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典型人物 > 其他 敬业奉献——王东
敬业奉献——王东
【2016-12-01 来源:中山区委宣传部】

说起位于寺儿沟的三十五中学,很多的当地住户最有发言权。七年前这所学校还是一所中山区的薄弱学校,学苗流失严重教学质量低下,七年后的今天三十五中学已经成为中山区乃至大连市的一所优质窗口学校、大连东部城区的一所新近崛起的优质资源学校。还有什么能比办一所家门口的好学校更让社区百姓高兴的事呢?因此,带领学校飞速发展的王东校长就成了寺儿沟百姓心目中的大好人。

一、初来乍到,为学校发展谋篇布局

2009年1月,王东同志从中山区少年宫来到三十五中学,当时三十五中学是中山区3所薄弱学校之一,教学条件简陋,教育质量低下,教师争相交流,学苗流失严重。当时他唯一的心愿就是要把三十五中办成一所被社会广泛认可的优质学校,一所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2009年学校校舍重建,为了尽可能节省资金,王东同志克服慢性胃炎、肩周炎和长期失眠的困扰,带领一众师生手提肩扛打包搬家,虽然辛苦,但是大家在心里看到了希望,只要有希望,即便是在困苦,也会让人感受到幸福的气息。硬件设施的改善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0年9月三十五中学终于回迁到新校舍。在对学校现状作出科学研判的基础上王东校长提出了“让每一个人都能幸福成长,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幸福教育由此在三十五中学扎根、发芽、吐叶、散枝、开花、结果。

二、励志图新,为学校进步殚精竭虑

改变一所学校首先要改变学校的气质和文化底蕴,为此,他在积极思考也在认真寻找,寻找那把打开优质教育大门的钥匙。王东校长相继提出了两个校园精神文化主题词,“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化茧成蝶,人生更美”,以此激发全体师生不甘落后奋发向上的三十五中学精神。“化茧成蝶,人生更美”寓意以前被视为薄弱学校的三十五中学涅槃般的蜕变和升华,同时也预示着学生在学校经历三年的学习锻炼,会化蛹为蝶有一个质的飞跃。这是对全体师生的一个激励,它昭示出我们三十五中人的决心——同心协力不断进取,丢掉以往落后的帽子,全力向社会树立起三十五中学崭新的形象!也许是受到“化茧成蝶,人生更美”这句话的启示,在校园吉祥物设计大赛中,两只可爱的小蝴蝶——“兴兴、馥馥”从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之所以叫“兴兴、馥馥”,是因为它刚好是与我校实施的幸福教育中的“幸福”谐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则取自诗人海子的同名现代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面朝大海,代表三十五中开放的办学理念和豁达的胸襟;春暖花开,预示着三十五中美好的明天和桃李遍天下的愿景。这首诗的第一句话:“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正合三十五中学幸福教育的主旨。精神文化的提出,极大程度地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

为了学校能够尽快走出低谷迅速摘掉薄弱的帽子,王东同志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关注教育前沿,在管理、德育、教学等多方位多角度积极探索新思路,大胆尝试改革,推出了人文素养提高、好习惯培养、诗性校园建设、反刍式教学探索等一系列新的举措。因此被教师学生和家长称作是具有自由学术精神,独特人格魅力,深切教育情怀的校长。在教育实践中他不跟风不媚上,遵循教育规律,潜心静气开展充满诗意的书香校园建设,鼓励师生多读书读好书,精心设计读书环境,书吧、梦想墙、国学墙、期望墙、文化墙、诗歌长廊等一个个别具匠心的教育景观次第而生,诗性教育在这所过去暮气蔼蔼的校园里开出了欣欣向荣的花,结出了芬芳饱满的果。为了营造读书的氛围,王东校长提出我们不仅是要建好学校里的图书馆,更是要打造一所图书馆中的学校。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三十五中学的孩子们从写不好普通作文发展到能够写出韵味十足的诗歌,学校的诗性教育日见成效。在这个过程中,王东校长不是旁观者,而是率先垂范的践行者,2009年他带头开设了教育博客,几年来共撰写了四百余篇一百多万字的教育随笔,在他的倡导下,学校每位教师都建起了自己的博客,现在三十五中学教育博客圈已经成为学校的资源管理平台、信息交流平台、叙事反思平台和情感沟通平台。它是教育教学、班级工作的合理延伸;它是孕育师魂、完善师德的一个最佳场所;它是读人精彩、知己之短的真实之镜。它开启了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另一扇学习的门,它架起了教师与外界另一座沟通的桥梁。

王东校长常说:“工作要讲究,不能将就。”为此他每学期都亲自担任新生入学课程的开课教师,对新生及家长开展入校前的培训,同时他也是毕业课程的主策划人,他注重中小衔接,每学年坚持到对口小学位小学生家长授课,对家庭教育和小升初进行辅导。他每天早上6点50到校,晚上6点之后离校,数年如一日。他经常找教师谈心,找学生座谈,同家长面对面交流,力争掌握一手材料,以便更好地服务学生,服务家长,服务教师,他注重做好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思想工作,力求大问题及时解决,小问题消除于萌芽,学生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校长大叔”,并且授予他“三十五中学最和蔼可亲奖”。    

在注重文化底蕴积淀的同时,在他的倡导下,三十五中学还在全区率先开展了好习惯的培养与教育,好习惯的积累与养成成为三十五中学孩子毕生的财富。在教学上,他关注教育前沿,力主以微课、幕课为核心的“反刍式”教学模式的探索,这是一种以自学为起点,教师提前录制7、8分钟教学视频,学生每节课前依据导学案事先明晰第二天课上的主要内容及重难点,在观看视频的基础上,利用导学案进行初学,并独自回答导学案检测题,没有搞懂的问题带入到第二天的课堂二次学习的方式,他形象的称这种教学方法为“反刍式教学”。为了引起大家的重视统一大家的思想,他坚持全员发动,以培训促提高;坚持课堂观察,以反思促完善。“微课先行,一课多评”的三十五中学“反刍式教学模式”在收获成绩的同时也收获了同行的高度赞誉。

三、初见成效,为学校成就甘做绿荫

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在以王东同志为班长的新一届班子带领下,三十五中学教学质量突飞猛进。现在的三十五中学早已从以往的一所薄弱学校发展到中山区以及大连市的一所优质窗口学校,近几年,学校每年都要接待1000余人次的国内外来宾到校参观学习。2012年以来,三十五中学先后被授予中山区五一劳动奖章单位、大连市读书活动先进单位,大连市精神文明标兵单位,大连市三育人先进集体,大连市首批特色示范学校,辽宁省课程改革示范学校,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试验点校,王东本人也被评为中山区特等劳动模范。2015年《大连日报》以《我市东部城区崛起的一所优质中学》为题对三十五中学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三十五中现象”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同行所关注。

七年来他为学校殚精竭虑兢兢业业,一头乌发转瞬已是满头花白,有人说王东校长的头发记录着三十五中学的成长与进步,他太操心了。然而他却不以为然:“工作是辛苦一些,但只要心中充满了热情与希望,再苦再累也会感到幸福。学校的发展靠的是团队,成绩的取得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个人的贡献和集体比起来都算不上什么。” 在他的带动下,三十五中学干部教师队伍日益团结,工作效率突飞猛进。

王东同志说:“如果把学校比做果实把师生比做花朵的话,那么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儿的事业是甜美的,而我做的只是叶的事业,学校的发展是我的职责,师生的成长与进步我责无旁贷。”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好人王东,正如一片绿叶,谦逊而又专心地垂着绿荫,点缀着累累硕果,陪伴着朵朵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