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医疗扶贫照亮我们家的明天
医疗扶贫照亮我们家的明天
【2021-04-28 来源:辽宁广播电视集团新闻中心】

近年来,辽阳市在医疗扶贫上下功夫,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患者看病治病的经费难题。今天《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让我们一起走进辽阳市中心医院,一起看看医疗扶贫如何照亮贫困家庭的明天。

8月的辽阳,骄阳似火。辽阳市中心医院门诊大厅里人来人往,正在巡视的马莉接待了一位来院咨询精准扶贫政策的患者。

马莉,现任辽阳市中心医院纪委书记。2016年,辽阳市开展医疗精准扶贫行动。马莉负责中心医院的精准扶贫工作。在她的手机里,存着辽阳市全市12601名贫困患者的信息。

2016年3月,辽阳市中心医院成立了两只医疗队,派出20多名专家,对辽阳全市2万6千多名贫困户进行健康核查。筛查出精准医疗救助对象1万7千多人。今年32岁的王炎就是其中一位。

辽阳县柳壕镇罗套村村民赵仁泽说:“从小我就认识,她是要(收养)来的,从小可硬实了,在小学还是运动员,19岁就得个风湿症,在炕上躺了11年,那阵合计她就是不行了。结果国家给治,能走了,大伙儿都乐坏了。”

辽阳县柳壕镇罗套村村民王炎说:“我病重的时候,家里特别困难,没人敢借咱家钱,我爸当时去了都要给人家跪下了。”

2016年,马莉和医疗队在入户核查中发现了王炎。按照当时辽阳市医疗精准扶贫政策,利用新农合市级统筹,加上政府专项资金的投入。不足部分由公立医院兜底保障,王炎可以享受免费医疗手术。

辽阳县柳壕镇罗套村村民王炎说:“我当时上网查过,看我这病得花挺多钱呢,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好的事。”

王炎的顾虑也是当时中心医院医疗队下乡时遇到的主要问题。为了让每一名贫困户都能接受健康检查,2016年,辽阳市中心医院先后进行了两次进村入户核查。组织300多名副高级以上职称医生与建档立卡患者家庭签约,确保每户都有家庭医生。同年,王炎入院接受治疗,先后经历了髋关节、膝关节和肘关节5次置换手术,医疗费用总计40多万元,自己没花一分钱。

王炎说:“第一次手术做完到能走用多久?三个月吧。不做的时候,我膝盖是直的过门都得这样过,现在我这膝盖能打弯。”

如今王炎不但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还在当地扶贫办的帮助下在村里开了间超市谋生,更重要的是她收获了自己的爱情。

王炎的男朋友曾云说:“她除了不会像正常人一样干重活以外,其实她跟正常人是一模一样的。在我眼里她一直是个正常人。”

在辽阳市2.6万农村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占到62.5%。自2016年起,辽阳市开展医疗精准扶贫行动。截至2019年末,仅辽阳市中心医院收治并治愈出院的贫困人口累计达18133人次,经过治愈的贫困人口中有九成脱贫。

马莉表示:“应该说累并快乐着,最大的感受是有一个好的政策,有全社会的助力,因为这个工作是全社会的工作,我们是政府来主导,我们的扶贫办,我们的医保局,我们的健康委,包括我们的民政局,包括各级的医院。都是集中优势兵力解决贫困户看病就医问题。”

下一站幸福

王炎说:“我下一个小目标是想买车。”

孙玉香说:“我捡回一条命,下一步想搞点养殖。”孙玉香是灯塔市大窑镇缸窑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她曾患有心房粘液瘤,丧失劳动能力 2018年在辽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愈。

张允刚说:“多亏政策救活我,我想现在拉车就想多赚点钱。”

张允刚是辽阳市太子河区王家镇西河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他曾患有腹壁切口疝,丧失劳动能力,2016在辽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愈。

马莉说:“我会竭尽所能为群众服务好,希望每个家庭都健康,幸福,大家一起走上小康之路。”

王炎是辽阳县柳壕镇罗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8岁时患上类风湿关节炎,四肢关节僵直,髋关节溶合,丧失生活自理能力。2016年到2018年,她先后接受5次关节节置换术。实现了由卧床到坐起来、站起来、走起来的奇迹。

辽阳市在全国率先开创的政府和公立医院联合扶贫的新模式,已经作为成功经验被推广了到省内外十几个地区。目前辽阳市中心医院持续深化大病救治、公益家庭医生签约工作,为老百姓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