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典型人物 > 其他 2015年度“锦州好人•最美人物”吕凤兰事迹简介
2015年度“锦州好人•最美人物”吕凤兰事迹简介
【2016-01-15 来源:中共锦州市委宣传部】

       吕凤兰,1948年出生,义县前杨镇大营子村人。1965年从中学毕业后,先后被任命为大营子村团支部书记、大营子村妇女队长。1976年,去大营子小学给学生代课,一直到1996年才参加民师转正考试,成为了一名公办教师,她是2014年义县委宣传部集中宣传道德义县的典型。

       吕凤兰老师,为家乡的教育付出太多太多。班级里的桌椅坏了,她就让丈夫抱着木头帮助维修;教室的墙壁泥土脱落了,她就亲自动手,抹上泥糊上纸。学校房屋破旧需要翻建,她家新建的瓦房成了学生的教室。她没因为私事请过一天假,多次被评为乡优秀教师,县模范教师。

       1998年,她感到身体异常疼痛,去市妇幼保健院做了检查。后来,在家人的陪同下做了乳腺癌手术。出院后,她还坚持要回学校上班。学校领导考虑到她的病情很严重,身体很虚弱,就让她在家休息。直到2010年时,吕凤兰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并明显好转,她再也顾不了身体的不适,家人的反对,决定用剩余的时间继续为家乡的孩子引路。

       从2010年5月到现在,她为快乐之家的100多个孩子不知辅导了多少次,开展了多少次有益的活动。2012年,吕凤兰老师的事迹——《留守儿童的“快乐之家”》在《锦州日报》发表。吕老师说:“孩子们的改变是我最大的欣慰,孩子们的成长,就是我与病魔战斗的精神支柱,和孩子们们在一起,我很快乐。”

       1978年,吕凤兰与丈夫王希君结婚。当年婆婆狠心的对她说:“我们将来有病不找你,饿死不上你家要饭。”2000年,公公婆婆已经年过七旬,吕凤兰早已忘记了当初婆婆说过的话。这么多年来逢年过节哪怕自己不吃,也把最好的东西拿给公公婆婆。为了尽一份孝道,吕凤兰把公婆接到家中赡养。公公2002年因癌症去世,婆婆现今已经84岁,身体依然康健。

       因为在大营子村土生土长,而且辈分颇高,又在学校教了好多年书,所以村子里的人都很尊敬她。大家有点啥事也都愿意找热心肠的吕凤兰解决,哪家儿子媳妇不孝顺,哪家老人无人赡养,她都要调解一番。结果这样的事管的多了,时间长了,大家都亲切的称她“义务调解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