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文章、理论著作 > 理论文章 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2019-03-27 来源:沈阳日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将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2019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发出了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动员令,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只有我们上下同心,压实责任,靶心不散,精准发力,才能够续写减贫的“中国奇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要坚定信心不动摇。这些年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800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1.7%,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实践证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有广大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就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没有什么堡垒不能攻下。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

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要咬定目标不放松。我们现在的目标不仅要打赢,更要打好。“打赢”是“打好”的基础,“打好”比“打赢”含金量更高。“打赢”是完成任务,也就是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现有的贫困县全部摘帽,在中国的历史上消除绝对贫困的现象,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打好是要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的任务,一个民族不能少,一个人不能掉队,脱贫的结果要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我们要通过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探索,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扶贫脱贫制度体系。

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要整治问题不手软。脱贫攻坚越是吃劲的时候,越要跟突出问题较劲。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群众反映的“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游走式”脱贫等问题,都是致富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必须毫不手软加以整治。对那些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的严肃问责,才能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要落实责任不松劲。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把责任扛在肩上,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对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要有一种责任感、紧迫感,要带着感情做好这项工作。要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对有可能完不成任务的,及时加大工作的力度、投入的力度,确保深度贫困地区不出现死角。

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要转变作风不懈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于人,关键在于干部队伍的作风。如果没有严明的纪律和过硬的作风,搞花拳绣腿,做“表面文章”,脱贫攻坚任务就无法完成。广大党员干部要做转变作风的表率,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勇当脱贫的领头羊、发展的开路人,以久久为功的作风韧劲,凝心聚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性胜利。

现在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两年时间,我们要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尽锐出战同心干,咬定目标不放松,为如期全面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