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文章、理论著作 > 理论文章 提升营口文化软实力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提升营口文化软实力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2021-01-22 来源:营口市委宣传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十九届五中全会还明确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这是我们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来首次明确建成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为推动建成文化强国提供了行动指南。营口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内涵丰富,繁荣和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对于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把我市塑造成为“文明之城”“文化之城”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措施,也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就要不断提升公共文化的服务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近年来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市图书馆、市博物馆、市群众艺术馆、市雷锋文化展览馆、市青少年宫、市老年活动中心、市科学技术馆、营口纪念馆、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市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馆等文化基础设施为市民文化艺术生活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载体。同时我市不断探索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我市累计开展文化惠民服务活动106项,累计受众48.11万人次,建设完成农村文化广场106个、旅游厕所10座。对30个贫困村、51个省级美丽示范村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进行地毯式验收,全市公共文化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第一时间用自己的原创作品定格感动、用歌声鼓舞人心、用诗歌凝聚温暖,共计完成原创抗疫作品33个,开展抗疫作品展览等线上线下活动9项。市文旅广电局、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等机构和组织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打造“群众文化艺术节、百姓文艺团队迎春宣演、营口春晚、少儿民俗文化大集、科普大篷车”等经典文化品牌17项,努力提升百姓文化生活品质,满足市民文化需求,提升百姓生活幸福感,为营口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艺术气息和文化色彩。

擦亮“营口有礼”城市名片 点滴汇聚铸造“梦想之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为我们开展文化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对于区域和城市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而言,必须要牢牢把握自身的文化特点做好文化的整合和构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营口有礼”主题活动在文化建设上创建了极具城市特色的文化载体,成为我市文化事业发展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自2018年9月3日,“营口有礼”主题活动启动以来,营口人民在创建国家文明城市,打造礼德城市,建设生态宜居营口、幸福营口等目标的促动下,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地将其转化为助推营口经济发展,助推营口向文化名城迈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同时,我市还以立法的形式出台《营口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营口市机关干部违背礼德行为处理规定》;设立“营口有礼日”;启动营口有礼专项基金,编印下发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四个阶段的《文明礼仪养成手册》……这是我们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宝库贡献的“营口智慧”,是我们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城市的“营口创举”,是对营口有礼赋予的崭新文化内涵,也是我市牢牢把握自身的文化特点做好文化的整合和构建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我市经济发展的“硬实力”与人文素质的“软实力”齐头并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执着于梦想,点滴于实干,营口市会成为让人民眷恋的“梦想之城”。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网红小镇”赋予经济发展新动能

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随着互联网技术及其应用在全球范围内的突飞猛进,网络信息传播控制权逐渐成为文化主权和所谓“国家软实力”最为重要的部分。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既是我们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经济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市老边区基于“直播电商经济新风口已经到来”的判定和对“东北地区理应成为这一新经济领域主场”的真切感受,致力于打造“全要素网红经济城”,通过盘活散布于区内的20处闲置房产,打造出直播基地、社交电商产业园、网红电商孵化基地、网红电视台等“网红经济”发展载体,构建线上教育产业、电竞产业、文创新媒体产业等关联平台不断做大的“流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赋能。目前,受益于“网红小镇”打开销售新渠道的本地企业已达100多家,涵盖一、二、三产业。同时,被“网红小镇”新渠道吸引,陆续有更多的生产企业洽谈入驻老边区。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我市高水平新开放格局汇聚的新要素的互动耦合情势下,“网红经济”这条文化和商业双输出的经济链,带动了资金流、人才流和物流的涌入,这对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近些年来,营口市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也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就。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存在着问题和短板。推动我市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发展,我们依旧需要继续努力,期待“十四五”期间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