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志书年鉴 > 年鉴 营口市老边区年鉴(2015)
营口市老边区年鉴(2015)
【2021-06-15 来源:老边区委宣传部】

项目建设:2015 年落实千万元以上项目 120 个,当年全部开工建设。京华钢铁 3.8 米宽厚板项目加快推进;孚胜重科无污染复合钢板一期工程、博田耐火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投产达效;节源水处理煤气发电、营钢高炉富余煤气发电项目建成运行。项目储备质量得到提升,稀土铝合金电缆、沥青机器人、汽车主题公园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在落实洽谈签约。壮大主导产业承接投资。钢铁及深加工、精细化工、汽保装备等主导产业加速集聚,生产要素整合优化,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当年完成投资 7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 635.2 亿元。钢铁工业园区、向阳科技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汽保工业园区被中国社科院确定为国情调研基地,综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

工业:推动小企业上规模,大中型企业上台阶。光明科技智能平衡机器人、创世纪环保脱硝设产,新增销售收入 5.5 亿元。15家大中型企业累计完成投资 9.4亿元,实施技改项目17个。一批小企业经过培育和扶持成长为规模企业。加强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实现项目质效提升。工业用电量完成 40.65 亿千瓦时,增长 9.5%。坚持平台化高端化,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 15 家。省技术创新重点项目 31 个。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企业 35 家,企业技术中心发展到 24 个。风光化工“非结晶法生产抗氧剂”和鼎际得石化“丙烯聚合球形催化剂”等多项专利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农业: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 89.5%。全区现有设施蔬莱基地 9000 亩,畜禽规模化养殖场23 个,完成农业“三品”认证 30个。重点农田水利工程顺利实施。水产品立体混养规模不断扩大。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种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事龙头企业在数量和带动作用等方面实现新提升。瑞丰农业科技园、都市绿洲生态园等项目开创了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新模式。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得到切实保护。

服务业:工业企业主辅分离完成 18 家,新增服务业收入 6.2亿元。汽车 4S 店总数达到 35家,销售品牌更趋高端化。首届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大赛成功举办,掀起了大数据时代推动“互联网+”应用的新热潮。投资 9500万元的永华物流、投资 8900 万元的益顺通物流建成运营。汽保汽配城、居然之家、昊霖红木销售趋势向好。商贸、住宿、餐饮、旅游、金融和信息服务行业繁荣活跃。第三产业占比达到 25.7%,增长 3.4 个百分点。

新城建设:新城范围内路桥通车里程达到 19.2 公里,贯通营大路、渤海大街和庄林路,成为市级交通的重要枢纽。基础设施持续投入,新增绿地面积 3.2 万平方米,设置道路交通标线 3.5万平方米,安装路灯 171 盏。“绿、亮、净、美、畅”的城市形象已经呈现。君悦俪湾、昆仑华府、恒大绿洲三期等一批重点房地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 78 亿元,当年销售面积达到 20 万平方米,销售额完成 8 亿元。高铁广场管理规范。客运东站全面建成。营口实验高中新校区交付使用。随着新城人气的不断积聚,一批金融、餐饮、商贸项目相继入驻。营东大厦、第二人民医院、文化艺术中心招商推介工作持续开展。营东新城的建设品质、文化内涵,承载包容力进一步增强。

老城区建设:稳步推进城区改造,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改观。投资 1.2 亿元将供暖方式由五矿冲渣水余热直供改为二级网供热,解决了部分居民区供暖质量不高的问题;检修维护泵房 17处,解决了 1.12 万户居民用水问题;维修改造联盟路、地税东路等 15 条街巷路,铺装道板 3 万平方米,解决了周边居民出行问题。城区绿化净化水平切实提高、物业管理工作持续加强,宜居指数实现提升。

新型城镇化建设:全年城镇化投资累计完成 8600 余万元。新建、改造道路 25.8 公里,新修排水管线 10 公里,新增太阳能路灯 514 盏。柳树农民新邨二期回迁小区全面竣工,安置居民434 户。完成棚户区改造 279户,危房、险房改造 39 户,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程 9项。镇级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发挥积极作用,公共服务进一步向农村延伸。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取得实效。

民生工程:年初承诺的 11 项民生工程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累计完成投资 6.2 亿元,一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始终把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计破解难题,多措并举筹集资金,营东新城范围内的动迁居民全部实现了回迁安置。外环路外迁续建工程、老边北线延伸线亮化绿化工程全面竣工。投资705 万元的村屯综合改造工程,使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观;投资 617 万元的老城区街巷路综合改造工程,解决了部分道路的坑洼、积水问题;投资 370 万元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让 2000 余户农民喝上了放心水。

生态建设:坚持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坚决贯彻落实新《环保法》,严把环保准入关,逐步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重点企业的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得到加强,23 家危化企业健全完善了环保应急预案。城市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得到提高。新增绿化面积 25 万平方米,植树造林 13 万株。土地、矿山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社会事业:总投资 4 亿元的营口实验高中顺利建成,学校软硬件设施均达到省一流标准,并完成与市高级中学的合并工作。教师进修学校、职业中专、实验中学校址调整完毕。文化体育事业取得进步。区文化馆再次被评为国家一级馆。区图书馆成为全市首家省级文化数字驿站启动单位。社区书屋、农村书屋、城乡健身广场实现全覆盖。医改工作扎实推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疾控中心实验室建成使用,科学防控能力切实增强。发放新农合补助资金2898.6 万元。为符合条件的参合农民进行了免费健康体检。实名制安置就业 5507 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 5.8 万人和 5.7 万人。城市、农村低保和农村五保完成提标。为妇女创业致富提供贴息贷款 1375 万元。向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家庭发放补贴 1087 万元。关心、关注老年人,免费为低保老人投保意外伤害险,全年发放高龄津贴 22.5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