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市大洼区唐家镇新建村的郑凤杰又以每亩地每年1200元的价格流转了200亩稻田养殖河蟹,老郑告诉记者即使水稻不赚钱,养河蟹也划算。从事稻田养蟹20多年,随着养殖面积越来越大,他家里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和乡亲们现在对稻田养蟹赞不绝口,可30年前当李晓东提出要在稻田里养河蟹时,当地没有一个农民愿意合作。
大洼县水产局技术员的李晓东,经过反复试验已经证明了稻田里养蟹的可行性,水稻可以为河蟹提供栖息场所并净化水质,河蟹能为水稻松土施肥,除草灭虫。1991年,他不仅免费为农民提供蟹苗,还承诺一旦失败包赔水稻损失,才说服一位农民同意在稻田里养河蟹。
多的农户脱贫致富,成为“万元户”,李晓东建立了“公司+基地+农户+服务站”的模式,给农民提供从蟹苗、养殖技术到保底回收的全程服务。即使2003年遭遇非典疫情,国内河蟹价格大跌,跟随李晓东养蟹的农民也稳赚不赔。
东的带领下,如今,盘锦市稻田养蟹面积已达到80万亩,河蟹产业累计创造社会效益200多亿元。
蟹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李晓东还建立了国内最大的河蟹新品种繁育基地和国内唯一的河蟹基因库。
边沟与河蟹暂养池养殖经济价值更高的小龙虾、南美白对虾,这是李晓东和大连海洋大学姜玉声教授联合开展的全新科研课题,也是他“蟹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这种养殖模式已基本成熟,即将进入大面积示范推广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