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在群山环抱的铁岭市铁岭县李千户镇马侍郎桥村,风明显小了许多。9时整,金维帅身穿护林防火服来到约定地点,“山上到处是榛子林,防火要紧啊!”见到记者,金维帅第一句话就提到了榛子。
2002年,金维帅从部队退伍后回到家乡承包榛子林。头两年,大家都认为野生榛子不需要管理。村里老人也讲,打小就看这榛子长在山上,没谁去管它,长得也挺好。结果,到了秋后,榛子产量非常低,亩产还不到10公斤。
“这不符合我们的心理预期!”于是,金维帅约上几位村民外出“取经”,又联合另外26户榛农,成立了众合榛子专业合作社,聘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开始实行管理、防病虫害、销售“三统一”。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仅榛子的产量、质量得到明显提升,还成功拿下了无公害优质农产品证书,马侍郎桥村也成为全国“一村一品”(榛子)示范村。
随着马侍郎桥村榛子的名气越来越大,村民腰包也鼓了起来。“现在全村有3/4的农户从事榛子产业,几乎家家有小汽车。”金维帅说,“大家把榛子林当宝贝,每到防火期,都自觉组成护林防火队,轮班看护山林。”
让山川披绿装,村屯美如画。野生榛林让马侍郎桥村人富了,朴实的村民越发懂得如何爱护自然,保护这片绿水青山。几年前,许多村民扛起镐头、拎着水桶,自发来到村西北侧山坡,一干很多天,栽下了3万多棵红松。
“你来时,通往马侍郎桥村路两旁的柳树看到了吧?没用号召,那都是村民自发栽的,差不多能有两三公里长呢!”李千户镇宣传委员宋含之略带自豪地告诉记者,建设美丽乡村,马侍郎桥村在全县也是数一数二的。
漫步村路上,两旁是整齐划一的仿古墙。家家青砖瓦房,不锈钢大门,院里、院外干净整洁。来到村文化广场,有各式健身器材,有醒目的停车位。广场旁边,小桥流水,鸭子嬉戏,绿柳摇曳……民风淳朴的马侍郎桥村处处给人一种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