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
【工业经济】项目建设强力推进。2012年落实总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277项,计划总投资到1313.2亿元,其中,工业项191项.鼓励企业推进战略重组和规模扩张,规模企业发展到186户,产值亿元的企业达到76户。老边区成为营口地区唯一被列入“国家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的县区。特别是五矿技改一期、天盛重工一期、营东陶瓷、辽宁德曼、盈德气体等重大项目的建设、投产,进一步壮大全区的经济实力。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3个,10亿元以上项目5个,新签约千万元以上项目131个,包装储备项目138个。狠抓产业集群建设,形成并大富有特色和发展潜力的钢铁及深加工、绿色化工、汽保等产业集群。规划总面积27平方公里的钢铁、化工、汽保三大工业园区,项目集聚平台的承载力和吸引力迅速提高。1亿一10亿元项目110项,10亿30亿元项目15项,30亿元以上项日4项新建项目141项,计划总投资400.16亿元;续建项目13项,计划总投资907.99亿元,已开工项目202项。项目投资规模之大、数量之多、质量之好创历史新高。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总投资215亿元的嘉晨天盛重工装备项目一期工程已经基本建成,1号高炉10月29日点火,2号高炉11月29日点大,3号高炉正在进行基础建设,轧钢厂房已经完成,设备正在安装,煤气发电项目、净水处理项目工程主体完成,全团项目、水渣处理项目、高改造项目在进行施工,背口国际汽保汽配城项目、营口宝明燃料有限公司新建老边区天然气利用工程项目、辽宁营东陶瓷有限公司新建年产450万平方米高档微晶仿石瓷砖生产项目等一批亿元以上的项目,已经或将完成建设任务。成为全区经济新的增长点。四大产业集群逐步形成。老边区工业经济已形成冶金制造、化工医药、汽保装备、镁质材料四大产业集群,其中汽保装备产业集群被列为省“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90个产业集群之一,冶金制造和化工医药产业集群被评为市级产业集群。2012年冶金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实现产值155亿元,同比增长33.5%,汽保装备产业集群实现产值90亿元,同比增长19%。
【“三农”工作】农业转型步伐不断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都市农业加速转变。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农业机械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均高于全市标准水平。农业“认养”模式得到市民认可并广泛推广,农民增收渠道有效拓宽。基本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各项骨干工程全面完成。年内战胜自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的暴雨袭击,农业仍然实现率产年收科技兴农工作取得突出成绩,老边区成营口地区唯一被列“国家富民强县专项行计划的”的县区。全区设施农业小区发展到164个,国家、省、市农事龙头企业达到16家,创建农业品牌16个,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6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140家。截至2012年米,全区各类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小区)达50多家。种植业发展比较稳定,农作物种植面积6333公顷。大力发展农业设施小区建设,截至年底全区设施农业已投入生产的标准小区164个,面积700公顷。深入推进特色农业板块和一镇一品建设,着力打造柳树、边城1个蔬菜基地和1个水稻生产基地。针对台风过境形成的洪灾害,对水稻、玉米、蔬菜三大主栽作物科学制定补救措施,指导农民恢复生产,将农业损失降到最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高效和认养农业已落实145个认养地块1000买生态猪被认养。」【生态管理】实施青山工程有效通制违法破坏山体、滥占林地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一是矿山整治。2012年重点整治柳树镇西大村1个生产矿,面积9.87公顷,栽植银杏白蜡、杨树2万余株,回填黄土50万立方米,投入资金450余万元,二是封山育林重点在柳树镇石灰山,总投资10万元,面积3333公顷,围栏里程2千米。
【服务业】以商贸、现代物流、房地产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业态提档升级,正在成为拉动全区全面振兴的生力军。环勃海钢材城、居然之家营口店、营口国际汽保汽配城等重大项目相继落户。营东新城现代物流集聚区被纳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房地产业蓬勃发展,恒大,保利、佳兆业等国内知名上市地产公司,在营东新城倾心打造一批国内一流的高端、生态、宜居小区。新城商品楼盘成交量连续3年领跑全市房地产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截至年底,全区服务业网点达到3600多个,其中5000平方米以上的网点近30个,1000平方米以上28个。服务业领域从业人员达到2.1万人,平均每千人拥有15.2个网点。总投资20亿元的居然之家购物广场项目、总投资21亿元的环渤海钢材城项目,已经投入使用。服务业商引工作进利,进展顺利,项目建设成品著,投资总量快速增长,全区生产服务业,生活型服务业及现代物流型服务业等项目发展迅速,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综合实力显提高。
【城市建设】一是营东新城形象初现。按照营口市“一带三轴”城市发展总体战略部署,老区承相口主城区“东扩南进”的重任,规划面积55平方公里的营东新城,明确“三点一线”的组团式发展战略2012年营口实验学校以及高铁营口东站站前广场已经投入使用。三纵三横城市主干道基本建成,,政府投人18亿元的道路绿化工程从2月开始进行,截至年底大部分道路绿化及铺装工作已经完成。市民服务中心、投资459亿元的营口市第二人民医院、投资1.7亿元的营口实验高中学、投资1.5亿元的口市文化艺术中心、口客运东站、老边公铁立交桥以及“四纵四横城市次干道等重点公建工程有序推进:生态景观水系和绿化景观带的生态效应已经呈现;水电、煤气、热力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建成区面积由9平方公里扩大到275平方公里。新城区的美丽形象正在逐步展现,老边区由原来的城市边缘转变为城市核心,实现历史性跨越。二是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深入开展“创城工作,强化城市综合管理,“四化”水平逐年提高,区容区貌明显改观。全面完成生态区和青山工程任务,累计投资19.3亿元,新增绿地690公顷。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污水治理、城区公厕、农村改厕等一系列环境卫生整治工程。新建和改扩建城乡公路82公里,全区通车里程达到402.8公里,城乡路网的通达能力不断增强。
【社会各项事业】2012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30件,见面率、办复率、满意率均达到100%。一是民生工程卓有成效。五年来,累计实施民生工程57项,投入资金约80亿元,涉及住房、教育、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等方面,投资规模之大和受益范围之广均为历史之最。保障性住房先后建设辰威家园、老边新村、太和新邨、欢心小区等16个保障性住房项目,总投资超过35亿元,建筑总面积191.8万平方米,已完工面积110万平方米,可安置居民12500余户。城区集中供暖、供水改造、示范性社区服务中心和秸秆燃气等重点民生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提升群众的生活品质。二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教学条件明显改善。新建改建幼儿园10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实现全覆盖,营口实验学校开创全省同类学校软硬件的多项第一,营口实验高级中学成功晋升辽宁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整体推进,城乡健身广场发展到41个。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全面提高。城乡居民医疗负担不断减轻。新农合参保率达到95%以上,住院补偿标准全市最高。社会保障工作切实加强,城镇职养老保险参保率全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