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文章、理论著作 > 理论文章 落实十九大精神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落实十九大精神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2018-05-13 来源:沈阳日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认识高度、推进力度、实践深度前所未有。党的十九大为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和任务,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方略的主要途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这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时代发展要求做出的重大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基本方略时指出“全党同志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更好引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十九大的14条基本方略与八个明确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见,基本方略与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并列,在十九大报告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其中一条,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已成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和价值观。

新时代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体现了我党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人民的幸福必然包含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生态产品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满足人民对幸福生活需求的最基本条件。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把以人民为中心贯穿到基本方略之中,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价值导向,为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指明方向。

下大力气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当前我国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问题十分严峻。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6.7%;90%的草原不同程度的退化;耕地面积接近18亿亩红线;淡水资源严重缺乏、三分之二的城市严重缺水;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化和土地荒漠化问题严峻;我国森林覆盖率20.33%,远远落后于北部俄罗斯(46%)和东部的日本(66%)。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必然影响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将无法实现。因此,党的十九大向人民发出了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号令。为认真贯彻好十九大的这一英明决策,我们各级地方组织必须要下大力气狠抓落实,着力解决各自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要提高对污染治理与环境保护的认识。尽管党的十九大已经明确生态文明建设是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容;尽管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被列入基本方略写入党章,中央已经把污染防治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之一,但2018年4月20日-22日,生态环境部3天之内通报了6起污染案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这些案件反映出一些地方仍然没有真正认识到位、执行到位。二是重点解决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农村人居环境问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三是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建立严惩重罚的问责制度。2015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办法》明确生态环境保护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原则。2017年底,中央环保督查组向社会公布了第一批环保督查问责的数据,共问责1148人,其中厅级领导干部130人,处级领导干部248人;2018年3月公布了第二批中央环保督查问责数据,共问责1048人,其中厅级以上干部162人,彰显出党中央治理生态环境的力度与决心。尽管这样,目前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加大问责力度,涉及生态环境损害的要严肃问责、权责一致、终身追责,实现环保督查与问责常态化,保障党中央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的决策得到更好的贯彻执行。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地方党委政府必须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来抓。相关责任主体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提高认识、下定决心、明确目标、真抓实干。

从“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到“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再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党对人类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成果,在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必将进一步取得重大进展,生态环境良好、生态产业发达、生活方式文明的目标会很快实现。

把建设美丽中国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八大,首次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提出并号召全国人民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基础上增加了“美丽”这一关键词,与“五位一体”中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一一对应,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系统性、整体性。

生态文明是我们党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主动破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成果。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宽广的全球视野和深远的使命担当,多次对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做出全面、系统、深入的阐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自觉和生态文明自觉,反映了我们党新的执政观和政绩观,同时也展示了我们党良好的执政能力和形象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