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文章、理论著作 > 理论文章 脱贫攻坚必须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脱贫攻坚必须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2020-07-16 来源:沈阳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越来越多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一些地方出现了工作重点转移、投入力度下降、干部精力分散的现象。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屡禁不止,数字脱贫、虚假脱贫仍有发生,个别地区“一发了之”“一股了之”“一分了之”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部分贫困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因此,脱贫攻坚必须下大力气破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要坚持问题导向,明确监督重点。把脱贫攻坚绩效考核工作作为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从讲政治的高度整治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严肃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做表面文章、喊口号不落实等问题;必须严肃查处层层“甩锅”不作为、拍脑袋决策乱作为、欺上瞒下假作为等问题;必须严肃查处服务群众消极应付、态度冷漠等问题;必须严肃查处文山会海、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等问题;必须严肃查处“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游走式”脱贫等问题。

要拓宽监督渠道,发动群众参与。对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群众看得最清、感受最深。想要有效整治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必须充分发动群众监督,鼓励群众大胆检举揭发。近年来,很多地方积极打造群众举报、媒体曝光、媒体问政等群众监督平台,织密全方位的监督网络,建立健全对监督举报的快速反应机制,形成了对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露头就打的态势。实践表明,办法来自群众,经验出自实践。所有有利于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监督方法,都应该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在探索中不断得到完善。

要瞄准重点发力,实施“靶向治疗”。基层的形式主义,根源不在下面,而是上行下效。因此,必须要抓好“关键少数”,正风肃纪,形成以上率下的“头雁效应”。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人,眼睛总是朝上的。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根本方法恰恰也在于自上而下。如果领导干部带头不搞形式主义、带头反对官僚主义,一级抓一级,把压力传导下去,层层抓,举一反三抓整改,下面就不会有人去干吃力不讨好的事,即使搞了,也会被及时发现、及时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