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志书年鉴 > 年鉴 营口市老边区2016年脱贫攻坚年鉴
营口市老边区2016年脱贫攻坚年鉴
【2016-12-31 来源:老边区委宣传部】

    【概况】2016年是我区脱贫攻坚工作的第一年,全区上下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委、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紧紧围绕300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目标任务,采取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举措强力推进。经过努力,全区实际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380人,超额完成了全年脱贫攻坚任务,脱贫攻坚开局顺利。

    【制度支撑】区委、区政府下发了《老边区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老边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重要政策措施分工方案》等主体文件。区扶贫办强化协调统筹职能,制定和完善了精准识别、精准脱贫、考核监督、资金管理等20个脱贫攻坚文件。教育、卫生、民政等部门结合工作职责先后出台多个配套文件。各镇(办事处)结合实际,也制定了相关政策文件,全区上下形成了系统配套的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建立健全了脱贫攻坚的政策制度支撑。

    【扶持对象】从2015年底到2016年3月份,全区通过逐村逐户逐人的入户核实方式,依据7大类11项筛查指标,采取“一进二算三访四看五议”方法,开展了建档立卡及“回头看”工作,精准识别出贫困人口808人,并按要求做到了户有手册、镇村有档案、区有数据库,设立了永久性公示牌。结合去年6月份审计部门跟踪审计,严把初选对象、公示公告、信息采集、数据录入、比对筛选等关键环节,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基本实现了识别精准、信息准确,为我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落实】全区通过狠抓定责督查,明确了“谁来扶”。一是完善组织领导体系。成立以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区直41个部门主要领导和4个镇(办事处)党委书记、镇长(主任)为成员的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各镇(办事处)成立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织领导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二是周密部署安排。一年来,全区先后召开了2次区委常委会、2次区政府常务会、11次推进会、调度会和各类培训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和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三是明确脱贫攻坚责任。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分别包扶路南镇、柳树镇、边城镇、城东办事处,38个区直部门分别包扶38个村,每个村安排一个帮扶企业,区直部门385名在职党员分别帮扶385个贫困户,各镇(办事处)政府在职党员干部一对一帮扶辖区内的贫困户。落实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落实各部门的责任,落实镇、村两级的主体责任。区与镇、镇与村层层签订责任状,责任状落实情况作为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工作实绩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四个一批】通过制定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低保兜底等政策文件,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坚持因地制宜,因户因人施策,全力推进“四个一批”政策的落实,取得明显成效。全区2016年380个贫困人口脱贫后家庭年人均纯收入4350元,已经超过3400元,并且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安全住房有保障。一是实施产业扶贫。2016年全区实施4个产业脱贫项目,贫困户入股合作社(企业)资金38.99万元,股金及分红49.99万元,带动了130户、276人脱贫。二是细化就业扶贫措施。全区通过安排就业脱贫(打扫卫生、企业上班)的有48户、110人。三是强化教育扶贫补助。免收贫困学生义务教育阶段所有费用,包括通勤费和午餐费,并对贫困学生家庭进行现金和实物资助。四是加大医疗救助力度。为因病致贫的792人发放扶贫健康卡,使其享有新农合、大病保险、诊疗付费等扶贫政策,对农村贫困人口住院治疗持健康卡实行先诊疗、后付费的结算制度。五是实行低保兜底保障。深入开展百日核查行动,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及时纳入低保。对2016年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脱贫的贫困人口实行低保兜底,共计 17户、21人。

    【机构队伍】今年以来,全区各地进一步加强了对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与机构建设,调整充实了扶贫领导班子,扩充机构编制,壮大了扶贫工作队伍,为更好、更扎实地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奠定了基础。区扶贫办已升格为副科级,人员编制5名。各镇成立了扶贫机构,充实了扶贫干部,建立了主管、分管和扶贫专干具体负责的工作机制。全区扶贫系统干部编制、干部队伍人数,为扶贫开发历史上最多的时期,增强了扶贫工作队伍保障。

    【扶贫宣传】坚持正面宣传,助力脱贫攻坚。营口电视台、营口日报、营口新闻网、老边电视台、老边政务网多次宣传我区扶贫政策、典型做法、工作成效和走访慰问工作。全年区扶贫办编发《脱贫攻坚快报》10期、发布扶贫动态信息2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