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典型人物 > 其他 陆振平:辛苦劳作8年 替夫还债10万
陆振平:辛苦劳作8年 替夫还债10万
【2019-09-18 来源:中共丹东市委宣传部】

9月15日晚,《德耀中华——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颁奖仪式》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首播。丹东市振安区九连城镇马沟村村民陆振平获得“全国诚实守信模范”提名奖。“能获得这么高的荣誉,我很荣幸。如果再让我选一次,我还会选择替夫还债。”9月18日接受记者采访时,陆振平语气平和、态度坚定。


今年54岁的陆振平,是马沟村三组村民。她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苍老得多,个子不高,黑黑的皮肤,双手长满老茧,皮肤粗糙,因为长期劳作手指已经伸不直了。“陆大姐不容易,为了帮去世的丈夫还债,起早贪黑地干活,把自己都累倒了……”邻居们说起陆振平,打心眼儿里佩服她。陆振平说:“好邻居在我最难的时候拉我一把,我苦点累点也值得。赶紧把欠人家的钱还上,心里才踏实”。


陆振平曾经有个幸福的小家庭。丈夫吴玉俊养奶牛,每天两口子挤奶卖奶,收入不错,日子过得很温馨。天有不测风云。2007年9月,吴玉俊被确诊为白血病。一次次透析治疗,花光家中所有的积蓄。她到处向亲戚、邻居借钱,为丈夫治病。2009年春,丈夫撒手人寰,留下十多万元外债。有人劝陆振平赶紧改嫁,也有好心人说这债你就不用还了,“人都死了债也就没了。”陆振平连连摆手,态度坚决地说:“不行,不行!不能让人戳脊梁骨。借给我钱的邻居,挣钱也不容易,帮过我们的人感谢都来不及,不还钱的话丧良心啊!”


为了还债,陆振平一年四季每天凌晨三点多起床送牛奶。家里原本有12头奶牛,丈夫病重后卖了10头用于医疗费,留下两头产奶给丈夫补充营养。丈夫去世后,陆振平舍不得喝,“就想着卖牛奶挣点钱好还债。”这些年,无论刮风下雨下雪,陆振平从来没睡过一个懒觉。早上天还没亮就出门,挨家挨户送奶,送完奶回到家,喂完猪、鸡,简单扒几口饭,就外出干零活了。因为中午赶不回来,她出门前还得给家里养的牲口准备一槽食。


陆振平在外打零工,干得最多的是坐车去宽甸等地的果园里给苹果和桃子套袋。一站就是十来个小时,一个小时挣10块钱,脸和身上被树枝划伤了多少次都不知道,晚上很晚才回到家。一天干下来,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起来。因为长年保持站着、仰脖的姿势,她的颈椎、肩膀、腰、腿都落下了毛病。


为了省钱,家里所有的农活都是陆振平一个人干:养了几头猪,年底卖生猪能赚些钱;家里有50多棵板栗树,剪枝、施肥、松土、打药都是一个人张罗……有一次给板栗树打药,她不小心吸入了药雾,感觉头晕、脚底发软,踉踉跄跄地往家走,想回去熬碗绿豆汤解毒。刚走到家门口,就一头倒在地上,昏死过去。好在邻居及时发现,把她送到医院,捡回了一条命。为了省钱,陆振平没住院,只是让大夫开了些口服解毒药。平日里有个头疼脑热的小病,她都是能顶则顶,“熬一熬就挺过去了。”


为了还债,她平日吃的基本是稀饭、咸菜、方便面,最贵的一件衣服才80元钱。“我自己苦点不怕,就是特别亏欠女儿,孩子上大学一个月生活费不到300块钱,每次从学校回来都瘦一圈……”说着话,陆振平的眼泪夺眶而出。可无论怎么辛苦,她从不在女儿面前抱怨,不给孩子增加心理负担。“我女儿很懂事,考上了沈阳农业大学,毕业时被校方推荐到一家研究所工作。”陆振平说,看到女儿有出息,这些年受的苦就不算啥了。


几年前女儿结婚,有人劝陆振平说,趁机会多要些彩礼钱拿来还债。可陆振平说:“亲家也是农村的,攒点钱不容易。我这是嫁女儿,不是卖女儿,彩礼我一分钱也不要。女儿幸福是我最大的心愿,丈夫治病欠下的钱我打工还。”丈夫去世后,八十多岁的婆婆一个人住在凤城农村,不想拖累儿媳。陆振平虽然日子过得很清苦,仍旧不忘婆婆,逢年过节都带上生活用品去看望老人,年底还塞给老人几百元零花钱。她说:“丈夫没了,但妈还在。您的儿子没了,不能再没了儿媳,您永远都是我的妈妈。”


到2015年底,陆振平终于还清了十多万元外债。当她把最后一笔欠款还上的时候,对方说:“当初借这钱出去,就没指望能还。这么多年了,你真是讲信用啊!”。因多年劳累成疾,2017年,陆振平因肾病住院治疗,身体彻底累垮了。出院以后,她因身体原因不能干重活,靠着家里的30多棵苹果树、40多棵板栗和两亩玉米的微薄收入为生。生活清苦,可陆振平每天脸上都挂着笑容,她说自己“无债一身轻”。邻居家种地缺少人手,她第一个上门帮忙。邻居李友杰伤了手,陆振平知道后主动帮着李友杰家的果园套果袋。“我最苦的时候,大家都来帮我。现在大家需要我的时候,我也要尽可能地帮助大家。”陆振平说,自己现在虽然身体累垮了,可天生闲不住,坚信生活会越来越好。


一场家庭变故带给了陆振平生活上的无形压力,但也激发了她热爱生活的乐观勇气。陆振平,一位普通农家妇女用8年的辛苦劳作践行了“言必信、行必果”的诚信誓言,一点一点还清了丈夫生前治病欠下的十多万元外债,成就了一段普通人的坚强人生佳话。