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是使人看到感到美好的一切,是美观、美感、美气和美的享受的综合表达,也可以理解为是人们对满意度的高度评价。“美丽”新铁岭,宏观层面指的是铁岭人民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与自身内心世界的和谐发展;微观层面,更大的意义在于推动铁岭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践行生态文明,实现“天蓝、地绿、山青、水碧、人美”。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理念确立为“十三五”时期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传递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建设“美丽中国”的信号;而建设“美丽”新铁岭,凸显了市委市政府执政理念更加尊重自然,更加关注全市人民需求的勇气和信心。建设“美丽”新铁岭必须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供给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性改善。要想实现“美丽”新铁岭这一奋斗目标就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到铁岭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
美丽铁岭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社会和谐共生、“五位一体”同步共进的重要表现。美丽铁岭建设必将迎来人与自然统一、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美丽是一个美好的词汇,美丽也有很多的层面。人类自进入工业文明以来创造了璀璨辉煌的物质文明,但同时也给自然生态带来了危机。建设“美丽”新铁岭必然有多层面的要求,那就是既要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及独具特色的空间格局,又要为全市人民创造生产生活的优美环境以及塑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而无论是哪个层面上的美丽都要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加以保障。
第一,建设“美丽”新铁岭要坚决推动能源革命和产业转型,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加快技术创新,节约、高效利用能源,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强高能耗行业能耗管控,环评不过关的项目坚决不能上,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全市范围内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要大力推动外来务工人员的本地化、市民化,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障、教育培训,形成稳定的、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从而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升级。有了这些结构调整做支撑,未来的铁岭才能真正变得美丽,并且持续美丽。
第二,建设“美丽”新铁岭要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有度有序的利用自然。建设“美丽”新铁岭,核心在于生态环境之美。只有身处其中的铁岭人民真正感受到的山青、水秀、天蓝、地绿的美好才是真正的美好。“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我们要的美丽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和谐共融。舒适、良好的城区环境和整洁、优美的乡村环境让身处其中的铁岭人民能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喝到洁净安全的水,吃到安全放心的食品,生活在健康安全的生态环境中,感受到美好的幸福感,这才是建设“美丽”新铁岭的最终目标。
第三,建设“美丽”新铁岭更要重视铁岭人文环境的塑造与提升,培养美丽的心灵。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最高体现和重要结晶,是人类文明成果的空间聚集形态。一个城市中市民的素质和人文环境的好坏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底蕴。良好的人文环境能够提升人们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能够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因此,建设“美丽”新铁岭需要塑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大力弘扬铁岭的城市精神和人文精神,与时俱进的把这种精神融入到对市民的教育和培养体系当中。以营造美丽的城市和农村的人文环境来激励全体铁岭市民为实现“美丽”新铁岭的奋斗目标去努力拼搏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