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给即将走过的2020年下了这样的定义和结论:“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中华民族历史上,也是人类历史上极不寻常的一年。”“在泰山压顶的危难时刻,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在这极不寻常的年份创造了极不寻常的辉煌。”这些论断意味深长、耐人寻味,给人信心、勇气和力量。
回首2020年,“极不寻常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洪涝灾害多地发生,经济发展备受冲击,外部环境风高浪急,来自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国际、自然等领域的挑战纷至沓来。回首2020年,“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增长率先实现由负转正,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各方面工作取得新的进展,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
历经艰难险阻,成绩来之不易。明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我们党成立100周年,我们要坚定信心、勇于担当、真抓实干,付出加倍的努力,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攻坚克难,贵在坚定信心。信心是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可以使人时时保持自立自强,不畏艰险,不怕挫折,为实现目标而奋发有为。抗疫斗争中,信心是生命;复工复产中,信心是效率;经济发展中,信心是机会;实现2021年目标任务,信心是战鼓。我们对历史充满信心,对当下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信心。这种信心坚定于党中央权威,根植于人民至上,来源于制度优势,升华于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期冀于科技自立自强。今天的中国,有着紧紧把握历史机遇期的自信,有着取得更大发展成就的豪迈。于挑战中看到光明前景,于乐观精神中保持理性,是我们要永远葆有的信心。我们要在“十三五”时期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接续奋斗、乘势而上,抢抓新机遇,朝着更高的发展目标,努力奋进、攻坚克难,确保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开好局、起好步。
攻坚克难,重在勇于担当。“顺境逆境看襟度,大事难事看担当。”勇于担当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共产党人最亮丽的精神底色便是担当,它是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坚强保证。衡量党员干部有没有斗争精神、是不是勇于担当,就要看面对大是大非敢不敢亮剑、面对矛盾敢不敢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不敢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不敢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不敢坚决斗争。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必须摈弃做“老好人”、当“太平官”的私心杂念,解决好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不会担当的问题,焕发舍我其谁、开拓进取的精气神。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带头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勇于挑最重的担子,敢于啃最硬的骨头,善于接最烫手的山芋,着力破解突出矛盾和问题,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统筹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抓好脱贫攻坚等工作。
攻坚克难,胜在真抓实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一个人的成长进步靠实干,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壮大也离不开实干。难题在实干中破解,机遇在实干中把握,梦想在实干中实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正是因为一代代人的埋头苦干和接力奋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展现出如此光明的前景,我们才越来越接近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站在新的历史关口,今天的我们,依然需要激发实干精神,永葆实干作风,务实求变、务实求新、务实求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以实干牢牢把握住“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战略主动权。
历史的画卷,总是在克难前行中铺展;时代的华章,总是在砥砺奋进中绽放。新年之始,瞻望未来,让我们站在新时代新起点再次出发,在期待与希望中,迎接和拥抱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