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党百年之际,回顾70多年前,历经战火干疮百孔的鞍钢回到人民手中,创造了我国钢铁工业多个“第一”,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鞍钢的辉煌业绩名满天下
在党的领导下,鞍钢不断发展壮大,从成立第一个支部到成立党委,鞍钢的党组织不断扩大,到1985年,鞍钢公司党委下属基层党委117个,总支、支部2888个,党员58895名。正是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全体鞍钢人的共同努力,创造了鞍钢的辉煌业绩。从1949年至1985年,鞍钢累计工业总产值853.84亿元,累计实现利税363.08亿元,是国家对鞍钢基本建设投资57.05亿元的5.36倍;同期累计生产钢1.58亿吨,生铁1.54亿吨,钢材0.96亿吨,支援全国各地建设;累计支援全国各地干部、技术工人达5万多人,并为各地代培干部、技术工人、实习生11万多人。同时,鞍钢为国家对外援助也作出了大量的贡献。
转机制业绩再上新台阶
从1986年开始,鞍钢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紧紧围绕鞍钢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争创“一流企业”的奋斗目标,鞍钢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千万吨级钢铁企业的奋斗目标,鞍钢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跻身世界先进钢铁企业行列的奋斗目标,鞍钢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进入世界500强的奋斗目标,不断推进企业转换机制,积极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让鞍钢的业绩再上新台阶。1986年至2008年,鞍钢累计实现利润693.02亿元,上缴利税902.82亿元;固定资产原值934.87亿元、净值578.45亿元,分别是1986年的12.5倍和13.7倍。
凤凰涅槃再造新鞍钢
2008年以来,在国际国内环境发生复杂变化的情况下,鞍钢决定重组再出发。重组后的鞍钢第一次党代会为鞍钢谋划了新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做强精品钢铁;做大资源优势;打造特强钒钛;壮大非钢产业;着力技术创新;拓展跨国经营”的发展战略。重组后的鞍钢第二次党代会提出了“聚焦‘一条主线’,激发‘三个动力’,构筑‘三大事业’,实施‘六项工程’”的发展战略。这些战略的提出标志着鞍钢党委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上已经初见成效。
在2021年开启的“十四五”规划中,鞍钢将按照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降低排放和能耗这“两升两降”的总体思路,在“五新”上聚力、发力;谋划新定位,制定“7531”的发展目标;重塑新格局,突出新生态,激发新动能,打造新文化,再造新鞍钢。
鞍钢取得辉煌业绩的启示
一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鞍钢是全国人民的鞍钢,要服务于国家大局,应坚定党对鞍钢的全面领导不动摇;鞍钢也是全体职工的鞍钢,要坚定走中国特色国有企业治理之路不动摇。
二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需要不断提升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能力,必须确保全面从严治党在国企落地落实。
三是再造新鞍钢,需要建设好鞍钢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再造新鞍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