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五封“情书”引来百万阅读量 网友:《大地情书》传递希望 引发共情
五封“情书”引来百万阅读量 网友:《大地情书》传递希望 引发共情
【2020-12-28 来源:辽宁日报】

12月21日至25日,辽宁日报以5个通版的篇幅推出大型全媒体主题新闻策划《大地情书》,通过5个村级样本的生动呈现,反映辽宁乡村的深刻变迁和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报道生动鲜活,接地气、动真情,被网友成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精品,社会反响强烈。


《大地情书》一共5封,分别是《梨树正新》《一棒玉米》《就叫新村》《第三个梦》《花海重生》,每篇5000字左右,报道了辽宁5个具有代表性的村庄——发展转型的代表凤城大梨树村,产业兴旺的代表昌图县东兴村,乡风文明的代表盘山县新村村,生态建设的代表彰武县北甸子村,制度改革的代表喀左县水泉村。


作为年度重点策划,辽宁日报选派精干力量组成全媒体报道团队,多次召开策划会,围绕立意、内容和风格反复讨论,将着眼点放在关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乡村实践上。报道团队扎实做好政策理论储备,系统掌握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政策文件,并先后赴省农业农村厅和沈阳农业大学向专业人士请教。


从10月初开始,5组记者深入5个村子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驻在式采访、蹲点式调研——住在村子里、吃在老乡家、访在地头上,采访的触角深入到村子的每一个角落,采集到大量鲜活的故事和画面。


稿件的写作突破了以往新闻报道的常规写法,立意追求思想性、语言追求文学性、情节追求故事性,每一篇稿件都数易其稿,经历了初稿、修改、集体唱稿、再修改的反复打磨,篇篇堪称精品。


12月21日至25日,《大地情书》5组报道在辽宁日报及“两微一端”同步播发,作品制作精良,体现出较高的文化品味,充满对乡土的敬意、对大地的深情。


每一期稿件,辽宁日报都在一版显著位置发布导读,并以通版形式刊发。版面制作充满巧思,每一期的主色调都取自所报道村庄的真实风物,分别是大梨树村“干”字碑上的“干字红”、东兴村农家玉米楼子上的“玉米黄”、新村绕阳河岸边的“芦苇棕”、北甸子村边界林樟子松的“松树绿”、水泉村花海里的“菊花紫”。主图设计采用“手绘+具象+二次元”的形式,每一幅图都是一个村日常生产生活形态的全景式展现。这些设计,让多彩乡村从意象落到视觉上,大气恢宏又庄重灵动。


视频作品同样乡土气息深厚,充满生活情趣。从田间到大棚、从地头到炕头,劳作的辛苦、丰收的喜悦,对生活的向往,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都通过画面深情传递。


5篇《大地情书》陆续发表后在受众中产生强烈反响。腾讯、今日头条、学习强国平台等移动端平台纷纷转载或开设专栏推介。稿件及视频在所报道村庄及所在县、市反响尤为强烈,阜新日报决定全文转发,盘锦发布、铁岭党建、彰武融媒等多个市县官微在第一时间推送相关稿件,彰武县委宣传部还安排全县宣传委员及乡镇、村级网格员对辽宁日报的报道进行转发、传阅。截至最后一篇报道《花海重生》见报当天,全网累计浏览量超过百万人次,总评论数达到数千条。


农村群众说


彰武县阿尔乡镇把印有《第三个梦》的辽宁日报张贴在村广场旁边董福财纪念馆里。镇宣传委员苑霄霄说:“报道写得特别好,既说出了我们的不容易,又给大家在乡村振兴中鼓劲,这也是对老董书记最好的纪念”。


北甸子村村民李万权是在卖牛的路上认真读完整篇报道的,“说出了我的心里话,写出了我们的精气神,特别感动!”


昌图县东兴村驻村第一书记李丹阳将《一棒玉米》转发到村里的公众号“东兴党建之家”上,村党总支书记吴艳良留言说:“接地气、实在,真实反映了东兴村的变化。”亮中桥镇党委副书记卜凌雨在留言中写道:“感谢辽宁日报记者驻村半个月的采访,用一篇文章道出了东兴村十年的变化。”


盘山县新村村民张亚如把稿件《就叫新村》中提到的故事串联起来编成顺口溜,“最美乡村看盘锦,稻渔产业在盘山,绕阳农业带头干,大美新村羊汤鲜”。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水泉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唐廷波留言说,“辽宁日报的报道深刻生动,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下一步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我要和全体村民一道展现新作为,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大梨树旅游区综合管理办主任于弘阳说,“这是一篇有筋骨、有品质、有温度的新闻作品。报道以‘我’观察的角度讲述大梨树的新故事,不仅‘身入’其中,更做到‘心入’‘情入’,强烈的真实感与画面感让作品有了以真动人、以情感人的人情味和共鸣性,体现了党报的‘共情能力’。”


媒体同行说


中央电视总台记者李承泽在留言中说:“这是一封有故事、见人生、映时代的‘情书’,一封记者走出去、走下去、走进去的‘情书’;这是这片黑土地上人们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生动的掠影、最多彩的写照,这份新时代的大地情书别有情深意重。”


农口干部说


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工作人员张俊禧说,“看了《辽宁日报》大地情书有关报道,深深为辽报人扎实的采访作风、厚实的理论功底以及对文字的敬畏之心所感动。作为农业从业者,我从系列报道中感受到了‘十三五’期间我省农村生产生活的变化,农村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也增强了我们工作的信心。”


读者和网友说


读者高筱婷说:“近年来关于大梨树的报道众多,《梨树正新》做到了切入角度独特、关注内容新颖、思考问题深入。报道用文学笔法塑造了可观可感、情感丰富的人物形象,营造出画面感,可读性强,改变了读者以往对党报宣传报道‘见事不见人’的固有印象。”


网友“蜡笔小新”在《就叫新村》后台留言说:“阅读过程就像做了一次深呼吸,极度舒适。在来历不明的句子和词汇成灾的当下,这封情书真的写在了人的心跳上。”


网友“小七”说:“这组报道有思想、有意境、有情感,有高度、有深度、有热度。”


网友“liuliu”说:“好好看,新闻学子好想跟老师们一起蹲点。”


网友“加林”说:“真实详尽,扎根基层的报道越多越好,点赞辽报。”


网友“吉呀”说:“好久没有看到的好文章,这就是辽报水平。”


采访手记


喀左县水泉村蹲点记者李越:


到水泉村进行为期半个月的采访,我深入到农民中去,通过用眼看、用耳听、用心品,更全面、细致、深刻地感受到农业农村领域的新发展、新变化、新成就,收获颇丰。


农民,与泥土打交道的人,勤劳、辛苦,他们的一言一行,不加修饰,透着质朴、可爱。


农村工作不易,尤其是涉及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要改变乡土中千百年来积累下的习惯和传统,牵一发动全身,任务重、困难多。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聪慧的乡亲们,因地制宜探索出了解决方案,他们脚踏实地,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绘就家乡的振兴场景。


丹东大梨树村蹲点记者董翰博:


采写大梨树,对我来说是个极大挑战。


多年来,关于大梨树的宣传报道浩如烟海,难免会让公众对这个置于重重滤镜之下的“顶流网红”产生“审美疲劳”。如何从这片土地上习以为常的纷繁世相中找寻那些容易被忽视、被隐藏的价值,写出直抵人心的报道,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


最终,得益于丰厚的采访积淀、团队的思想碰撞,我们以平视者的角度倾听村庄的讲述,理解大梨树新领路人毛正新的压力,体味“创二代”的艰辛,力求把时代的“宏大叙事”落地为生活中的“生动特写”。


昌图东兴村蹲点记者李波:


驻村15天,27个有效采访,5万字采访笔记,呈现在《一棒玉米》里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记忆中的美好,有梨和鸡蛋。一位建档立卡贫困户从村部路过,顺手塞给我两个刚从树上摘下来的苹果梨;一位60多岁的老人把我堵在被窝里,放下几个还有母鸡体温的鸡蛋就走。


还有一些美好,却不忍触碰。一位年近七旬的父亲和丈夫,低着头述说内心的挣扎;一位中年男人,不经意间流露出对打工妻子的思念……


我无数次提笔又放下,最终选择做一个树洞,守护他们心中的秘密。


盘山新村村蹲点记者高爽:


每天白天在村子里走,晚上在一户户农家聊天,觉得生活是那么踏实。他们的言语,没有那些形而上的空话套话,就是今天的开销、明天的活计。他们也许不懂那些大而化之的经济学概念,而这并不妨碍他们对市场的了解和判断。前前后后一个多月的采访,沉浸在乡村的生活中,仿佛呼吸间都有了泥土的味道,真正感觉到了自己和土地、和生活的联系。


新闻前辈范敬宜说,“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新村前后一个多月的采访,让我更深地懂得了这句话,不了解农村,不了解农民,就不会真正了解中国。


彰武县北甸子村蹲点记者朱忠鹤:


在这半个多月里,我和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在这个位于省界之上的小村子,我感受到了北甸子人的热情与淳朴,也感受到了他们奔向美好生活的那股子热切劲头。


尤其让我感怀的是,“致富”在北甸子并不是个人行为,而是成为了全村的集体行动。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彼此携手、互相帮扶,一并前行,这中间有甘于奉献的领头人,也有心怀感恩的建档立卡户,还有一马当先的共产党员。采访期间,一个又一个让人心生温暖的镜头与细节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由衷地祝愿北甸子人,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继续前行,美梦成真!


纪录片拍摄记者窦芳平:


有感动,有自豪,也有迷茫。通过镜头我更加了解了农民生活的不易,虽然在致富的路上仍然有很多困难需要解决,但他们一直乐观面对。印象最深刻的是跟踪拍摄农民一天的生活,日出而作,喂鸡喂鸭喂羊,装车赶集,送货上门,日落而归,每天如此。他们每一个人对未来生活都充满着期待,值得我们去守望。


纪录片拍摄记者黄瀚博:


新村真的村如其名,新农村,新面貌。无论是连排的民宿还是村东边王树国的新型物联网农业大棚,亦或是二哥的气象监控设备和稻田里机械化收割机,打破了我对农村的刻板印象。而听了老会计田广春和新会计梁红彬对新村村的历史讲述,盘山县的新村村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缩影。新、奇、情,这三个字就是我对《就叫新村》这个片子的构思,把新村的新面貌讲出来,奇特的地方说出来,新村人的情感表达出来,这就是我们蹲点新村村的意义。


纪录片拍摄记者刘明昊:


这次《大地情书》的拍摄,让我领略了辽宁农村的新面貌,乡间的诗情画意、风土人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对脚下这片沃土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一段段精彩感人的故事,一张张生动有趣的面孔,背后是东北人骨子里的那种坚韧与豁达,和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我们想通过镜头,去记录这种辽宁精神,也让更多人看到新农村的风物之美、人性之美、文化之美。


纪录片拍摄记者许凯:


近一个月时间的深入农村实地拍摄,我们记录下许多难忘的瞬间。有谈及脱贫致富后灿烂的笑容,述说村容村貌巨大变化洋溢在脸上幸福和自豪的表情。他们用实践证明着,幸福的生活是靠自己双手创造的,这就是他们带给我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