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精耕黑土地 喜见“吨粮田”
精耕黑土地 喜见“吨粮田”
【2021-09-25 来源:辽宁日报】

玉米秸秆编织大拱门,粮仓上挂着红灯笼、贴着“庆丰收”……在铁岭市铁岭县蔡牛镇张庄玉米新品种推广专业合作社,一派喜庆气氛。


合作社理事长、“全国十佳农民”赵玉国告诉记者:“前几天,全国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来调研,我们说这块地是‘吨粮田’,他们还有点怀疑呢。当场一测,产量果真超过一吨!”


近年来,铁岭市始终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保护性耕作、有机肥还田等黑土地保护“三大工程”为核心,有效提高耕地质量,认真落实各项农业政策,同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创新高。


“这几年,合作社重点实施了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培肥了地力,归行种植,种出了特色,产量自然就上来了。”赵玉国说。


为保护好“黄金玉米带”上的黑土地资源,目前铁岭市已累计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超1000万亩,仅今年就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182.09万亩,超额完成了省里年初下达的指标。到去年年底,全市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345万亩,今年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104.68万亩,规模全省第一。


今年,在市、县农业部门的指导下,运用北斗导航技术,张庄玉米合作社第一次实现了农机播种无人操作。“用北斗种地,株距行距控制得精准。你看这一垄垄玉米,跟格尺打的线一样,100亩地能多种出5亩玉米,面积越大效益越高。”赵玉国兴奋地说。


通过规模种植、科学种田、全程机械化生产,目前张庄玉米合作社已拥有各类农机100多台(套),流转土地3万亩,年产粮食2万多吨,成功带动周边3000多名农民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