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脱贫攻坚之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我区坚定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决心不动摇,全区上下勠力同心真抓实干、广大干部群众顽强奋斗攻坚克难,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现在脱贫攻坚到了最后阶段,我区坚定保持攻坚态势,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现将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如下。
一、五年脱贫攻坚工作成效
(一)根本性变化
1.绝对贫困问题彻底消除。元宝区涉农镇街3个,包括金山镇、七道办事处和九道办事处,共有农业户5588户,农业人口17695人。经多轮精准识别、动态调整,我区目前共确定贫困人口5户9人,占全区农业人口的 5.1‱。该5户9人已于2018-2019年全部实现脱贫。今年建立和完善监测、预警、帮扶、保障“四位一体”的防止返贫工作机制,切实防范化解返贫致贫风险,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2.“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情况。
(1)住房保障。我区建档立卡户中,没有C、D级危房户,今年实施“温暖工程”,对王玉琴和曲玉龙家的房屋进行简单修缮,改善居住环境。
(2)教育保障。贫困户中1名义务教育学生享受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每年750元。
(3)医疗保障。所有建档立卡人口全部享受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每人100元的医疗补充保险、家庭医疗签约服务等。
(4)低保兜底保障。9名建档立卡人口中,8人纳入农村低保,享受低保待遇,1人纳入农村特困,享受特困补助。
(5)饮水安全保障。今年为王玉琴和曲玉龙2户重新打的饮水井,从根本解决贫困户饮水困难与安全问题。
(二)标志性变化
1.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增收。通过对5户建档立卡户的入户核算(2019年10月1日-2020年9月30日收入):焉福财家庭年收入16217元,人均收入8109元;姜振军家庭年收入20274元,人均收入6758元;王玉琴人均收入6906元;孔庆喜人均收入6908元;李秀清家庭收入13434元,人均收入6717元。
5户9人人均收入7082元,均已超过国家扶贫标准。
2.生产生活环境改善。农业农村局做好全区贫困人口的动态管理工作,统筹协调督促相关部门落实针对贫困人口的帮扶措施;卫健局为每个贫困人口建立动态管理的健康档案,实行慢病签约服务,对需要治疗的大病和慢性病进行救治,定期到贫困户家里医疗巡诊,9人参加新农合保险, 9人全部参加医疗补充保险,全部享受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残联与残疾人专业康复机构有效衔接,为贫困户的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民政局做好社会救助兜底脱贫保障,为符合低保标准的贫困户提高贫困人口保障标准,9人享受农村低保;财政局将扶贫救助资金列入政府财政预算,为实行产业脱贫提供资金支持;义务教育学生1人,享受非寄宿生教育补助每年750元补助及爱心企业每月的经常性捐助;经住建局、民政局、扶贫办入户核查,我区无危房户;经区水利局、林业、扶贫部门入户核查,我区无饮水不安全户。
3.其他方面扶贫工作。为全面检验全区脱贫攻坚以来的工作成效和攻坚成果,2020年7至9月份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脱贫攻坚普查工作,精准查找问题,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
为规范全区扶贫领域数据管理与应用,加强数据共享和数据分析,统一口径,与区医保、住建、教育、民政、卫健、人社等部门形成月调度数据共享,提升了精准化扶持水平。
(三)趋势性变化
1.产业扶贫保障。2018年、2019年结合建档立卡户实际情况,确定因户施策的产业扶贫方案,统筹各级扶贫资金12.68万元,为6户贫困户发展产业项目,用地11.2亩,分别新建了6个猕猴桃软枣园,并为每户贫困户配备了镇、村产业指导员,今年起已经取得收益。
2020年中央、省、市、区各级扶贫资金共4.72万元,结合5户建档立卡户实际情况,改变以往产业扶持模式,引导贫困户自愿入股村级软枣猕猴桃种植大户,由种植大户带动共同发展特色产业,依法签订利益共享合作协议,并将红利分配给5户建档立卡户,分红比例按每年不低于投资总额10%比例提取,持续巩固脱贫成果,保证贫困户长期稳定受益。
分红采取提前支付的方式,即协议签订后,乙方一次性向甲方提前支付入股分红4720元。红利提取时间自投入股金之日起,每满一年提取一次。目前入股分红4720元已发放给5户建档立卡户,其中孔庆喜、姜振军、焉福财、王玉琴分别领取分红800元,李秀清领取分红1520元。
2.加强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加大对贫困人口的培训力度,治贫先治愚,贫困人口大都文化水平较低,没有较强的专业技能,通过对贫困人口的教育培训,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和技能水平,加强教育及政策宣传,努力转变贫困户“等靠要”思想,挖掘贫困户自身发展潜力,激发其内生动力,积极引导贫困户自主脱贫思想。
二、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成效
(一)不断提高政治站位,确保按照精准扶贫重要战略思想推动脱贫攻坚工作
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战略思想作为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着力”重大要求,深入实施省委提出的“重强抓 ”战略部署,持续提高脱贫攻坚政治站位,尽管人少户少,但区委、区政府始终把精准扶贫工作作为重要工作,切实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注重学习凝聚思想共识。区委高度重视理论武装,区委常委会、区委中心组学习会、脱贫攻坚各部门、各单位,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作为首要学习内容。
2.学习成果指导推动实践。我们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等要求,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委安排部署,结合区情实际,制定出台了《元宝区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意见》(元委发〔2017〕48号)、《元宝区精准扶贫包保工作方案》(元委发〔2017〕87号),《元宝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18年-2020年)》等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了脱贫攻坚责任、投入、监督等制度体系,确保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3.持续推动政策向基层和群众延伸。我们精心组织宣讲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活动,通过乡村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走村入户、在微信平台发布消息等方式广泛宣传扶贫政策,引导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关心关怀关爱,自觉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二)履行区委主体责任,层层压实各级党员干部的脱贫攻坚工作责任
我们清醒认识到,脱贫攻坚是省市区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的一把手工程,区一级重在抓落实,党政一把手必须负总责。实际工作中,区委始终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切实履行党委主体责任,每月召开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或“五个一批”部门等专题研究扶贫会议,及时安排部署各阶段工作,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效发挥了区委对脱贫攻坚工作的主导、主抓、主推作用。
1.健全完善组织体系。成立了元宝区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 “双指挥长”, 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委统战部、区直机关党工委等22个部门为成员单位,涉及乡镇街办、村都成立脱贫攻坚工作领导机构,形成了区、乡镇(街办)、村三级脱贫攻坚工作组织体系。
2.层层明确目标责任。始终把落实党组织脱贫攻坚工作主体责任作为主抓手,结合各扶贫户和行业部门工作实际,研究制定年度脱贫攻坚目标,采取每2名区委常委包保1户,区镇村三级包保和爱心企业帮扶的“3+X”精准扶贫包保方式,健全并完善了上下贯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
3.逐级压实工作责任。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始终把脱贫攻坚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认真履行第一责任,凡是到基层调研必督必查必讲扶贫工作,推动乡镇街办、部门认真履职。实行区委常委包保督导,多轮次深入镇、村开展督查,查找存在问题,狠抓整改落实。落实区级干部包保镇、村负责制,持续压实工作责任,推动各类政策、各项措施精准落地。乡镇党委不断强化脱贫攻坚主体责任,持续向村“两委”班子成员、驻村第一书记传导责任,在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中营造了“一盘棋”推动、“一股绳”聚力的工作责任落实氛围。
(三)贯彻落实精准方略,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我们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等要求,将“精准”二字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始终,以精准识别为基础、精准施策为重点、精准帮扶为抓手、精准脱贫为根本,推进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我区落实落准落细。
1.开展多轮识别,确保扶贫对象精准。严格按照“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要求,认真开展脱贫“回头看”、脱贫质量大普查大排查、扶贫对象动态调整等工作,实现了扶贫路上不落下一人的目标。
2.落实惠民政策,确保措施到户精准。结合建档立卡户实际情况,确定因户施策的扶贫方案,首先制定产业扶持方案,统筹2018年各类扶贫专项资金4.08万元,2019年各类扶贫专项资金8.6万元,引导扶贫农户发展软枣猕猴桃产业。其次解决生活中实际困难,经入户了解,5户家庭主要致贫原因是因病或入学造成的,结合实际区委区委区政府包保领导和爱心企业积极解决包保贫困户家中就医和入学中的困难。据统计2017年以来,企业累计帮扶农户就医或入学资金达到3.37万元。
(四)统筹兼顾,全力确保对口帮扶精准施策
2018年,按照市委安排,元宝区对口帮扶宽甸县牛毛坞镇张家堡村。2018年元宝区共投入对口帮扶资金73万元,其中55万元用于建设6栋8亩标准设施大棚,大棚现已出租,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0余万元;18万元用于24户贫困户新建房屋,现已入住;捐赠一套健身器材并更换讲习所办公桌椅,帮助村党支部实现达标化建设。
2019年计划投入对口帮扶资金20万元,经与帮扶村镇对接,张家堡村现有刚建成的冷棚6栋,其中3栋出租,3栋村集体经营。村集体经营的3栋冷棚,预投入冷棚菌袋3.6万袋,每栋1.2万袋,每袋3.0元,共计需要资金10.08万元,经过向区政府请示,现已批复张家堡帮扶资金10万元。
2020年投入对口帮扶资金4万元,主要用于张家堡村村部维修改善。包括更换门窗、做屋顶防水、购买办公设备等,村部办公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五)认真落实监督责任,切实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彻到脱贫攻坚全过程
我们始终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大力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发挥监督职能,持续加大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力度,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了纪律保障。区纪委监委将开展扶贫领域腐败问题与基层“拍蝇”、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工作相结合。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2018至2020年全区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任务分解和责任分工的实施方案》、《关于深入开展集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工作的实施方案》,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建立了问题线索台账。
明确工作重点。围绕《丹东市精准扶贫精准监督自查自纠清单》内容,对农村旱厕改造项目、农村危房改造项目、民族发展项目资金、低保、精准扶贫等工作进行全覆盖检查。
加强监督检查。采取随机抽查、明察暗访、交叉互检、“回头看”等方式,直接走村入户,通过查、看、听、走访农户等形式,对精准扶贫工作进行检查。2018年以来,成立了多个检查组,对金山镇的5户精准扶贫户进行逐户多次走访,对扶贫户资料建档情况、资金落实情况、帮扶项目落实情况等扶贫措施进行了实地检查。
三、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一)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脱贫攻坚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考虑近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以组织振兴、人才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各方面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加快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使农村产业兴旺,强化农村社会治理,以乡村经济的发展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二)兜住致贫返贫底线
为巩固我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我区5户9人建档立卡人员因病返贫的长效机制,经与太平洋保险公司丹东分公司协商,我区出资1万元,采用“防贫保”形式,解决因病、因学、因灾三大致贫返贫关键因素,商业化运作除正常医疗保障以外的医疗兜底功能。兜住致贫返贫底线,让“脱贫不返贫”的长效保障惠及我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
(三)加大产业扶贫力度
加大乡村旅游、林果种植等产业开发力度,通过产品带动基地建设,通过基地建设联系千家万户,打造农业产业化片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不断创新营销模式,大力培育发展农村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带动贫困群众脱贫,积极鼓励企业和社会人士加大对贫困群众的帮扶和带动。
(四)制度保障
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切实防范化解返贫致贫风险,我区制订了《元宝区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实施方案》、《元宝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巩固脱贫成果推进接续减贫的意见》等文件,确保继续实施精准帮扶,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