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归家、亲人团聚,过年,家家都是喜气祥和。
大年初二,“中国好人”冯洁家,一大早厨房就奏起了锅碗瓢盆交响曲。海参、鲍鱼、大虾、猪肉、木耳……经典的过年大菜“全家福”,渐渐飘出了香味儿;客厅传来春晚一夜唱火的《妈,我回来啦》,掌勺的冯洁跟着哼唱起来,香港、台湾、大陆、海外四地歌手共同演唱,她喜欢这样的寓意,就像她精心准备的“全家福”和精心设计的“娃娃宴”一样,也是有寓意的。
“我家四世同堂,上有九旬姥姥、八旬老爹、七旬老娘,兄弟姐妹四人,下有已经长大成人的五个孩子。”冯洁说,陪老人、陪孩子是她家过年的两大传统,初一全家聚,初二分两拨,一拨敬老、一拨教子。“我和弟弟负责‘娃娃宴’,孩子们加上儿媳、女婿七人在我家聚。召集孩子们一起过年,我俩是有主题的,一是不忘过去,二是走向未来,核心是传承家风。当然,这么严肃的主题是不能告诉孩子们的,会吓着他们的。亲情嘛,就是团聚,用不着板板正正。”冯洁哈哈笑起来,说:“所以特意安排长辈们不在身边,让他们更放松地聚在一起吃吃饭、聊聊天。”
“我小时候最怕二姑,有一次闯祸,回家一看二姑在,吓毁了,心想‘完了,完了,这下倒霉了’,一晚上我都在装肚子疼,饭都没敢吃……”大侄子说起儿时糗事,引起了年轻人的共鸣。小侄女接上话茬:“我小时候也怕二姑,她不苟言笑,不过也叫人佩服。有一次她去给我开家长会,老师让家长上台发言,她忘拿稿了,结果在台上出口成章……”“我上初中时写过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妈妈很严厉》,老师看了以后把我妈请到学校,说她是不是对孩子太过严厉了……”
“听到孩子们议论我,真是忍不住笑。”冯洁说,她家是个大家族,表舅表姨二十几个,特别正统,规矩也多。“他们小时候,我就是用长辈们教给我的规矩教他们,比如吃东西一定是妈妈先吃好的,给长辈递东西一定要双手,倒茶一定要另一只手把住壶……说话做事从来都是一板一眼,所以孩子们都怕我。”
如今已在上海工作、买房、成家的大侄子跟二姑很亲,冯洁每次去上海开会,他都邀二姑相聚,像对朋友一样说说心里话。提起往事,冯洁也打开话匣子:“小时候我对你真的严厉,有一次你们爷俩吵架,你跑我那儿诉冤,正常是应该安慰你的,结果我非但没安慰你,还把你给好一顿训,坚决不允许你指摘父母的不是,你当时哭的样子我至今都还记得。谁想到你现在这么出息、这么懂事,在上海省吃俭用,千里迢迢的也不忘孝敬父母。我真的为你感到骄傲!”
“娃娃宴”从上午一直聊到傍晚六点,孩子们有的在上海、有的在北京、有的在大连,过年见面亲得不得了,他们聊了很多小时候的事情,“哥哥喜欢什么样的女孩子我知道”、“有这事儿?我都不记得了”、“我告诉你当时是这样的”……他们还聊了很多未来的打算,个个都是让长辈们感到骄傲。“孩子们聊了一整天,看似东拉西扯的,最后都落到了主题上,不忘过去、走向未来。”冯洁说:“家风不是循规蹈矩地遵循就一定能传承得好,要和年轻人沟通交流,和谐代际关系,让孩子们自己总结再去传承,这样的家风才是与时俱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