,产品方向明确集中,具备数字经济发展条件。智慧城市建设初见成效,为数字化、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因此,丹东打造创新型城市要在精准把握以上特色、优势和基础的前提下,做好论证和设计,选择适合自己的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二)丹东打造创新型城市的关键问题

虽然经过多年发展,丹东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治理能力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然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1.产业链不完善,创新驱动能力不强。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科技创新品牌,高新技术产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贡献率不高,产业链条不完整、产业科研能力不足,部分传统产业仍处于产业链中下游水平,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产业集群优势还没未真正形成。

2.创新型骨干企业少,龙头企业引领作用不突出。高新技术企业、雏鹰企业、瞪羚企业等科技型企业体量偏小,缺少大体量的科技领军企业和高科技上市企业,创新投入能力有限,对产业发展带动能力不强。传统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不足,加工业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场景较少,产品附加值难以提升。

3.创新型人才短缺,创新能力水平不高。高校、科研院所少,缺乏高水平创新平台,创新创业载体承载能力不足,人才激励机制仍不够健全,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困难,基层科技管理部门职能弱化,与创新发展不相适应。

4.创新机制体制不健全,全社会科技投入不足。财政科技投入较少,没有形成稳定增长机制,政府主导的创新引导基金尚未建立,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参与创新投入较少,企业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创新投入能力不足。企业普遍存在规模较小、竞争能力不强、自主创新意识不足等问题,用于科技研发资金较少,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不足0.6%,投入强度明显偏低,没有形成有效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

5.创新政策体系不完善,创新创业氛围不浓。支持创新政策体系不够完善,针对性、导向性不强,以制度创新促进技术创新的举措还不够有力,创新创业生态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氛围有待提升。

(三)推进丹东市创新型城市发展的建议

1.以推动产业创新为核心,壮大创新主体群体规模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两化融合中的创新应用,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培育数字要素市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进“双链”深度融合,提升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支撑引领能力,促进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推进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发展壮大科技型企业群体,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技术品牌全国领先、拥有行业“单打冠军”实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推进以企业为主体构建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使创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

2.以打造城市“智库”为目标,促进科技创新人才集聚

牢固树立“抓人才就是抓发展、兴人才就是兴丹东”理念,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构建贯通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流动、激励的全链条政策体系,推动“鸭绿江英才计划”落地见效。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打造人才发展平台,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融合,为人才发展创造更大空间;建立完善高精尖缺人才开发目录库,大力引进未来产业亟需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促进创新人才在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引领丹东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中发挥关键作用。

3.以发挥园区作用为引领,整合园区创新资源

以创建国家级高新区为契机,将高新区建设成“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从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和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两方面入手,实施“高企倍增计划”,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高标准搭建创新平台,持续推进中科院沈阳分院丹东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建设,强化与辽宁实验室的对接融合,辐射牵动全市各类园区形成协同互补的创新共同体。发挥园区土地、政策和区位优势,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目标,大力推进产业聚合、产融结合、产城融合,汇集新要素,构建新平台,建设新载体,激发新动能,完善创新创业条件与环境,提高协同创新能力与水平,促进产业园区成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改革创新新高地。

4.以促进合作创新为手段,提升创新层次与格局

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主动融入辽宁“一体两翼”全面开放格局,深化科技交流与合作,探索引进创新资源、促进产业合作新模式,推进飞地园区、域外创新载体建设,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推进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促进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立足丹东资源优势,以建设高水平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为引领,推进各类创新平台建设,探索依托高校、院所合作建立分支机构新模式,结合产业创新需要,引进、培育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联合骨干企业、社会资本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功能,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提升对产业支撑能力。

5.以提升创新治理水平为重点,优化创新生态

推动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全力解决研发投入不足的问题,持续加大财政扶持,做好技术、人才、资本、服务等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新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引导企业进行产业创新、产品创新和品种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在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领域的技术转化应用,带动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突出科技创新在现代化建设中核心地位,坚持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一起抓,不断强化创新政策供给,树立创新驱动导向,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构建统筹推进创新工作体制机制,提升服务创新能力,加速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拓展智能化应用场景,推进数字化、智能化与经济社会治理重点领域融合应用,建设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府。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 政府科技管理和服务水平大提升,全面简化科技项目立项、管理和验收程序,开发“企业研发项目管理平台”实现研发加计扣除数据自动归集,构建市级统筹、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现代化数字治理体系,提升服务保障能力;优化金融服务。设立科技投资风险基金,加大对种子期、苗圃期、成长期企业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项目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科技信贷,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上“科创板”。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小微企业、制造业企业的贷款投放,破解企业创新资金瓶颈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