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况
东四管理区紧临海城市区,区域面积53平方公里,下辖7个行政村,6个涉农社区,共7200多户,常驻人口2.8万人;全区有3个二级党委、10个党总支、37个党支部,1341名党员。
东四人杰地灵,百业俱兴,是一个以钢铁、化工气体、重型运输为经济主体,“三高”农业为主导产业的新型城郊镇区。
一年来,东四管理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党建工作为统领,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重点,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有效举措,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创新载体,以改善民生为落脚点,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使社会经济和民生事业稳步向好发展。2019年,全区税收5882万元;固定资产投入2.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亿元;新上规模以上项目7个;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00元。
所获荣誉
中共东四管理区工作委员会荣获:先进基层党组织
东四管理区荣获:党的十九大维稳安保工作集体三等功
东四管理区荣获:2017年大禹杯竞赛乡(镇)级优胜单位
东四管理区荣获:2017年度鞍山市政务(办事)公开工作基层先进单位
基层党建创新发展
东四管理区牢固树立了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切实担负起抓基层党建、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责任。一是制定村级党建“双百分”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与村党支部书记签订了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二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组建了3个二级党委、10个党组织、37个党支部;三是转化东双、大甘、三台子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四是村级集体年收入5万元以上,有9个村达10万元以上;五是持续推进“1+6”党建项目,充分发挥“六员”作用,630多名有帮扶能力的党员认领5200多户群众,积极开展便民服务、精准扶贫等活动,帮助群众解决各类“难心事”“烦心事”156件;六是严格落实上级“精文减会”和“基层减负”精神,严把文件精简关,严把会议质量关;七是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强化舆情、网情以及宗教场所监管;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及时报送各类信息,海城日报刊载信息材料68份;八是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开展学习教育,党员参与率95%以上;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举办了重温入党誓词、党建知识竞赛、文娱汇演等系列活动;九是紧紧围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章党规、两个新条例等内容;充分用鞍山红色教育资源,大力开展了向雷锋、孟泰、郭明义等先进人物学习活动;深入推进“三个走一遍”、“四下基层”等重点工作,深入基层,开展了调查研究活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把“改”字贯穿主题教育始终,坚持把思想摆进去、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通过采取自己找、群众提、集体议、上级点等方式,一条一条列出问题,从思想、政治、作风、能力、廉政方面进行剖析,深刻剖析问题根源,建立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措施,建立整改台账,狠抓整改落实,基本达到了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目标。
项目建设蓬勃发展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辽宁时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助推企业发展。一是优化营商环境。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制定了优商方案及有关规定,相续出台了关于引进项目、引进资金和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及奖励办法;帮助企业解决征地、修路、用电、贷款、招引人才、办理相关手续等;针对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管理区主要领导亲自到企业开展调研,与企业共同探求发展良策,破解发展难题,包企领导经常深入企业指导工作,帮助企业做好安全生产、职工培训,周边环境治理等工作;二是做好新区规划。科学规划制作“招商地块十万平”展示板。把高铁新区定位为东北地区集大型公路港、研发中心、会展中心、休闲娱乐中心、大型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的高端新区。先后接待了多位企业家前来考察;三是加强项目建设。全年新上项目7个。分别为:(1)智博公司年产30万吨机制砂项目,投资2千万;(2)勇义耐火材料制造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电熔镁项目,投资3千万;(3)东四型钢金来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电熔镁项目,投资5千万;(4)正丰饲料有限公司低温储藏粮食加工项目,投资1亿3千万;(5)海通数控机床机加车间厂房扩建项目,投资5千万;(6)其畅汽车有限公司二手车交易市场项目;(7)黑果花楸深加工项目,投资2000万元。
三大产业融合发展
东四管理区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积极构建三产融合发展有效途径,涌现出广盛食品、黑果花楸、绿奥奶吧、东四散白等一批新特优产品。一是发展高效种植业。富康源黑果花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种植面积达到5万多亩,遍及我国三北地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黑果花楸种植和原料供应基地,初步形成了集育苗、种植、加工和研发为一体的产业链。现拥有5项国家专利和2项提取技术,年初又成立了津海黑果花楸新食品原料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黑果花楸果脯、饮料和花青素提取物。在其示范带动下,全区有100多户村民参与了黑果花楸种苗培育和种植。同时,带动了其它经济作物迅猛发展。全区水飞蓟种植增加到了5200多亩;蔬果大棚面积已增加到6000多亩,2200多栋,成立了多家生产合作社,真正形成了育、产、销一条龙产业链;二是发展生态养殖业。佳鑫牧业饲养奶牛300多头,建立了“基地+牧场+奶吧”的经营模式,是一个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循环产业项目。在其示范带动下,我区养殖业迅猛发展。养殖户已发展到400多户,家禽养殖200多万只;生猪存栏量25000多头;牛2000多头;羊3000多只;三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广盛食品有限公司是辽宁省一家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大规模现代化企业。生产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公司被评为中国公认名牌产品、鞍山市消费者协会推荐产品、鞍山市著名商标,产品通过QS认证,开发出三十多个品种的风味食品,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美丽乡村文明发展
东四管理区以环境整治为重点,全力打造卫生净化、环境美化、道路硬化、村庄亮化、村街文化工程。一是净化乡村。积极探索垃圾分类减量治理有效途径,全面清理了高铁站、集贸市场、坑塘沟渠、公路两侧及村居街巷的垃圾;全面治理了柴草乱堆、垃圾乱倒、杂物乱放、畜禽散养、粪场乱晒、乱烧秸秆等现象。解决了两处晒粪场清运工作;责令5家养殖场搬迁村外;投资30余万元建立了垃圾中转站,购置3辆垃圾专用车,设置垃圾箱200多个,组建保洁队伍50多人;集中开展了对海城河环境大整治行动,严格落实“河长制”,充分发挥水管员作用,加强对海城河、太子河等水域监管;全面加强污水处理,五大住宅小区、各村主要街道均安装了地下排水管道;二是美化乡村。全区共投资500多万元,栽植了数量多、品种全、质量高的花草树木。共栽植银杏树、人中杨等10万多棵;在绿化景观带上栽植小桃红、水曲柳、王族海棠等风景树6000多棵;栽植水蜡等4000多墩;栽种波斯菊、硫化菊等花卉30多公里,近20万株;铺草坪5000多平;特别是对海城西站广场进行了精心美化;三是硬化乡村。一是13个行政村主要路段已全部铺设了黑色路面,部分村实现了黑色路面全覆盖;二是又争取黑色路面大修改造资金750万元,美丽乡村专项资金100万元,垃圾专项分类资金65万元;四是亮化乡村。各村主要街道、文化广场都安装了路灯;东四、三大堡等6个村建立了灯光球场,极大的方便了村民夜晚出行和娱乐健身活动;五是文化乡村。村村建立了文化站、文化广场、文化一条街;精心设计了风格各异的仿古墙,绘制了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图文并茂内容;开展了书香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活动;开展了“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为主题的文体活动。充分利用重大节日和传统节日文体活动。
社会治理和谐发展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作出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探索新时代“三治”结合的社会治理体系的创新做法。一是信访维稳。全力化解群众诉求,做到了早排查、早发现、早应对、早化解。受理解决群众信访案件130件,解决历史遗留问题2件,无越级上访和群体上访事件发生;全力做好8890平台群众投诉案件办理工作,已办结67件;二是便民服务。充分发挥便民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站作用,竭诚为村民服务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实行上门服务,使村民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三是专项斗争。持续开展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共排查社会乱象案件13起,并进行了严厉整治;严厉打击“黄赌毒”等违法犯罪行为,做到了全覆盖,无死角;大力开展了禁种铲毒专项行动;四是安全生产。认真贯彻落实“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要求,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工作预案,加大安全生产工作宣传力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多次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改行动,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五是防汛抗旱。全面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做到了认识到位,责任到位,多措并举,科学防御;六是医疗保障。新生儿体检10余人次;对全区各家托幼院所在园儿童进行了免费体检,共计552余人;辖区内适龄妇女的两癌筛查工作,受益妇女560余人;开展卫生咨询和健康讲座80余次,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1000余份,65周岁以上老年人体检1400余人,慢性病人管理2000余人;新农合参合22000余人;服务计划生育特扶人员37人、奖扶人员953人;积极推进东四公益性医院建设,主体工程已竣工;七是饮水改造。针对二大堡等四个村自来水水质不达标问题,管理区投资80多万元,进行大修改造,使村民饮用了安全健康的自来水;八是隐患治理。大力开展了境内高铁沿线隐患治理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投入资金42万元,组建拆除队伍45人;出动各种车辆30余台,全部解决了四个方面的11个隐患问题;完成了境内高铁两侧30米拆迁摸排统计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