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5点,天还没亮,家住调兵山市晓明镇腰堡村的孙丽媛已经准备出发赶往凡河新区了,她要去那里参加一个培训,为啥非要去那么远的地方接受培训呢?“我有个姐妹儿也在那上课,学到了真本事,再就业的时候当上了面点师,一个月能挣好几千,她们家现在真是奔了小康,所以我也下定决心去学技术,最近1个月天天两地往返。”孙丽媛说。能吸引农民工、下岗职工不顾奔波之苦来学习的地方是凡河镇工会就业服务中心,创立7年多时间这里已安置就业1.6万多人,它的创始人、“大管家”是凡河镇总工会副主席王成。
走进凡河镇工会就业服务中心,最吸引记者的是两样东西:一墙的锦旗和贴了满满一块板子的招聘启事。很多在这里培训之后走上工作岗位或者自主创业的学员都送来了情真意切的感谢锦旗,他们在这里实现了自身价值,成了家里经济的顶梁柱,而一些招工企业就送来“为企业排忧解难”的表扬锦旗。在招聘启事中,记者注意到不仅有小商户也有像德国莱尼线束这样的大企业,足见王成的服务中心已经形成了就业的品牌。这里一方面通过多种技能培训让农民变成工人,让失业者变成创业者,服务城镇化发展的大局;另一方面,通过搭建起企业和用工者之间的桥梁,为各行各业输送高素质的劳动力,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所以,无论是学员还是企业,都夸王成办了一件大好事。
办成这件好事的过程可并不简单。王成介绍,最初有这个想法是在凡河新区刚刚建设的时候,当时大约有2万多被征耕地的农民,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就业困难群体,针对这种情况他开始走村串户进行社会调查,并把调查结果向市县镇工会组织作了专题汇报,积极争取上级工会组织和领导的支持,倡议建立帮助农民就业的专业机构,推动铁岭县总工会作出《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及其子女培训就业援助行动的决定》,且最终得到了各级工会组织的重视及领导的大力支持,成立了一个专门为失地农民服务的部门,也就是凡河镇工会就业服务中心。中心从一无所有到现在拥有培训基地两处,占地面积450平方米,服务人群也扩大到下岗职工、单户城镇化居民等等,这个机构把凡河新区和周边村的劳动力集中起来,经过全面培训提高了农民工的素质,确保了民生和社会的稳定,截至目前,已经举办了母婴护理、家政服务、电焊等200多个技能培训班。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员就业,王成不仅到处请老师开展 “以工定训、以岗定班”的培训,还每年组织2到3次农民工现场招聘会。今年的春季农民工现场招聘会就有1500名农民工参加,前来招聘的包括辽宁依农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香港新昌营造集团铁岭星悦南岸公司、新城保安公司等20多家企业,提供了950多个就业岗位,有560人签订了意向协议书。除了服务中心,王成还先后在凡河镇大凡河村等6个村组建了村级工会组织,共发展工会会员4500名,为农民工维权提供了支持。“我本身就是一个农民,所以特别理解农民兄弟的辛苦,为了大家伙儿共同致富奔小康,我还要鼓足干劲儿继续努力!”王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