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依湾农家美 百姓日子甜
依湾农家美 百姓日子甜
【2021-09-05 来源:辽宁日报】

荷花竞放,碧叶连天。游客坐着游船行进在“凌河第一湾”,眼前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


“白天可以去山上采摘新鲜水果和蔬菜。晚上可以住在村里的依湾农家,这里有窑洞、草房、小楼,可尽享山水田园风情……”9月2日,在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水泉镇南亮子村,村民代新忠向游客介绍着。


2020年7月,南亮子村依湾农家生态景区投入运营,代新忠和妻子在景区打工,他负责驾驶游船,妻子做保洁,一家人的日子有了明显改善。


南亮子村共有386户村民,大凌河水借着山势在小村旁绕过一个大大的弯,因此被称为“凌河第一湾”。凌河边还存有15万年前的古人类遗址——鸽子洞。


虽然依山傍水,但多年前的南亮子村却是贫困村,农民致富门路不宽,小村发展后劲不足。


2018年以来,借喀左县发展全域旅游之机,水泉镇党委、政府把生态旅游作为南亮子村主导产业,依托大凌河水源优势和鸽子洞古人类遗址文化优势,由南亮子村党支部领办经济实体,打造依湾农家生态旅游项目。项目以乡村旅游为核心,打造集旅游观光、鲜果采摘、餐饮娱乐、住宿休闲、农事体验、旅游节庆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区。


2020年7月,依湾农家景区投入运营。景区占地3000余亩,栽植了荷花等各类花卉60万株,新建占地350亩的鲜果采摘园,建设占地3000平方米的垂钓鱼塘,建设民宿窑洞、茅草屋等20处。景区初步形成“一带四区”格局,即凌河湿地景观带和鲜果采摘区、餐饮垂钓区、水上娱乐区、特色民宿区。


“过去,我们老两口种庄稼,日子过得紧紧巴巴。自从村里建设依湾农家后,我家把20亩土地流转给村里建鲜果采摘园,每年可得土地流转费1.2万元。现在,我在果园打工,我们老两口的日子越过越好,越过越有奔头。”今年68岁的代井民说。


“以前下雨天,村路上全是泥,都没法出门。现在,村里就是景区,天天像生活在画里,心中美滋滋的。”代井民接着说。南亮子村整合美丽乡村示范村项目等各类资金,将道路进行美化、绿化、亮化,对全村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建设占地面积37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为180户农民新建水冲厕所,村里的卫生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南亮子村还鼓励引导村民以自家房屋为基础,改建农家乐或民宿。旅游旺季,依湾农家景区带动小村特色餐饮等产业发展,村民养的鸡、鸭、鹅,种植的绿色蔬菜、水果都成了景区的俏销品。


通过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相结合,去年,南亮子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为村民提供适合的就业岗位100余个,带动人均增收2000元,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接下来,南亮子村将把依湾农家生态旅游项目作为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以旅促农,农旅互动,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让乡亲们都过上幸福的生活。”南亮子村党支部书记邹德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