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文章、理论著作 > 理论文章 防止平均数 掩盖大多数
防止平均数 掩盖大多数
【2014-12-22 来源:沈阳日报】

201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在扶贫方面,要求实现精准脱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要求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

中央提出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是一个高屋建瓴的大思路。人均收入、人均产值、户均财产……平均数是考量经济、社会、民生情况的重要指标。一个个平均数见证着经济社会的巨大进步。但贫困人口超过1.2亿,收入差距拉大、教育医疗资源不均等问题,却稀释了平均数背后的幸福感。“被平均”等网络调侃,折射的正是社会现实。

我们不能因为平均数未能代表大多数就否定平均数,但必须警惕平均数掩盖了许多人“被平均”的事实。一个代表不了大多数的平均数,即使花团锦簇,也离普通老百姓的切身感受太远。幸福除了物质层面的考量,还有更深刻的背景,这就是能够平等地共享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而少数人吃大蛋糕,多数人吃小蛋糕,即使也在吃蛋糕,也难言很幸福。平均数掩盖了大多数并不是小事,政府的决策都要以平均数为依据,倘若将代表不了大多数的平均数作了决策依据,那就要误事了。

十八大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增目标,同时强调“收入分配差距缩小”。显然,倍增不只是平均数的倍增,不是“被增长”的倍增,而更是向中低收入者倾斜的倍增。不仅要在调整分配格局中尽快缩短大多数与平均数的差距,而且要向大多数倾斜,使大多数的收入增长更快,让大多数赶上经济增长的脚步,才能有效缩小收入差距。为政者应把平均数当做一个提醒,问一问还有多少人没达到平均数?平均数和大多数,还有多远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