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领先国内的探索。
在大连港矿石码头“保税筛分”作业堆场,庞大的振动筛分机匀速转动,将来自海外的铁矿石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筛分。随后,一批批经过精挑细选的铁矿石装入货轮,出口至日本、韩国等地。
这个如今在大连港频繁上演的场景,是辽港集团铁矿石临港加工功能的又一次拓展。这种模式,将筛分环节前移至口岸海关监管场所,打破了以往只能在钢铁企业操作的常规,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能源消耗。
创新模式、升级业务、增加航线,在辽宁各个港口一直未曾停歇。当前,我省正不断提升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发展水平,着力打造高水平开放合作枢纽,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
近年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沿着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这条主线奋力前行,出台了一系列对外开放政策措施,加快补齐开放合作短板。我省对外开放发展的内在动力持续提升,开放活力不断增强,形成了崭新的全面开放格局。
连接大洲和大洋,联通发展与合作,在驶向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宽广海面上,在穿越风雨、不畏风浪的浩荡前行中,“辽宁号”经济航船扩大对外开放的风帆始终高扬。
扩大开放范围、拓宽开放领域、加深开放层次,世界舞台上的“辽宁声音”愈发响亮,世界图景上的“辽宁印记”更加清晰。
适应新趋势把握“辽宁机遇”
到过辽宁的人,总会为其海岸线的漫长壮阔而慨叹。
浩瀚大海,奠定了扩大开放的良好基础。作家祝勇在《辽宁大历史》中写道:“作为中国大陆向太平洋伸出的一只耳朵,辽宁最早探知了来自海洋的消息。”
诚如所言,开放优势,辽宁与生俱来、得天独厚。
辽宁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是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门户,具有独特区位优势;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门类齐全,交通、电力、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完善,科教实力突出,具有雄厚产业优势。
改革开放推行至今日,“家底厚”的辽宁,在对外开放方面取得历史性成就,也积累了深层次问题。
新形势下,在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中,辽宁怎样把优势条件、丰实资源转化为振兴发展的新契机?
新征程上,如何适应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下国内国际循环变革调整的新趋势,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
这些是辽宁必须回答的重大命题。我省的开放意识、思路和方法再次面临严峻考验。
时与势总体有利,新一轮扩大对外开放,辽宁必须锻造提升把握机遇的能力。谁能慧眼发现机遇、大力创造机遇、成功驾驭机遇,谁就能实现跨越发展、升级蝶变。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新机遇带给辽宁全新内涵。
从国际看,我省地处东北亚核心地带,与周边各国贸易需求互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调整重构的背景下,辽宁有潜力也有实力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
从国内看,来自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时刻挂怀与倾力支持,辽宁振兴之路方向越发明晰、动力愈加强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东北振兴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出台一系列支持东北地区振兴发展的重要政策文件,为辽宁开放提供了更有力的制度保障、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运用机遇的能力决定着机遇的价值。认清政治使命、资源禀赋、发展需求,辽宁把自身发展放到党和国家重大战略布局中去思索、谋划,找到扩大对外开放的突破口、发力点。
顶层设计如同“导航仪”“牵引机”,引导开放沿着科学路径前行。近年来,我省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指导对外开放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如《关于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建设对外开放合作新高地的实施意见》等,进一步做好对外开放的制度性、结构性安排,为扩大开放提供了较为完备的政策保障。
迈入“十四五”,我省明确提出,要立足服务构建新格局和高质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以加快推进东北亚经贸深度合作为重点,优化开放布局,统筹投资、贸易、通道、平台建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把辽宁打造成为对外开放新前沿。
一系列事关全局、剑指未来的思路与布局,可以看出省委、省政府对于开放机遇的深刻把握,对于振兴发展的系统谋划。
融入新格局体现“辽宁作为”
德国法兰克福航铁客运中心、俄罗斯联邦大厦、日本COCOON大厦……这些响彻全球的建筑杰作,标注着沈阳远大企业集团勇闯天涯的坚实足印。
“走出去”二十余载,这位“把幕墙镶嵌在世界地标上的中国工匠”,产品行销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国际销售总额近550亿元。近年来,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的过程中,远大正在获得新的滋养、迎来新的机遇。
近年来,更多辽宁企业视野也愈加“远大”,纷纷把投资触角伸到海外,实现了与全球市场更为紧密的互动。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将视野放开来,让资源“流”起来,才会有更为顺畅的“双循环”,也才有更为可观的“大循环”。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我省以更开放的视野和思维汇聚资源、拓展空间,改善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以求塑造辽宁在国际竞争和发展中的新优势。
——招项目引投资,打造振兴“强支撑”。
9月,总投资2698亿元的168个项目在2021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成功签约;10月,一个个新兴产业项目在2021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上宣告落户辽宁。相隔不到一个月举行的两个重大主场活动,让世界见识到了“辽宁磁场”的引力。
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正加速将决胜未来的筹码布局于此。近年来,我省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18年到2020年,全省引进内外资资金1.4万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十三五”时期引进外资190亿美元。
——扩增量提质量,稳住外贸“基本盘”。
对外贸易既与国际市场高度结合,也与国内产业链和整个经济体系高度融合,因此,“稳外贸”也成为支撑我省经济行稳致远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我省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积极拓展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主的新兴市场,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对外贸易正在稳中提质。“十三五”时期,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额累计达33791.9亿元;我省商品已经出口到全球214个国家和地区,全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达到9626亿元。
大格局谋划,广视野推进,辽宁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的恢宏乐章正在奏响。
推进制度创新释放“辽宁红利”
开放与改革,正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从来就是协调统一、互促互进的关系。实际上,从商品、要素流动型开放转向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是高水平开放的标志和保障。更高水平的开放,需要推动改革的全面深化。
“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其中一个重要考量是对内形成倒逼作用,促进东北加快全面改革,开创改革新局面。”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说。
辽宁越来越开放的鲜明态度与扎实举措,为改革带来了更多的新鲜空气和助推动力。
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的“掘进机”、开放的“破冰船”、国家的“试验田”,可以视为观察辽宁通过扩大开放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窗口。
近年来,在面向全球的开放中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标准,这片“试验田”里,辽宁以制度创新为“种”,埋首深耕,悉心管护,收获硕果,全力打造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沈阳片区持续深化投资、贸易、金融等领域制度创新,探索形成出入境人员综合服务“一站式”平台、优化涉税事项办理程序等创新经验,极大提升政务服务效率。
大连片区加快推进贸易便利化领域创新集成性,全国首创“委内加工”进口监管新模式,集成“出口货物检验检疫证书云签发平台”,帮助企业有效释放产能。
营口片区在全国首创“包容免罚”监管模式,针对经营者首次违法、未造成严重后果等情况,实施包容免罚执法模式,最大限度保护市场活力。
“这些制度创新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模式,都可以作为辽宁推进改革开放的‘利器’,都能够成为撬动全面振兴的‘杠杆’。”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宋彦麟说。
新局面、新气象,正蕴藏在锐意变革的勇气之中;新动能、新引擎,正体现在投资向好的数据之内。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实际到位资金4949.6亿元,同比增长18.3%。
黄海之滨、渤海之畔,潮涨潮落、浪奔浪涌间孕育着改革的动因和开放的潜力。以改革为桨、开放为帆,奋楫不息,辽宁必将以更强引擎驱动经济航船闯峡口、涉险滩、扬激流,驶向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