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典型人物 > 其他 于丽琴:社区小舞台演绎创新大精彩
于丽琴:社区小舞台演绎创新大精彩
【2019-03-08 来源:中共大连市中山区委宣传部】

中山区葵英街道林海社区是一个洋溢幸福感的社区,2000多户居民认可自己的社区,更认可他们的社区书记于丽琴。在社区这个看似小的舞台,她精心耕耘,勇于担当,演绎了大精彩,也温暖了许许多多的人。她创新了“三位一体”社区治理新思路,打造了居家养老林海新模式,探索了“楼院微吧”居民自治新载体,搭建了“3 N” 党建惠民新方法。她的名字与“林海精神”一同凝聚成了一股精气神儿。

“三位一体”化解社区管理的“疑难杂症”

如何整合资源更好地服务百姓,更好地发挥社区的作用,是于丽琴走进社区那一天就一直思考的。于丽琴创新了在社区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社区居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三方负责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治理模式。这种模式真正达到了共驻共建的目的,解决了在新型社区建设中“三足鼎立”,职责重叠,在遇到问题和矛盾时相互推诿,甚至争吵不休的局面。三方通过三方联席会,共同研究社区的重大问题,共同解决居民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林海社区附近有一所私立小学,每到上下学,接送孩子的私家车把这条小区唯一的通道堵得严严实实。于丽琴组织“三位一体”管理委员会实地调查,把私立学校校方及家长代表、管片交警、驻区单位代表组织在一起开协调会,大家一致表示支持社区牵头改善交通秩序。于是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周内筹集到23万元,在校门前建立了环岛,交警派警力在上下学时间疏导,物业员和居民志愿者配合指挥。

通过“三位一体”治理模式,社区的办公用房从原来的600多平方米变成了1200多平方米,建起了800多平方米的养老驿站和400多平方米的养老服务中心。几年来,她携手三方,为居民解决了供暖、山体滑坡、车站的设置、减速带的噪音等40多项居民反映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特别是三者协同配合的“三位一体”志愿服务模式,被中央文明办向全国推广。“三位一体”服务模式像一把文明钥匙,打开了当今社会管理多把“疑难锁”,创造性地把社区、业主代表和物业公司“捆”在一起,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满意服务。以“三位一体”服务模式为主体,若干个辖区单位积极参与,林海社区在大连率先开展了区域化党建“3 N”社区共建体制,开展“微服务大联动”。她创建的居民可以在家门口议事,微治理入手,线上线下并行,自治共治互动的“楼院微吧”居民自治平台,2015年在全国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大连会议时,林海社区“楼院微吧”被作为大连经验向全国推广。

社区居家养老“林海模式”启发养老新思路

在社区工作,于丽琴日常接触最多的是老年人。于丽琴就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和这些老人结成对子,随时关注他们的生活需要。但是,于丽琴总感觉这些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老人的问题,平时跟老人们座谈,于丽琴发现老人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如何养老”。大家都说如果能在家门口养老就好了。

于丽琴将老人们的心愿记在心里,专门去北京、上海等地学习经验,她立足社区实际和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通过各类资源整合、智慧化手段支撑和政策性措施保障,建立了800多平方米的养老驿站,开办“社区小食堂”,开展“家庭签约医生”服务,开展了多项服务于一体的社区居家养老项目,解决了老年人就餐、就医、家政、娱乐等基本需求。因为这些暖心的服务,很多居民专门将父母接来林海社区居住。吃饭和就医问题解决了,还要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于是,她为老人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他们提供平台展现自己的风采。社区居家养老“林海模式”启发了全市社区养老新思路,得以在全市推广。

坚信小社区也有大作为

于丽琴说,做得普通是职业,干得精彩是事业,小社区也有大作为。上任之初,于丽琴就面临着社区供暖温度低的问题。她每天晚上冒着严寒,带着社区、业主和物业的负责人,挨家挨户测量室温,检测锅炉房的进水和回水温度。白天又带着大家一起协调,最后圆满解决问题。10多年来,于丽琴没休过年假,每个大年三十都是在社区度过的。

林海美食节、林海儿童节……“月月林海节”共有十二大节日;书画、声乐、模特、舞蹈、网球队、篮球队等12支文化队伍;百人徒步行和一日游等活动,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林海社区报、社区标识、林海社区之歌,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认同感。

于丽琴先后荣获“中国好人”“全国志愿服务奉献之星”“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省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省优秀共产党员”“省社区工作二十佳”“辽宁好人”等50多项荣誉称号。每年接待省内外参观检查团上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